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另一派以申不害(死于公元前337 年)为首,申不害强调“术”是最重要的因素,着重讲究对官吏的选拔任用,监督考核,奖赏处罚及驾驭的方法手段。
2、“好在目前他很不得志,不然其它国家就危险了,”他咽了口唾沫又说。
3、踌躇满志的嬴政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统一天下,
4、不久文章被一位最著名的网民看见了,他就是天下终极大BOSS、当时还非常年轻的嬴政,
5、但王甫和戴安娜最大的分歧,在该不该赔偿上。(韩非子是什么家)。
6、群星是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墨子,源头活水是诸子百家思想。汉初司马谈概括为儒、道、墨、法、名和阴阳六家;《汉书·艺文志》拓展为九家,增加了农家、纵横家和杂家。先秦时期,具有显学性质的名为三家,实有四家。韩非认为是儒、墨两家,“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韩非子·显学》,以后凡引用《韩非子》一书,均只注篇名)。孟子则认为是道、墨两家,“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杨即杨朱,属于道家。法家晚成,却深刻塑造了战国格局,秦王朝运用法家思想富国强兵,统一天下,其影响之大不亚于儒、道、墨三家。
7、读罢《孤愤》《说难》两篇文章,嬴政惊讶地跳了起来,由衷地赞叹,“饿地神,见解真是太深刻了,如果让我亲眼看到写文章的人,我就是马上死掉,也心甘情愿。”
8、☆本书是夏海先生对先秦诸子研究的又一力作,与此前出版的《论语与人生》《老子与哲学》《孟子与政治》成一个系列。
9、董仲舒“天人三策”,立基“天人感应”,以“阴阳五行”为架构,兼采“黄老”,杂糅先秦诸子,而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竟成当朝大立法者;究其实,不过“本于黄老”、融“法术势”为一体、主“除五蠹”而厉行“耕战”的韩非子幽灵的附体,可谓成功而典型的“革面”而不“洗心”。
10、韩非坚定认为,君王应该凭借权力、威势以及一整套驾驭臣下的权术,保证法令的贯彻、施行统以巩固君主地位。
11、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他的形上思想资源是道家学说,“归本于黄老”,主题是老子“道”的理念及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形下思想资源则是先秦法家的不同派别,主要是商鞅之法、申不害之术和慎到之势。
12、老子给年轻孔丘的“教言”,绝非教导年轻人自欺并粉饰太平;相反是要直面礼乐文明已经衰朽的真相。对此,早在殷周之际的伯夷、叔齐就已经看透了,宁愿饿死,也不愿在虚假言辞中讨生活。可孔子竟然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且“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史记·伯夷列传》)史迁通过“实录”伯夷、叔齐的生活轨迹及其言志诗表明,孔子显然隐去了伯夷、叔齐对文武之“道”之虚伪的揭露和抵抗意志。生活于殷周交替之际的伯夷、叔齐,仍存有先代“让贤”政治的深刻记忆,对于武王、周公伐纣的道德谎言仍有敏锐的判断力。史家借此展示出了老子对年轻孔丘“教言”的历史内涵:为孔子念兹在兹的礼乐文明并非高级型态,不过是一套争权夺利的政治宣教罢了,个性化生存和自由思想的空间已被森严的身份等级秩序严重挤压和剥夺,言不由衷的伪装与欺瞒成了生存的必备技巧;同时也表明韩非子对历史真相之揭示的准确。
13、今年7月,此案终审宣判后,王甫照例将自己代理案件的宣判书发到微博上。没想到评论和私信里迅速出现大量谩骂,说他是“卖国贼”、“狗日的律师”等。
14、再一派以商鞅(死于公元前338 年)为首,最重视“法”。主张君主制定法令,全国臣民均需遵守,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君主一人所说出的话是最高贵的话,说出来就成为令,所要做的事是最适当的事,定出来就成为法。
15、后因变法得罪贵族,遭其杀害。有《吴子兵法》传世。
16、历史上有许多人考证韩非籍贯的时候,都认为战国后期韩非一家为了躲避战乱,从都城迁到了山地,而这一带的韩家后裔也一直有这种说法,说他们是战国时候迁居过来的,因此这里很可能就是韩非的故里。
17、祁姓、士氏、按封地又为范氏,讳匄(范匄),谥号宣。范文子士燮之子。又称范宣子。
18、孤愤台在韩非墓北侧不远处。2007年7月3日,中央电视台《中国古代文化先贤》摄制组来到河南省西平县,拍摄《法治天下--韩非子》。
19、从这份相当不光彩的简历中可以看到,韩厘王这辈子到死一直坚持的事情就是持续不断的被秦国揍,然后用颤抖的手猛签卖国条约。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韩厘王,因为那个时候的秦国对比起其他各国而言,绝对是天灾军团级别的怪物。
20、他还是一个思维超前的制度设计师和社会观察家,除了写成语,他苦心钻研统治术与帝王学,成就斐然,
21、日前这位荷兰记者盖诚澈在公开回复中也承认,他把韩非子女友戴安娜的话误用在律师身上了。
22、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颍上人(今安徽颍上),周穆王的后代。
23、“是,是的,那是我的祖国,我,我想让它强大起来!”
