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至三小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2、第三部分(第9-14小节):美好憧憬。三黑对明天的美好生活充满希望。
3、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的生命的意义在这茫茫的绿洲中得到延伸,他的精神与青山共存,永垂不朽。
4、写作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想说什么,如果无话可说就不要写文章。如果硬要说,那肯定是假话空话,读者不喜欢,当然也不会美。一般来讲,作者要说的无外乎是一件事、一种思想、一种感情、一种景物、一种知识等等,所以文章经常分成了描写文、叙述文、抒情文、议论文。前提是这些景物、事情、道理都要有一个思想来贯穿,能立得起来,让人眼前一亮、一惊,可读、可叹,这就是立意。
5、答:文中的老人用十五年的时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将原来狂风肆虐、沙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盎然的青山。
6、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7、耙: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散开柴草、谷物等。
8、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9、(3) 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0、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多含贬义)。
11、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1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13、③创作 (A.chuàng B.chuàn)
14、A.送去了创可贴 B.送去了镜框 C.送去了钥匙环
15、一只 牛 一个 杏子
16、这句话统领全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将农民面对土地的那种迫切的心情和扑进土地怀抱的激动地举止表现出来。
17、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18、长白山天池是一个蓝色的湖,这个湖是如何形成的?
19、 长白山还有温泉。温泉的温度很高,放进一个鸡蛋,一会儿就煮熟了。
20、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1、参: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