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贾母并没有见到,但凭着经验已经料到;凤姐却是已经知道,大观园里有风化案件。入画的私相传递,凤姐和尤氏都没当大事。大事就是风化事件。但风化事已经不是一桩了,司棋的事情触目惊心,因为她是迎春身边的贴身大丫头。她不守贞,就有可能“教坏了姑娘”。其他离姑娘远些,处于下层的丫头媳妇,风化案已经不知有多少了。
2、这看上去,只是两个顽童之间的戏耍,简单,质朴,喜欢就是喜欢,要就是要,反倒不像哪些个成年人,明明心里想要,嘴上偏偏嘴硬说不要,结果没要到,心里又万分悔恨。
3、二是打听宝玉挨打原因,王夫人提到贾环身上,袭人不假思索一口否认自己并没有听说这样的话,而是说出了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是因为和戏子交往。可见袭人的聪明之处,绝不牵扯上层之间的恩怨,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也可以看出袭人并不是个背后嚼舌根的小人。
4、彼时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鬟们皆出去自便,满屋内静悄悄的。宝玉揭起绣线软帘,进入里间,只见黛玉睡在那里。忙走上来推他道:“好妹妹,才吃了饭,又睡觉。”将黛玉唤醒。黛玉见是宝玉,因说道:“你且出去逛逛。我前儿闹了一夜,今儿还没有歇过来,浑身酸疼。”宝玉道:“酸疼事小,睡出来的病大。我替你解闷儿,混过困去就好了。”黛玉只合着眼,说道:“我不困,只略歇歇儿,你且别处去闹会子再来。”宝玉推他道:“我往那去呢?见了别人就怪腻的。”----摘自《红楼梦》第19回(茗烟按着一个女孩子)。
5、可有趣的是宝玉的反应,接下来宝玉就看了看那个丫头,“虽不标致,倒还白净,些微亦有动人处,羞的脸红耳赤,低首无言”。
6、当然,造成后果最严重的一次偷听却发生在一个非常不起眼、出场次数极少的小丫头身上,她的名字叫小鹊。这一次“偷听”行为曹公并没有明写,而是暗暗地安排在小鹊这个非常不值得一提的小丫头身上,让许多读者虽入了眼却并未上心。
7、林黛玉先笑道:“这是你妈妈和袭人叫嚷呢。那袭人也罢了,你妈妈再要认真排场他,可见老背晦了。”
8、《红楼梦》让我们看到了情、礼、法三者难以周全的一面,宝玉是个多情的人,他觉得如果没有真情,礼与法就变得残酷、虚伪。
9、幸而袭人家不远,不过半里路程,展眼已到门前。茗烟先进去叫袭人之兄花自芳。彼时,袭人之母接了袭人与几个外甥女儿,几个侄女儿来家,正吃果茶。听见外面有人叫“花大哥”,花自芳忙出去看时,见是他主仆两个,唬得惊疑不止。连忙抱下宝玉来,在院内嚷道:“宝二爷来了!”别人听见还可,袭人听了,也不知为何,忙跑出来迎着宝玉,一把拉着问:“你怎么来了?”宝玉笑道:“我怪闷的,来瞧瞧你作什么呢。”袭人听了,才放下心来。嗐了一声,笑道:“你也忒胡闹了,可作什么来呢!”一面又问茗烟:“还有谁跟来?”茗烟笑道:“别人都不知,就只我们两个。”袭人听了,复又惊慌,说道:“这还了得!倘或碰见了人,或是遇见了老爷,街上人挤车碰,马轿纷纷的,若有个闪失,也是玩得的!你们的胆子比斗还大。都是茗烟调唆的,回去我定告诉嬷嬷们打你。”茗烟撅了嘴道:“二爷骂着打着,叫我引了来,这会子推到我身上。我说别来罢,——不然我们还去罢。”花自芳忙劝:“罢了,已是来了,也不用多说了。只是茅檐草舍,又窄又脏,爷怎么坐呢?”
10、秦钟与智能儿之性爱恋也就是我当年初恋的心态感觉了,他们太聪明没做错啊!都成功入巷了,秦钟爹哋气死了,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最好机会了,作者又偏安排秦钟急怕死了!哈哈,何其幽默讽刺狠毒!(茗烟按着一个女孩子)。
11、去袭人家,是闲极无聊,也是新鲜猎奇找刺激;贾宝玉非常幸福,他在祖母的溺爱下,可以不用每天去学堂上学,更不用上班。这就意味着他每天都有很多时间可以挥霍。既然不愿同宁国府的那班人挤在一起看戏,这么多打发不掉的时间,干点啥好呢?
