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主张:理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治,权力制衡等。其中,理性是精神内核,它是指人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2、 ③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3、(2)对有些内容可抽去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
4、作业:路易十六曾说过“是伏尔泰和卢梭灭亡了法国”,为何他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下节课交流讨论。
5、在卢浮宫的藏品中,有许多幅关于伏尔泰的画作。其中有两幅加冕图展示了当时这位思想巨人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伏尔泰在众人的簇拥下带上桂冠,场面宏大。
6、其倡导在历史写作中将历史考察与理性分析结合起来。伏尔泰认为研究历史应求真,摒除穿凿附会和想入非非,前者如对宗教进行理性分析,后者如对历史成见和历史故事进行历史考察。
7、①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批判旧儒学“君为臣纲”的封建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思想命题。
8、何为“启蒙”,康德在《什么是启蒙运动?》中写道:“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也就是说,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以知识为武器,反封建反迷信反宗教狂热,它用平等观念刺激人们的心灵,主张摆脱封建生活方式,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制度。如果说之前的文艺复兴运动发现了人,启蒙运动则发展了人,人逐渐走向成熟。人类不再像个孩子一样对专制和愚昧言听计从,我们开始保持理性,清算宗教,审判迷信,开启心智。黑格尔曾言:“这是一个光辉灿烂的黎明,一切有思想的存在,都分享到了这个新纪元的欢欣。”伏尔泰作为启蒙d的领袖人物,可谓全才式多栖明星,他在哲学、诗歌、小说、剧作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被称为“科学和艺术共和国的无冕皇帝”。伏尔泰为人豁达,仗义疏财。他经常以嬉笑怒骂、讽刺嘲笑为武器到处砸场子,昨天刚砸完天主教会的场子,今天又砸法国政府的场子,他不顾一切挑逗敌人,刺激敌人,敌人最终恼羞成怒。伏尔泰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曾两次被请进法国历史悠久闻名世界的著名监狱——巴士底狱;他还被驱逐出境,流亡英国几十年。(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历史影响)。
9、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10、(3)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11、伏尔泰(1694—1778年),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文:François-Marie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12、Photo(C)MuséeduLouvre,Dist.RMN-GrandPalais/PierrePhilibert
13、孟德斯鸠 法国人 批判封建专制 提出三权分立 ,主张进行社会改革,限制君主权利。使得批判专制政体成为18世纪政治思想中的一个核心主题。
14、如何正确对待传统儒家文化。对待传统儒家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15、(2)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大一统思想,对维护安定统一的社会状况和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价值;
16、教会史常将克洛维作为宗教感化的例子加以叙述和赞扬,而伏尔泰则指出这只是未经考察的历史故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的原因在于政治考量,“是为了更有把握的统治基督徒”。查理曼的赠礼与君士坦丁的赠礼一样是虚构的。伏尔泰认为历史的功能在于为人们总结行为准则,即使是寓言和传说,也应通过分析和批判,找出有益的教益作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对待寓言和传说,伏尔泰也持审慎批判,并不一概拒斥为迷信或谎言,而是认为通过细致分析和批判,寓言和传说也可以成为历史证据和人类的行动指南。如希罗多德记载的斯基泰人给大流士国王的信,故事可能不真实,但却可以作为历史证据来研究古代习俗。同时代的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弗格森有相似论见,如弗格森认为神话和传说也可以作为史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研究民族的形成和民族心理特质,“在人类史中将《伊利亚特》或《奥德赛》,赫拉克勒斯、忒修斯、俄狄浦斯的传说作为权威史料加以引用是荒唐的。但是为了弄清创作它们的那个时代的观念和情感,或者为了描绘那些融合了想象,经过深情的传颂和赞美的时代天才,援引这些传说是正当的。”19世纪的文化史家布克哈特对于错误的传闻也不轻易拒斥,他通过审慎分析,认为可以作为了解时人心态的史料加以研究。“即使是伪造者,一旦被我们识破,了解到他这样做的目的,其伪作也能够不自觉地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17、在普遍与变化,共性与个性之间的争论,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沟壑。正如浪漫主义史学并非理性主义史学的对立面,很大程度上,浪漫主义史学批判性的吸收了理性主义的史学遗产。温特劳布认为浪漫主义史家抨击伏尔泰著作的显著特征——“非历史的”思维态度,他们借鉴了伏尔泰总体史学观念的许多方面。伏尔泰注重历史认识和理性分析的结合,赋予博学以批判意识,致力于在纷杂的历史图景中描述人类从蒙昧步入文明开化的行程,思考人类精神的进步,这是他的历史哲学的主旨。这促进了浪漫主义史家在博学基础上的进一步历史探究。布洛塞赫指出法国的智力革新显著影响了德国史家,“哥丁根大学的一群历史学家,他们融合德国的博学、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法国的理性主义,发展出一种对19世纪历史科学的形成起最重要影响的观点和方法。”如哥丁根大学的施洛塞尔和斯毕特勒等都受过伏尔泰史学思想的影响。巴恩斯认为斯毕特勒是第一位以理性主义视角对教会整体史进行研究的人。8斯毕特勒关注中世纪骑士和行吟诗人与浪漫主义概念的起源,这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学派。在浪漫主义史学或历史主义史学与理性主义史学之间,伏尔泰起着思想桥梁的作用。