24、韩非子一边用英文喊“他掉下来了”,一边迅速朝门外跑,并给芦智城做人工呼吸。次日上午芦智城死亡。
25、《韩非与法治》全书分为五个部分,计二十章。第一部分包括第四章,主要介绍韩非其人,以及同诸子百家尤其是法家的关系。第二部分包括第八章,以善与恶为框架,阐述韩非的人性思想,比较分析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认为韩非的好利恶害属于性恶论范畴。第三部分包括第十二章,以德与法为框架,阐述韩非的法治思想,比较分析商鞅之法,认为韩非既有继承,更有创新和超越,着力补充完善了商鞅有法无术的缺陷。第四部分包括第十六章,以君与臣为框架,阐述韩非的术治思想,比较分析申不害之术,认为由于《申子》一书大部分佚失,只能根据韩非的论述,补充完善了申不害有术无法的不足。第五部分包括第二十章,以官与民为框架,阐述韩非的势治思想,比较分析慎到之势,认为慎到已经具有法术势的全部思想要素,韩非在继承慎到之势的基础上,发展完善了慎到的法、术思想。本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比关照中西文化关于人性、法治、民本与民主的不同看法。在改革开放的宏大背景下,进行中西比较是有积极意义的,不仅可以古为今用,而且可以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再创中华文明的辉煌。
26、商鞅建立的制度是一套从骨子里就透出法家的冷酷和理性的制度。这套体系一面全灭了秦国的贵族,让黎民百姓第一次有机会登入大雅之堂,另一面又用刀笔吏无情的监督着每一个秦国人,严酷的律法和恐怖的连坐制度让无数胆敢反抗秦王的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27、毫无疑问,商鞅的计划和当时位居正统的礼乐制度完全不同,遭人唾弃,尤其是在韩国这种传统的礼乐之邦。但在灭国的威胁下,韩非毫不犹豫的全盘接受了商鞅的思想,并加以仔细的研究。终于,在他18岁那年,青年韩非开始上书韩王。
28、回到历史的经验生活中,周公“制礼作乐”是典型的社会规范体系的人为构造,在老子看来,“礼崩乐坏”的根源正在于作为社会规范的礼乐秩序对于生命规范的背离和剥夺。萧公权先生有一个高明的洞见,即老庄抱持远比孔孟更为积极和乐观的人性信念,人性绝对地善美,乃至于一切社会规范都是对人性的损伤甚至毁坏。(参见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185-186页)尽管孔子主“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但都对社会规范之于人性的培育抱持乐观态度,而展开对于礼乐文明秩序的意义重构。因此,所谓“儒道互补”的说法是值得怀疑的,说“儒法互补”、“儒道对举”或许更为恰当。不过,萧公权先生也有一个与此相关的严重误判:他对老庄做了绝对自由主义的现代解释。事实上,作为政治哲学,老庄不是自由主义的,而是生命主义的、自然主义的。但老庄思想首先并非艺术化或审美化的追求,尽管他们深刻地影响到中国艺术精神的塑造,儒家同样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艺术精神,甚至比道家还影响深重,老庄展开的恰恰是严肃的政治和规范意义上的理性反思与批判:周礼作为社会规范,在政治秩序上是分封建制、以藩屏周,在社会生活秩序上是亲亲尊尊,构造一套严格而繁琐的身份等级制,这在老庄看来是反生命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老子消弱社会规范,历史地拯救生命规范,而提出“小国寡民”的政治主张,其实是对殷商王权与部落自治的历史记忆的抽象表达;庄子则超越社会规范而艺术化生命规范,超越不是否定,而是以生命规范涵摄社会规范。
29、“有机会去秦国找我,最多不出5年,我会是秦国的SPUERSTAR,”