12、宝玉见一个人没有,因想:这里素日有个小书房,内曾挂着一轴美人,极画得得神。今日这般热闹,想那里自然无人,那美人也自然是寂寞的,须得我去望慰她一回。想着,便往书房里来。刚到窗前,闻得房内有呻吟之韵。宝玉倒唬了一跳:敢是美人活了不成?乃乍着胆子,舔破窗纸,向内一看,那轴美人却不曾活,却是茗烟按着一个女孩子,也干那警幻所训之事。宝玉禁不住大叫:“了不得!”一脚踹进门去,将那两个唬开了,抖衣而颤。
13、宝玉见问,一时解不来,因问:“什么‘暖香’?”黛玉点头叹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宝玉方听出来。宝玉笑道:“方才求饶,如今更说狠了。”说着,又去伸手。黛玉忙笑道:“好哥哥,我可不敢了。”宝玉笑道:“饶便饶你,只把袖子我闻一闻。”说着,便拉了袖子笼在面上,闻个不住。黛玉夺了手道:“这可该去了。”宝玉笑道:“去?不能。咱们斯斯文文的躺着说话儿。”说着,复又倒下。黛玉也倒下。用手帕子盖上脸。宝玉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些鬼话,黛玉只不理。宝玉问她几岁上京,路上见何景致古迹,扬州有何遗迹故事、土俗民风。黛玉只不答。
14、“焙茗”这个名字与饮茶文化关系十分密切,这只要懂得一点茶文化史的知识就清楚了。茶,古书上所载其名很多,诸如荈、蔎、葭萌、荈诧、槚、茶、茗,这可能与地域不同、方言有别有关。唐代始将“荼”字去一笔,定为“茶”字。
15、作者认为在他的时代所有的女性都是不幸的,他要写的是“千红一哭(窟)”“万艳同悲(杯)”“群芳碎(髓)”的女性群体悲剧,她们都是“薄命司”的女儿,命运可悲可叹。
16、谁想贾珍这边唱的是《丁郎认父》、《黄伯央大摆阴魂阵》,更有《孙行者大闹天宫》、《姜子牙斩将封神》等类的戏文。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毕露,甚至于扬幡过会,号佛行香,锣鼓喊叫之声远闻巷外。满街之人个个都赞:“好热闹戏,别人家断不能有的!”宝玉见繁华热闹到如此不堪的田地,只略坐了一坐,便走开各处闲耍。先是进内去和尤氏和丫鬟、姬妾说笑了一回,便出二门来。尤氏等仍料他出来看戏,遂也不曾照管。贾珍、贾琏、薛蟠等只顾猜枚行令,百般作乐,也不理论,纵一时不见他在座,只道在里边去了,故也不问。至于跟宝玉的小厮们,那年纪大些的,知宝玉这一来了,必是晚间才散,因此得空也有去会赌的,也有往亲友家去吃年茶的,更有或嫖或饮的,都私散了,待晚间再来;那小些的,都钻进戏房里瞧热闹去了。
17、袭人满足宝玉的处男之交,不就上位无形中做了大丫环妾士了,所以青春男女之事一定耍凭感觉,要愛就爱,想做就做!晴雯对宝玉的爱就太古灵精怪造作了,她悲惨的下场就是不明白自己是丫环身份,她的对宝玉的爱的作派处处在我们看来都突兀,其实放开自我同宝玉大干几场,死都值得了!