18、(2)英国,洛克、休谟、亚当·斯密。亚当·斯密,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思想主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19、(2)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
20、③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21、除了绘画之外,伏尔泰也被众多雕塑家进行演绎过。大多数为伏尔泰的半身像,也有少量的全身座像。下面就让我们通过雕塑来瞻仰一下这位思想巨匠吧。
22、应理解伏尔泰,分析他所经由的时代,“人文主义者对圣经文本的批判摧毁了权威,非基督教经典著作的出现,随地理大发现而来的对世界激进式的审度,宗教改革中对教会权威及信仰的触动,以一种新的哲学的和科学的方式看待世界,凡此种种都促成传统视阈的变更。”伏尔泰认为中世纪也有伟大的善行,但更多的是理性被愚昧和迷信淹没,有感于当时世界史编撰充斥着神话传说、无穷的灾难和频繁的战争,伏尔泰致力于新型历史编撰,写作目的是为了考察支配人们思想的谬误,考察时代精神,揭示人们的生活状态,使人们认识到理性的成长并自觉运用理性达到自身启蒙的目的。“如果王侯和个人都不愿从那么多野蛮时代的剧烈变革中获得教益,那么,最糟蹋时间的就莫过于阅读历史了。”
23、因此必须由社会上层的精英人士来治理国家,教化人民。
24、②顾炎武反对道学空疏浮泛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他踏实钻研学问,提倡到实践中求得真知。
25、③王夫之虽然坚持以儒家六经为自己的治学原则,但绝不盲从。他反对“天命论”和“生知论”,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思想家。
26、通过对伏尔泰的了解,体会其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大无畏精神,加深对伟大人物的崇敬之情。
27、(François-MarieArouetditVoltaire)
28、(1)导致法国大革命的舆论变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9、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30、(1)儒学从根本上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
31、(2)奠定基础: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32、材料三 当你一梦初醒,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想法:这是权利;当你被人控告了,或者做了坏事,或者写了闯祸的文章,你将被依法裁判:这是权利。
33、大的社会动荡会使文明倒退,一如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欧洲历史,伏尔泰有时颇有悲观之论,“一切都是随着时间而发展,一切又都随时间而消亡。”经由社会和理性的发展,人类会再度进步,但荣耀之后便是衰歇,恰如路易十四时代,得益于长期文明的积累,结出璀璨的文明之果,之后便是长期的荒芜,“所以天才只有百年盛景,随后必定会渐趋没落。”颇有“花无百日红”,文艺也有生而衰之感。赫尔德也曾论及民族文化的短暂,就像花朵的盛开与凋谢,人类知识“通过一系列幸运的条件的结合达到了这种完善,就不可能长久保持下去,也不可能立即复兴它,而是开始日趋没落。”因此,伏尔泰的进步史观也不是专断和不变的,在人类社会文明技术领域,他肯定今人的成就,在论及文学艺术道德礼仪等方面,他客观分析对比,既认可今人的成就,也不轻慢古人的成就,有时是从文学艺术自身发展规律来看待其盛衰。
34、近代史家对理性主义史学还有一个批评是理性唯一标准。“浪漫主义史学聚焦于抵抗与理性主义相联系的无情的、冷静的观点,并使读者也关注于此。”浪漫主义者认为将理性标准作为衡量一切文明、民族的尺度,这种专断的普遍性拒斥了文明、民族的个性,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人文科学是呆板和机械的,也是片面的。张贵永先生研究德国史学家莫泽尔时,指出莫泽尔与法国运动启蒙史家的不同,他认为人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是特殊的而非普遍的,他笔下的人“是富于本土精神的农民,在反对空有哲学面具的城市人。”威廉·德雷也反对通则,认为:“历史既没有定律,更没有抽象的高层理论来统摄这些‘乌有的定律’”。
35、(2)认为理性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即“人依其理性以认识自然,也依其理性以改造社会。批判和否定压抑人的理性的封建专制和基督教神意史观。
36、研究卢梭很到位的罗素曾写道:“从卢梭时代以来,自认为是改革家的人向来分成两派,即追随他的人和追随洛克的人。有时候两派是合作的,许多人便看不出其中有任何不相容的地方。但是逐渐他们的不相容日益明显起来了。在现时,希特勒是卢梭的一个结果,罗斯福和丘吉尔是洛克的结果。”卢梭激进民主主义理论的“主权在民”思想,正是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法国的《人权宣言》和后来美国的《独立宣言》,都吸收了卢梭的观念。法国大革命雅各宾派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就是卢梭的超级粉丝,他还曾去拜访过卢梭。如果说理性主义到了叔本华、尼采那里,已经病入膏肓,那么,从卢梭开始,理性主义就开始了有疾在腠理。卢梭反对理性主义,重视人的情感,学富五车的康德对卢梭这一点极为看重,康德觉得自己的哲学虽然严谨缜密,却唯独漏掉了卢梭笔下那活泼真实的人性。
37、(1)程朱理学和心学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其分歧只是理学范围内的分歧,其在基本思想主张方面有一致性,其思路也只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其区别之处在于求理的方式不同,分别是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
