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有效引导网络语言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网络语言发展到今天,毋庸置疑,它已是我们汉语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在为网民抑或是非网民所使用,决定网络语言朝什么方向发展的不是网络语言自身,而是使用和创造网络语言的网民群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民和他们创造的网络语言亦不能免俗,我们应树立多模态、分层次的网络语言规范观,在营造风清气正、宽松和谐的网络空间的同时,不断提升网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网络原住民的自身素质和语言使用习惯,进而为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提供用之不竭的动力。
2、网民们尝试着单独使用它,于是就给它赋予了“悔恨、无奈”等意思,例如:“上学期英语59,差一分及格,囧!”、“今天股票又跌了,真囧……”这两句话都是网民在BBS中使用的回复,话里的“囧”都表示“悔恨、无奈、无力回天、被打败了”等意思。这是“囧”开始单独使用后被赋予的第一个义项,直接根据“囧”字的字形恶搞得来。
3、网络语言使用不规范,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很多网民喜欢“创新”语言,使网络语言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词语意思容易转换,由于没有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一些不良人士利用网络制造不健康的网络语言。
4、网义:形容人很呆,很傻,很天真。络语言的人们提供一些借鉴。“槑”是继“囧”之后第二个深受广大网民追捧的网络新新词语,“囧”的流行给了广大网民很大的启示,许多善于恶搞的网民开始把视角转向古汉字和生僻字,“槑”就是在这股潮流中闪亮登场的,网民们之所以把它从古书中重新翻出来,看重的还是它有趣的字形。
5、从上述两例的语义逻辑来看,“确认过眼神”都可以看作主句实施的先决条件,而满足此条件的参与者也必须不止一人;从结构来看,上述两例都分为两部分,“确认过眼神”作为一个不变成分,而变化凸显于主句的部分,主句依据作者说话的意图形成不同的版本,例(1)中主句以主系表的结构呈现,例(2)中主句以省略主语的动宾结构呈现。然而,交际的过程中,参与者自然不限于一人,并且说话者在不同的语境下交际的意图不同,语言的表现形式也会不同,由此看来“确认过眼神,XX”是灵活多产的。然而,语言的模仿本身便是一种模因现象,它通过对固有的语言现象进行模仿创造出新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传播自身在交际中的意图,那么这些原有的语言本体,也就是潜在模因。例如,“确认过眼神”这种现成的语言模因现象,会成功地传染给宿主,进入宿主的记忆中,当这种潜在的语言模因现象符合宿主的认知和理解,宿主会将其保存,并且在记忆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记忆就会越深刻,输出的概率也会越高。在特定的语境下,一旦符合宿主的交际需求,宿主先前认知中的同化记忆内容就会被刺激,“确认过眼神”模因便会被宿主以原封不动或是创新的形式表达。[6]在此过程中,其他宿主(交际的另一方)的头脑里也会对“确认过眼神”模因给予关注,并通过自身的知识对此语言模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他们也会将“确认过眼神”这一语言模因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当他们的认知理解能与这一语言模因的语义以及句法适用范围达成共鸣时,他们便极有可能同样复制“确认过眼神”这个语言模因,如此循环往复地在不同宿主间传播,这就形成了“确认过眼神”模因的传播,并且传播的频率越高,模因的生命力就越强,并且呈现稳定性,[7]而在这种情况下,强势语言模因便形成了。
6、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人类交流工具的语言,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文化景观。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人将网络语言看作是洪水猛兽、文化暴力而拒绝它反对它,也有人将之视作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而欢迎它接纳它。本文认为,我们必须认清网络语言的传播机制、特征,分析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结论。(网络语言三大特征)。
7、一个无法改变的趋势是,网络词语将进入现代汉语常用词汇系统,成为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不仅是交流和情感的载体,更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语言不是语词本身,语言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对我们来说,维护语言的特有规范和纯洁性自然是一种需要,但也要尊重网络语言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加强教育引导,逐步消除网络语言中的低级、恶俗、暴戾现象,创造利于个体成长和交流的网络环境,引导人们把文明和理性作为网络表达的基本遵循。