30、可能普通人到这种境地也就差不多放弃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自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一事无成,怀才不遇,只能看着国家陨落。可能不少人会想着自谋出路好在新王治下混个一官半职,仍然对祖国抱有一丝期望的也不过像大明的末代王爷朱耷一样远离尘世,归隐山林。但韩非很显然不是一般人。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对于自己祖国矢志不渝的坚守。这个信念从韩非记事开始,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终结于秦国的地牢。这也是为什么虽然韩非阴冷无情的法家理论争议很大,但我却始终认为韩非本人是一个伟大的人。既然于高堂之上卑鄙的肉食者阻挡了前进的道路,那就算只能沦落于市井之间,也要找到挽狂澜于既倒的那一丝希望。
31、西南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法家研究会副会长
32、韩非究竟如何看待个体生命?他对个体生命抱以冷峻的态度,拒绝老庄的生命规范,而高扬社会规范。作为荀子的弟子,他坚持了政治与伦理的分离,进而超越了荀子,伦理只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个体从儒家伦理中解放出来,却又走向权力的祭坛。韩非子把社会规范设定为君王集权的工具,自觉地消灭了生命规范的存在空间,尽管其《孤愤》《说难》仍让史迁感受到一种潜在的生命规范的抗争力量。
33、韩非天生口吃,只能置身语词世界,孤独地展开思想的天地。尽管他无情地揭露了人性的丑陋,但对世人最基本的情感却并不是憎恨。如果说他的天性强大得足以在理智的语词密林中隐逸下来,那么他会偏爱并构建起一种主宰者的伦理。真正孤独者的伦理学往往是以权力至尊为前提的,权力的确是生命强力的重要体现。现代的“抽象社会”,其规范是共时态下空间成员意志的共谋。韩非子思想是在古代英雄主义背景下展开的,“法”实质上是“势”和“术”的合体现了生命欲望的既隐蔽又公开的竞争。因此,李斯、姚贾谋害韩非的心理过程不过是不自觉地成为韩非子思想随葬品的历史投影;秦王嬴政的“追悔莫及”则不过是韩非子思想奔向荒诞性命运的象征。
34、“当时我特委屈,想都没想到,我从来没骗过委托人!”王甫对本刊说,“我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既要保证外国人的利益得到保障,又希望能够保全我自己,还希望法官的权威得到尊重。”
35、当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韩大哥很容易被辩认出来,因为他口吃比较明显(英文Stuttering),
36、韩非的命运,史迁感同身受;韩非子的思想,则是史家根本不可能赞赏的。
37、不过无论如何,韩非确实是只能沦落在首都郊区的祖宅里了。他不再眺望韩王宫,韩非重操旧业:开始做题。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了研究理论之中,接着完善他那在日后威震天下的法家霸道。
38、老子思想集中体现于“道说”,乃是生命个体对于万物秩序之体验式言说;这一秩序最深切而直接的表征就是从生到死的不可改变的趋向,它导致个体未死的死亡恐惧意识,进而促使生命的自觉意识:自觉于规范化的生存方式。而规范化的意义积淀就是规范的生成,即老子所谓的“道德”,它融合生命规范与社会规范为一体,而以生命规范为基础,也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生命规范源于生命持存自身的内在需求,生命生成自身,凭借于它自身而完成;死亡因此成为生命意义的诞生之源,它意味着反观并反思生命历程。生命历程表明的不是从生到死的时间经过:生不是开端,死不是完结。生命历程就是生命本身,它既非必然,亦非偶然,而是自然。