18、宝玉在秦可卿房里睡了一觉,神游太虚环境后,在警幻仙子的授意下,懂得了男女之事。回到自己房中,和袭人偷试了一回。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有疑问,袭人怎么这么大的胆子,一个丫头敢勾引贾府的少爷,但是看看书中写的却是这样的:
19、要知道贾府是一个非常守规矩的贵族世家,男女的界限是很分明的。丫头或者小姐,要是与其他男子又私情或者苟且之事,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茗烟与这个丫头做的事情要是被其他人发现,早就闹大了,被处置了。但贾宝玉依然很护着茗烟的,说了这些事的利弊,就是为了让他不要再做这种事。
20、“焙茗”,这个名字初见于小说的第9回,本称“茗烟”,直到了第24回方改为“焙茗”。可是,第34回之后,到了第39回时又忽然改为茗烟。这究竟是版本问题呢?还是曹雪芹的疏忽?让红学专家们去考证好了。我这里只想说,将“茗烟”改为“焙茗”是对的。
21、抄检大观园时,王熙凤查到了潘又安写给司棋的情书:“再所赐香袋二个,今已查收外,特寄香珠一串,略表我心,千万收好。”司棋曾给潘又安两个香袋,潘又安给司棋一串香珠。这两个香袋并不是绣香囊,这是很明显的。但,同样在这封信情书中提到“若园中可以机见,你可托张妈给一信息”。在写情书的时候,潘又安还不知道能否在园中见面,可见写情书早于“初次入港,虽未成双,却也海誓山盟,私传表记,已有无限风情”的幽会。
22、 话说众人见平儿来了,都说:“你们奶奶作什么呢,怎么不来了?”平儿笑道:“他那里得空儿来。因为说没有好生吃得,又不得来,所以叫我来问还有没有,叫我要几个拿了家去吃罢。”湘云道:“有,多着呢。”忙令人拿了十个极大的。平儿道:“多拿几个团脐的。”众人又拉平儿坐,平儿不肯。李纨拉着他笑道:“偏要你坐。”拉着他身边坐下,端了一杯酒送到他嘴边。平儿忙喝了一口就要走。李纨道:“偏不许你去。显见得只有凤丫头,就不听我的话了。”说着又命嬷嬷们:“先送了盒子去,就说我留下平儿了。”那婆子一时拿了盒子回来说:“二奶奶说,叫奶奶和姑娘们别笑话要嘴吃。这个盒子里是方才舅太太那里送来的菱粉糕和鸡油卷儿,给奶奶姑娘们吃的。”又向平儿道:“说使你来你就贪住顽不去了。劝你少喝一杯儿罢。”平儿笑道:“多喝了又把我怎么样?”一面说,一面只管喝,又吃螃蟹。李纨揽着他笑道:“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不知道的人,谁不拿你当作奶奶太太看。”
23、那么,她能够讨好和取悦贾府上下的唯一法宝,就只剩下了“装傻充愣”和扮演丑角,以“女清客”的身份来娱乐小众,仅限于大观园内的小众们。
24、三春、黛玉是跟着贾母过活,由王夫人代为照管;宝玉是王夫人的亲儿子,李纨是儿媳妇,宝钗是外甥女。大观园里的事情,大部分责任在王夫人身上。邢夫人得到绣香囊,派人转交给王夫人,是推卸责任,也是看笑话。王夫人气得脸色大变哭了起来,直接找王熙凤来算帐。
25、难道是小鹊这么厉害?!非也,小鹊偷听告密之后,贾府之所以波澜不断、祸事连连,是因为贾府本已是个一代不如一代的萧疏衰败气息奄奄的空架子了,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
26、曹公把小鹊的这次偷听与贾府的大厦将颓,以“蝴蝶效应”的方式隐秘巧妙地连接起来,形成了一种递增性的连锁反应。
27、李嬷嬷输了钱,排揎袭人,连黛玉也为袭人鸣不平:
28、接下来贾府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贾母房里的丫头傻大姐又在大观园中捡到了秽物绣春囊,被邢夫人碰到又交给了王夫人;紧接着王夫人下令抄检了大观园,惊心动魄的抄检之后大观园中便是“死走逃亡散”了。所以,抄检大观园,是毁灭的开始,它加快了诸芳流散的进程,揭开了贾府败落的序幕。
29、然而,最终刘姥姥是如何救巧儿的,在两版电视剧中,有不同的表演方式。在87版《红楼梦》中,贾府败落后,刘姥姥带着板儿,千里迢迢去找巧姐,最后终于在一家青楼打探到了她的消息。桌上摊着一堆银子、首饰,那贪心的老鸨心里打着小算盘。姥姥满脸堆笑:“妈妈,您就让我见一见那孩子吧?”那老鸨冰冷地吐了一句:“不行!师傅正教曲儿呢!”姥姥老泪纵横,拉起板儿:“走!咱回家,卖房子、卖地!”
30、当然了,《红楼梦》也不全是污的,也有特别小清新的,那是在第四十一回,也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里,有这么一段格外清新脱俗的描写:“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罢。那板儿因顽了半日佛手,此刻又两手抓着些果子吃,又忽见这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好顽,且当球踢着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