8、(摘要)作为信息时代新兴的网络语言形态,网络流行语以其超越传统语言学的抽象构造模式、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展现了网络时代社会大众的心理状态,成为反映和研究这个时代的一个鲜活的标本。现通过对2012—2021年中国网络流行语变化的梳理,分析其变迁背后的社会动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9、网络语言对我们的语文写作造成一定的威胁和冲击,如何有效的遏制这一状况的发生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4)面对这一问题,我们中学生自身一定不能采取回避态度,对其视而不见,任其放任自流。我们要认识到它对我们语文写作产生的影响,积极主动找寻解决方案。(5)(1)要做到不盲从的原则。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到自律,不盲目追随,自觉学习规范语言,在语文作文中使用规范语言。民族的语言体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维护,慎重使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在网络空间中,要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盲目学习运用网络语言。(2)要做到摒弃的原则。网络语言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我们要学会积极面对,学会摒弃不健康语言。坚决制止低级趣味的语言,做到不使用,不传播。(3)积极从传统语言中吸取文化底蕴。在语文写作中,我们要学会运用有文采和灵气的语言,用丰富的汉语词汇表达我们作文的思想,要学会选取最能表达思想的词汇资料,使语言生动形象。在语文写作中表现出较好的传统语言素养。(4)自我认识到网络语言的局限。很多中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只是为了满足好玩、好奇的思想,更多的同学是为了展现前卫。中学生要学会正确对待网络语言,认识到网络语言的局限和缺陷,不盲目使用。
10、(14)(15)翟丽霞,刘文菊.皮尔斯符号学理论思想的语言学阐释(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
11、网络语言对我们的语文写作造成一定的威胁和冲击,如何有效的遏制这一状况的发生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网络语言混入到正规写作,影响了中学生的文化情趣,使审美修养遭到威胁。
12、本文为汪磊教授和出版社授权发布,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青少年网络语言生活方式及其引导策略研究”(14ZDB158)阶段性成果,收录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限于版面,原报告所引脚注从略,敬请谅解。
13、当然,网络词语不乏游戏的成分在内。20世纪上半期,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语言游戏”的概念。语言游戏是人类生活实践的一部分,虚拟的网络世界成为人们语言游戏的理想家园,是人们紧张学习、生活中自我解压、尽情宣泄的场所。出于一种游戏意识,网络语言很好地表达了大众的心声,甚至通过一定的“扭曲”,达到了传统词汇所不具有的诙谐或讽刺效果,如“飞鸟”“菜鸟”“骨灰级网民”等。
14、首先,传播主体以年轻人为主。年轻网民是网络语言的创造者、传播者,也是最主要的受众。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十岁至三十九岁的中国网民占网民总数的75左右。
15、年轻人喜欢新奇,不拘一格,使得网络语言能够在年轻人中间迅速传播,甚至成为时尚的标志,网络语言也因此被打上了流行的标签。
16、影响学生的审美情操。汉语言表达最重视的是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运用规范的母语进行作文写作是一个感染熏陶民族精深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使自身素养得到发展。作文教学是一门将生活和学习结合在一起的课程,它的存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健全人格。大量网络用语的出现使作文课程失去其最初的教育意义。网络语言混入到正规写作,影响了中学生的文化情趣,使审美修养遭到威胁。
17、网络语言有几种用法,在本文中特指在网络空间中,网民为了方便交流而使用的一种特殊语言。网络语言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影响力迅速走出网络空间而蔓延至人们的公共交往空间。
18、沈莹,女,教授,博士。(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19、语言与人、社会不可分割,网络流行语也是如此。不容否认,目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文化和教育差距,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网络流行语的不断涌现与社会转型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是否相关,与转型期人们的社会心态是一种什么关系,网络流行语的存在与现实社会表达机制和话语权的分配有多大相关度,这些还需要运用量化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怎样促进表达渠道畅通和社会走向公平公正,减少网络流行语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功能,从而发挥积极功能,有效治理虚拟社会,这些都亟待研究。
20、 给力、洪荒之力、点赞、退群等网络语言,在通向官媒的路途上“也是蛮拼的”。