39、史迁极其简练而精准地概述了韩非子的思想:“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是赞同老子对文明演进趋势的基本判断的,他们都看透了世俗人心,在自己的文字世界中彻底驱逐了道德的梦话色彩。韩非用思想代替行动,也就是用文字代替人际,干净利落,冷峻而孤寂地追忆历史,但彻底拒绝了历史的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事实上,秦王嬴政才真正读懂了韩非子,将其思想转化为决断并影响现实的坚硬而冰冷的力量。
40、说韩非是个“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并无丝毫嘲讽之意。相反,史家除了凭吊经验生活中韩非的悲惨遭遇外,更重要的是凸显其思想本身的荒诞性命运。“荒诞性”作为思想主题,在先秦诸子中,甚或在整个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都是不存在的;即便庄子的“寓言”也绝非荒诞,因为他要极力消除的正是意志努力和抗争本身,而至“心斋”“坐忘”之境。透过现代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的“荒诞推理”,我们才可能真正领悟韩非子思想命运的真谛:他自觉地迈上了哲学性自杀的思想道路。
41、韩非子思想展开于兼并战争白热化的局势之中。他很可能出于“存韩”的“爱国情感”而提出的融合“法术势”为一体的“治国良策”,却恰恰与嬴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对未来政治格局的判断相吻合,嬴秦帝国政制在他的文字书写中已是呼之欲出了。因此,他获得了秦王嬴政的高度赏识,却又招致杀身之祸。老子提醒年轻孔丘应警醒的生存忧患,在韩非身上应验了,在史迁身上也应验了。史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全文抄录韩非的《说难》,绝不是对韩非的嘲讽,而是对尊“龙”的当朝儒学的控诉,并掀开了汉儒为谋取利禄而歌功颂德的虚伪面纱。
42、韩非在公元前280年出生在了韩国都城郊外的一个上层贵族家庭。因此就出身这点,韩非比起到处云游的殷商遗孤孔丘而言高了不少。但是韩国公子的身份对于韩非而言却只意味着痛苦和不幸。从他记事的时候开始,身边发生的一切几乎都在分崩离析。刚刚我们提到了那个时候的韩国是相当的熊。但具体熊到什么地步呢?我们可以看看百度百科上韩非出生的时候在任的韩厘(釐)王的个人履历。
43、但王子,只有韩非一个(韩国国力很弱,王子不王子的,也就那么回事),
44、如今,赵宛如已经另寻良家了,他最后的软肋也没有。
45、士匄(?-前548年),中国春秋时代晋国法家先驱、军事人物、政治人物。
46、韩厘王十二年(公元前284年),韩厘王与秦昭襄王在西周国会晤,帮助秦国攻打齐国。齐国战败,齐湣王出国逃亡。
47、看着台下七嘴八舌的人群,古清明笑笑道:“我刚刚接到消息,机场被清空,四周重兵把守,任何人不得靠近,据说,一位大人物要来海连!”
48、古天娇脸上闪过一抹惊愕,当年让他参军就是自己设计,并且给调入最凶险的西方战区,不是被炮弹炸死了嘛,怎么还活着?
49、在战区时,他就下定决心,等回来之后,无论如何要先见自己的妻子!
50、如果理性化规范(法)自身不独立,而仍需借助君王的“势”与“术”,那么生物(肉欲)主义的专制权力必定再度吁请道德的说教,即武帝刘彻期盼的“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因此,正是法家为汉儒的登台亮相准备了条件,汉儒“尊孔(子)”不过是“崇韩(子)”的一块遮羞布罢了:“贤良方正”否另当别论,“直言极谏”则肯定多为道德表白。此乃史迁反思和批判当朝儒生之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