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她自以为在屋子里能够高枕无忧,殊不知墙壁上已经出现了裂缝。
2、正值五点钟,下着霏霏细雨。一些市民站在歌剧院那边的人行道上。对面的房屋门窗紧闭。窗口没有一个人影。在宽阔的马路上,龙骑兵们伏在马背上,挥着出了鞘的马刀疾驰而过;帽盔的饰鬣和身后扬起的大白斗篷,在煤气灯光下掠过;薄雾中,煤气灯随风扭摆。人群望着龙骑兵,沉默不语,惊骇万分。
3、但是,在托尔托尼咖啡馆的石阶上,老远就可以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杜萨迪埃,他岿然不动,好似一根女像柱。
4、“……你为什么不去召唤那个最忠实的朋友在朋友中太阳所看见的,或黑夜所遮盖的?……”
5、他(罗道尔弗)觉得爱玛仿佛退到遥远的过去,好像是他们被他刚才的决心隔得老远。
6、最成功的人往往就是敢冒大险的人。——柏格森(福楼拜最经典的一句话英文)。
7、随后,他胳膊肘支在桥栏上,好再看看他们在一个艳阳天散过步的小岛和园子,旅行和野外的空气使他头昏眼花,近日情绪的波动令他浑身无力,但他感到几分激动,心里想:
8、他们仿佛又看见中学的院子,小教堂,会客室,楼梯下的练剑室,学监和学生们的面孔,一个名叫昂热马尔、用旧靴子做鞋套的凡尔赛人;米尔巴先生和他的红颊髯;教几何图形和教绘画的两名教员,老是争执不休的瓦罗和絮里莱;那个波兰人,哥白尼的同乡,总带着用硬纸板做的行星系图,一位巡回讲学的天文学家,讲一堂课的报酬是在食堂吃一顿饭;接着,一次散步时的酩酊大醉,他们第一次吸的烟斗,发奖仪式,假期的欢乐……
9、这个例句,包含A、B两分句。去掉了枝枝叶叶的形容词组和副词组,A句的主句是“我大着胆子跑出来”。B句带着一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可是我的命运注定,当时我的头脑特别清醒(主句);所以我不愿向冤家报复,而要在自己身上泄愤(分句)。”
10、人往往要通过了解自己所爱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因为真正的爱的对象正是自己本质的一种表现。
11、Imreadyforanychallenge.我已经准备好应付任何挑战
12、懒惰受到的惩罚不仅仅是自己的失败,还有别人的成功。——朱尔·勒纳尔
13、爱玛和立昂的私情堕落到极点时,她的媒介便暴露出自相矛盾之处。爱玛每次和立昂约会回来很晚,把查理赶到三楼,自己在房间里通宵达旦读那些“俗不可耐的小说,那些放荡不羁、暴力、流血的情节”(童明译,参照《包法利夫人》,第329页)。“有时候,奸淫重新燃旺她内心的火焰,她分外炽热,喘吁着、悸动着,充满了欲火。”(《包法利夫人》,第329页)低劣的小说完全支配了她的欲望?福楼拜笔锋一转,接下去写道:“她打开窗户,吸进冷空气,她过分沉重的头发在风里散开,仰望繁星,她渴望一位王子的爱。”(《包法利夫人》,第329页,画线部分依据英文版重译)
14、Lifewouldbetoosmoothifithadnorubsinit.
15、末了我要谈谈“信、达、雅”的“雅”字。我曾以为翻译只求亦信亦达,“雅”是外加的文饰。最近我为《唐吉诃德》第四版校订译文,发现毛病很多,有的文句欠妥,有的辞意欠醒。我每找到更恰当的文字或更恰当的表达方式,就觉得译文更信更达、也更好些。“好”是否就是所谓“雅”呢?(不用“雅”字也可,但“雅”字却也现成。)福楼拜追求“最恰当的字”(Lemotjuste)。用上最恰当的字,文章就雅。翻译确也追求这么一个标准:不仅能信能达,还要“信”得贴切,“达”得恰当----称为“雅”也可。我远远不能达到这个目标,但是我相信,一切从事文学翻译的人都意识到有这么一个目标。
16、她出去了,弗雷德里克打开窗户。阿尔努夫人在人行道上,做手势叫一辆路过的出租马车过来。她上了车。车子消失了。
17、读者:纳博科夫曾在《普宁》中塑造了一位大学教授的形象,他在描写普通人方面,和其他作家有什么区别?