21、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随之被广泛应用。网络语言也被创作出来,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中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弱,会被网络语言影响,并将网络语言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上。在语文作文中不自觉的使用网络流行语,造成传统语言表达混乱。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教学,也阻碍了学生自身作文能力的提高。
22、网络语言99的谐音过来就是(久久),通常喜欢发数字(99)表明一种祝福,往往是对于希望情侣之间能够天长地久,幸福在一起的祝福,简单地用谐音来表达,99就是长长久久不分离的意思,如果给别人评论99不88也就是说永远在一起不分离;
23、(9)Blackmore,S.TheMemeMachine(M).Oxford:OUP,19
24、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网上精神家园中国文化网络传播首届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25、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人群、使用环境、使用行为等是研究网络流行语传播范围、社会影响等的不可忽略的一个研究内容,但目前这类成果极少。杨明刚、陈韵超、顾明毅等研究者采用配额样本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上海13所高校1300位大学生,对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网络流行语熟悉程度和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等内容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而持温和的包容态度,选择略有使用和会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受访者达到9%,3%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娱乐性,认可网络流行语创造性的达到63%,有近半数大学生认同社会事件派生网络流行语的社会责任感。
26、[7]夏玉宇,李珂.时尚网络新词的模因理据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7、而随着我国网络应用的推广、网民人数的增加,网民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网络语言,如在我国第一部《网络时尚词典》中,就收录了诸如:斑竹(版主)、恐龙(女性网民)、青蛙(男性网民)、大虾(大侠)、东东(东西)、伊妹儿(e-mail的谐音)、MM(美眉)等;还有288条“数字代码语言”,其中多数已不为网民所知、所用,只有个别还在使用,如1314(一生一世)、1414(意思意思)、520(我爱你)、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555(呜呜呜哭声)、7456(气死我了)、88(拜拜)、886(拜拜罗)等。
28、 AcrosstheGreatWallwecanreacheverycornerinthe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这是1987年9月20日从北京发往海外的一封看似普通的邮件,但它不仅预示着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大幕正徐徐拉开,而且从一开始也注定了互联网语言传播的科技属性和外来多元的文化属性。
29、张智华:中国网络文化发展路径——兼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如何转化为网络文化
30、网络是个虚拟世界,受网费和网速的限制,为了提高交流沟通的效率和信息含量,属于它自己的“Q言Q语”便应运而生,给日常用语注入一股鲜活的血液。网络语言是通过进入网络的计算机屏幕与键盘得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网络语言与思维的同步性不如一般的语言,因为打字没有说话快。为了遵循效率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出最大的信息量,这就形成了网络语言明显的的简约性。比如有的是利用汉语拼音的简写,如“GG”(哥哥)、“PPMM”(美丽女孩)、“BT”(变态)、“NQS”(你去死)等。有的则是利用英文的缩写,如“BF”(男朋友)、“S”(SEE,我明白)、“K”(KISS,吻你)等。还有的`是直接运用数字谐音,如“呜呜呜呜”,它表示哭泣的声音,在网上,就直接使用“5555”来表示,想离开或逃跑时,则是使用谐音的“886”或“666”,与此理相同,“687”表示“对不起”,“526”表示“我饿了”,“8147”表示“不要生气”。这些都缩短了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完整的语词音义结合体,当然也就大大缩短了在网上交际所需的时间。同时,这所有的方式都是通过改变语言中原有的某些语词音义结合的约定俗成,产生出新的音形义结合体。这种新的结合体又与已有语言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解起来非常容易,也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从另外一方面看,网络语言对现有语言大部分的改变主要是体现在“形”上,它用最简洁的“形”来巧设语言交际的跨度,缩短交际时间,这种设置,人们可以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来进行跨越,而后产生一种新的愉悦,带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这些新的结合体在网上风行也是自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