38、(2)重视发挥人的才智与创造力,追求现世幸福。
39、继承: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
40、(6)中国的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是中国文化象征,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曾被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伏尔泰大加赞扬和介绍。
41、评价: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42、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束缚。
43、(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张伸虎:《第二讲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提纲
44、(二轮专题复习)张伸虎:《文化交流与传播》提纲合集
45、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46、 ②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47、Photo(C)MuséeduLouvre,Dist.RMN-GrandPalais/PierrePhilibert
48、(5)还有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民本、农本思想对于今天的"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9、了解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总体情况,理解近代形成的政治理想理念。
50、14—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被发现”是指文艺复兴运动;“世界被发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兴起。
51、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52、(1)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53、做一个惹人厌烦的人的秘诀就是告诉别人一切。
54、卢梭认为高贵的德行在今天这个堕落肮脏的社会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回到人类社会的早期才能找到它。他极力赞扬柏拉图倡导的古代斯巴达社会。在卢梭看来,男女之间的关系最好也要返璞归真:小男女心生欢喜,小树林里约个会,生了孩子归女人养,这样又简单又省事。卢梭这个观点倒是和咱们《诗经》里描述的情节雷同:“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卢梭虽然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但他实际上是启蒙运动的一个异类:启蒙运动的大多数都出身名门望族,羽扇纶巾风度翩翩,毕业院校也是“985”与“211”,名专业大导师,走的是“精英主义”路线;而卢梭则是草根出身,社会底层,没上过学,连学校大门都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开。除此之外,卢梭穿衣戴帽极为拉风,他经常裹一件亚美尼亚长袍,此举动在那群讲究鲜衣怒马、侧帽风流的贵族眼里,无异于秋裤外穿逛王府井西单。他们瞧不起卢梭,卢梭更看不上他们,他们强调理性主义,卢梭就强调感情至上;他们认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卢梭却认为私有制是不平等的起源,应该根除。1753年,第戎学院第二次开展有奖征文活动,这次的题目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尝到甜头的卢梭当然不能放过这样的机会,他再次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投了一篇名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论文,可惜这回他老人家名落孙山,未能获奖。然而,正是这篇落选的论文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卢梭认为人类的不平等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自然的不平等,如高矮,美丑,健康与否;而另外一种是政治、经济的不平等,而这是后天造成的,而私有制正是这些后天不平等的起源。
55、培训报班:苏州中公老师:suzhouoffcn888
56、其主张历史研究应秉持客观的态度。如中国是伏尔泰赞美的文明古国之但伏尔泰批评过分美化中国的荷兰人文主义神学家沃西乌斯,也不认同对中国横加污蔑的法国御医勒诺多,指出“我们并不太了解中国,”“我们要避免这两种极端态度。”对币制变化的考证也反映了伏尔泰研究历史的严谨态度。古代著作中的币制单位,伏尔泰认为在古今币值换算时,不仅要注意本国不同时期币值的变化,还要比较同期其他国家的币制差别,“要考虑到这些变化,否则,我们对古代国家的实力,他们的贸易,他们士兵的饷银,以及他们的整个经济,会得出极其错误的概念。”
57、教师继续引导:伏尔泰如此才华横溢,但人生经历却并不平坦,先后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后又被驱逐出境,流亡英国达三年之久。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58、(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张伸虎:《第一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提纲
59、☆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由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60、☆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继承、发展先秦儒学的基础上,最终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
61、 ③要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