18、承受人生的唯一方式是沉溺于文学,如同无休止的纵欲。
19、在一个解冻的日子,院子里的树皮渗水了;房顶上的雪也融化了。
20、接着,陈以侃老师就马凌老师讲述的内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新批评说我们可以不顾及作家、只看文本,纳博科夫也说不讲作家生平和社会背景,只看作家怎么用想象力创造了一个虚构的世界。但是,他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即作家是上帝;福楼拜也说:一个作品当中应该找不到作者的痕迹,但是作者无处不在。这其中是否存在一个互相矛盾的地方,既要让作者隐形,又要关注作者的想象力是如何创造一个虚构的世界?”
21、在我内心深处,有一种神秘,极端的,强烈而持续的厌烦,使我无法彻底喜欢任何东西。
22、其浪漫情调,如果没有自主产生的清醒,会被别的力量绑架而变质,甚至堕落。如果走入极端,简直是“魔鬼附身”。
23、婚后,她订了些专以女性为目标的浪漫杂志,一字不漏地吸纳所有的信息,包括所有的演出、赛马、茶会、歌坛新秀、上等裁缝的地址。她还买来巴黎市区的地图,用手指在地图上走,闲游于每条街巷,想象巴黎上层的豪华生活。她什么都读,只要和她现在的生活不同的,都感兴趣。
24、当你给一个朋友写传记的时候,必须写的好象你在替他报仇似的。
25、在文笔,犹如在音乐上:最美而且最珍贵的,是声音的纯洁。
26、 我瞧他们家一片混乱,就大着胆子跑出来,不管人家看见不看见。我打定主意,如给人看见,就大干一场,惩罚奸诈的堂费南铎,也不饶那昏迷未醒的水性女人,让人人知道我满怀气愤是合乎公道正义的。
27、当香烟爱上火柴时,就注定受到伤害。e.条条大路通罗马
28、读者:阅读纳博科夫的作品时,马老师有什么建议可以让我们避免过度诠释或难以诠释的情况发生?纳博科夫是个非常快乐的人,他的作品给人轻盈的感觉,陈老师还有其他类似的作家推荐吗?
29、“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之所以在当时盛行于美国大学的文学课堂,甚至成为不少大学课堂的参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那个时代是新批评非常盛行的时期。我们需要注意,新批评也非常强调文本细读,不太关注作者本人,一切以文本为核心,文本高于一切,一切解读都在文本之中,这种解读又是非常非常细致的。比如,在易卜生的作品《玩偶之家》中,主人公娜拉曾经跳过一段舞,这段舞蹈的名字是什么?如果不知道这段舞蹈的名字,可能会影响对于文本的理解。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在纳博科夫的点评和分析中,可以深入到上帝留下的这些细节里。
30、爱情对她来说,应该突然而来,光彩夺目,好像从天而降的暴风骤雨,横扫人生,震撼人心,像狂风扫落叶一般,把人的意志连根拔起,把心灵投入万丈深渊。
31、理智——对欲望盲从的可怜人,和对理性倾耳的认真的人同样正确。
32、马凌老师也就细节这点,向大家举了一些更为具体的例子。她说:“那细节到底是什么呢?我有时候习惯在纳博科夫的非文学作品中寻找答案,比如,他的回忆录《说吧,记忆》,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回忆的是他早年的时光,书里那些随处可见的细节,让人体会到那深深的美感。我举一个书中的例子,他形容小时候使用的香皂,干的时候像沥青,用湿手指对着亮光就像黄水晶一样。非常简单的描述,那他为什么会提到香皂呢?因为纳博科夫的一生其实就是由这一个个小细节建构起来的,所以,当几十年之后,回忆童年情景时,他记得香皂那种视觉的感觉。不仅是视觉,还有味道的感觉,他写儿时家里的游廊,那里的地垫和藤椅,散发出香料气息的饼干香。纳博科夫所谓的美感喜乐,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中。他确实能让人出乎意料,在其他作家的作品中没有这样的写法。
33、他们啰啰唆唆地互相叙述这件事,补充对方的回忆;讲完了以后,弗雷德里克说:
34、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详
35、接下来,两位老师针对纳博科夫所关注的文本细节进行深入探讨。关于这一点,陈以侃老师说:“结合纳博科夫的这部《文学讲稿》,他所追求的细节,并不是一种执着、一种化不开的阴暗,而是一种美学上的喜乐,纳博科夫是一个非常欢乐的作家。他为什么关注细节?因为细节是非常快乐的,他非常慷慨地把细节隐藏在文本的褶皱当中,我们读者的职责就是把这些细节挖掘出来,体会这些快乐。
36、福楼拜比波德莱尔的运气要好一点,第二帝国的法庭宣布他无罪,他赢了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