1、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2、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滕文公下》
3、《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
4、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5、孟子说:“自己糟蹋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出言诋毁礼义,就叫做自己糟蹋自己。自认为不能以仁居心,不能由义而行,就叫做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住宅;义,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把最安适的住宅空起来不去住,把最正确的大道舍弃在一边不去走.这可真是悲哀啊!”
6、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geyan123)(孟子的十五句名言)。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9、完全的相信书本,还不如没有书本。指读书不应当盲目的相信书本内的知识。(孟子的十五句名言)。
10、(译文) (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11、感悟:孟子这段话指出,人如果到了不知“羞耻”的地步,就是人间最可耻最不幸的人了。此言含有极深刻的告诫之意,发人深省。羞耻就是不光彩、不体面。羞耻心就是懂得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贱;什么是荣,什么是辱;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有了羞耻心,就能自戒、自律、自爱、自尊、自重;没有羞耻心,就厚颜无耻、胡作非为、人格卑劣。
12、感悟:人的一生占绝大部分的是无聊,因此人需要通过感官享受来激刺自己、麻痹自己,然而通过物质上的奢侈享受无非是使自己陷入另一个空虚之中罢了。与其如此,不如清心寡欲,通过读书之类的精神活动来得到满足。
1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14、(译文) (孟子说:)“饥饿的人吃什么都美,干渴的人喝什么都甜,这是由于没有尝到饮水和食物的正常味道,因为饥饿与干渴损害了他的味觉。难道只有嘴舌和肚子有饥饿干渴的损害吗?人心也都有类似的损害。如果人能够不使饥饿干渴造成的那种损害,成为人心的损害,那就不会把比不上别人作为忧虑了。”
15、(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16、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19、终于有人问起《孟子》,很高兴地来回答这个问题。
20、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孟子
21、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2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五节》
23、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4、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25、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2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7、(译文)以戏弄他人为乐,是道德败坏的表现。自身的意志要符合道才能安宁,别人的言论也要符合道才能让人接受。
28、(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29、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0、(译文)刺耳的话虽然难听,但却有用,就像药虽然苦,却能去除疾病。
31、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3、这样的气势,不仅仅因为文辞酣畅、音律优美,更是因为孟子对于儒家的坚定信仰,以及“舍我者其谁”的天下担当。
34、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如果想要使得天下天平,当今天下,除了我还有谁呢?
3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36、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