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2、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4、“色思温,貌思恭”是从人际交往上说的。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武器之一。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没有人能不依靠别人的帮助完成所有的事情;另外,个人所掌握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也制约了人们的生产活动。在双重制约之下,要想获得成功并非易事。鉴于此,如果能够获得他人的帮助,获得成功的概率无疑会加大。获得他人的帮助与支持,必须以好的人际关系为先导。要想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表现出来就是神情要温和,仪态要恭敬,因为温和恭敬容易被人接受。如果待人接物的态度好,就能无形中缩短与对方的距离,拉近双方关系,进而赢得对方信任,并最终获得支持。
5、(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7、言外之意: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仪,他所学所讲的也就不靠谱了。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他们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也。有了过错,就不要畏惧认错,并改正。论语经典语录摘抄及赏析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8、(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9、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1、聪明而又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12、(释义)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处不求安宁,勤勉敏捷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经常向有道的人学习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算是好学了。
13、(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14、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15、译文:人们的共同缺点就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
16、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17、出自《论语·学而》(译文)不怕别人不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8、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19、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20、兜里装豆,豆装满兜,兜破漏豆。倒出豆,补破兜,补好兜,又装豆,装满兜,不漏豆。
2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论语》
23、(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孔子《论语》
2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5、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6、言必信,行必果。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28、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
2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0、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2、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33、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3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5、译文:孔子说:“爱护他,能不叫他勤劳吗?忠于他,能不开导他吧?”
36、引申为:生活中人要学会知过改过,以后也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品德篇
37、孔子说:对君子来说,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所学的也不会牢固。要亲近怀有忠和信两种德行的人,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有过失就不要怕改正。
38、(孔子语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孔子《论语》
39、(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却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4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41、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4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论语》
4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孔子《论语》(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4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45、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4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47、(译文)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48、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可夺去他的意志。
49、(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50、译文:孔子说:“处在领导地位的人自身端正了,不发布命令,别人也会依照你的样子做;如果自身不正,即使发号施令,也没有人听从。”
51、言内之意: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欢触犯上级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而喜欢谋乱的人,则从未有过。君子做到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原则树立后万事万物也就能顺利发展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是‘仁’的基础!
52、译文:子夏说,一个人知识要渊博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多听多问还要切近平实的思想。做到这两点,仁这个学问的中心就有了。
53、译文:大家都认为惧怕的东西,你也不得不害怕。
5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55、(释义)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56、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57、因此我们对孔子此番话,亦不能随意运用自己一套思想或语言逻辑规律来加以批评。
58、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论语》
5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0、解释: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61、(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6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63、译文:孟氏任命阳肤为典狱官司,阳肤向曾子请求教诲。曾子说:“现在政治领袖的言行失去规范,百姓离心离德,已经很久了。你如果查出罪犯的实情,要有难过及怜悯之心,不可沾沾自喜。”
64、(《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65、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又能亲近有道德的人,虚心求正,就算得上是好学的了。”
6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论语》
67、(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记惦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想的是些小恩小惠。)
68、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69、(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70、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71、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7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73、孔子说:可以和他一起学习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追求真理;可以和他一起追求真理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遵循坚定的原则;可以和他一起遵循坚定原则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通达权变。
74、解读;一个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高,意志坚,因为责任很重,而奋斗的路很长。
75、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9)乎?”
76、(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7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7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79、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80、引申为:一个人上进与否在于他会不会自我反省。
81、译文: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
82、译文: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了,然而还没有做到仁。”
83、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84、《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85、(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86、(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87、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卫灵公》)
88、(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8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9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91、译文:子夏说:“人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还是可以的。”
9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论语》
9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分日夜的流淌。
94、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95、(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研钻它越显得坚固,看它好像在前面,一忽又像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