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
2、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清·李元度)
3、玉桂制长桨木兰作短楫,划开水波似凿冰堆雪。想在水中把薜荔摘取,想在树梢把荷花采撷。
4、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的诗歌体裁,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还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而其到了唐朝才定型、成熟。
5、为了迎接你,我拍了一下我的马,轻快地前进,夜色里渐渐泛出了曙光。东君--太阳之神啊!你驾着龙车,雷声在你脚下发出巨响,云采的旗子,飘动着:那么长,那么长--你禁不住长长地叹息,当你将要升向太空,你的心迟疑,你依恋地顾念着你的老家。
6、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直接称颂屈原的人品和诗品。屈原倾其一生的心血所作的《离骚》,是一部自传体的政治抒情诗,他集中反映了屈原悲怆的人生轨迹,以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嫉恶如仇的态度,痛斥了楚怀王身边那些奸佞小人,表达了高尚的人格理想。手中握有杀人刀:喻指屈原作《离骚》所发挥的战斗作用。
7、(《九歌·湘夫人》)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8、这首诗毛泽东写于1962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词的开山鼻祖。屈原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鼓舞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仁人志士。
9、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这是对屈原所处的环境的描述,抨击了贵族统治的黑暗与腐朽,并且对屈原以死抗争的不屈精神给以肯定。
10、屈原是毛泽东非常喜爱的诗人之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也是毛泽东终身最爱读的书籍之一。
11、译文: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我离家已经整整三十五个年头(端午节)了。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12、《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
13、桂櫂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14、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直接称颂屈原的人品和诗品。屈原倾其一生的心血所作的《离骚》,是一部自传体的政治抒情诗,他集中反映了屈原悲怆的人生轨迹,以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嫉恶如仇的态度,痛斥了楚怀王身边那些奸佞小人,表达了高尚的人格理想。
15、译文:吉祥日子好时辰,恭敬肃穆娱上皇。手抚长剑玉为环,佩玉铿锵声清亮。
16、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17、〔艾萧太盛椒兰少〕艾萧,即艾蒿,臭草。这里比喻奸佞小人。椒兰,申椒和兰草,皆为芳香植物。这里比喻贤德之士。
18、〔屈子〕指屈原。屈原(前三四零——前二七八),名平,字原,战国楚人,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曾辅佐楚怀王,官至左徒、三闾大夫,遭谗去职。楚顷襄王时被放逐。因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汩罗江而死。
19、“椒兰”指申椒和兰草,皆为芳香植物,比喻贤德之士。
20、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21、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22、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3、(《离骚》)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24、《离骚》一篇就有2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25、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子祠屈原碑林关于屈原的诗句屈原名句
26、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27、汨罗江旁的三闾大夫庙,在屈子庙中也用了该句赞颂屈原。
28、两心不相同空劳媒人,相爱不深感情便容易断绝。清水在石滩上湍急地流淌,龙船掠过水面轻盈迅捷。
29、毛泽东非常喜欢屈原的才华和他的战斗勇气,所以诗句以咏屈子起兴,称屈原手中握有杀人刀。既用它书写和捍卫自己的爱国思想、强国抱负、忧民感情和高尚人格,还用它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
30、(注:“呵壁”出自王逸的《天问序》:“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愤懑。”)
31、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州兮有余,横⒂四海兮焉穷。
32、屈原《湘夫人》(6)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3、奸佞小人多贤德之士少,悲愤和绝望投入汩罗江。扩展资料:屈原是毛泽东非常喜爱的诗人之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也是毛泽东终身最爱读的书籍之一。他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的笔记《讲堂录》曾经工工整整地抄录了《离骚》全文,晚年更是将《离骚》置于床头。这首诗是他1961年读完《楚辞》时所作。
34、诗人运用诗句的艺术魅力,同情屈原的遭遇,诉说屈原能赋骚是因为手中有一支战斗之笔,用来捍卫自己和国家,同时歌颂了屈原强国抱负,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不屈服于恶势力而以身殉志的英勇无畏的形象。
35、体现了毛泽东始终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主权,维护世界和平。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高尊敬。
36、不忠诚的交往使怨恨深长,不守信却对我说没空赴约。早晨在江边匆匆赶路,傍晚把车停靠在北岸。
37、毛泽东在很多外交场合表达对屈原的崇敬,如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毛泽东当场吟诵了屈原《九歌·少司命》里“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诗句。
38、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
39、相关典故: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姓,但楚王是熊氏。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宜昌)。这就是屈原的故乡。屈子祠正门春秋,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后代就以屈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春秋时代的若敖氏和薳氏;战国时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够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屈原楚辞《九章·惜诵》:“忽忘身之贱贫”。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关于屈原写的古诗屈平(约前340-约前278)字原,通常称为屈原;芈姓屈氏。
4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1、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42、用薜荔作帘蕙草作帐,用香荪为桨木兰为旌。眺望涔阳遥远的水边,大江也挡不住飞扬的心灵。
43、啊,你巨大的声音和灿烂的颜色,鼓舞起人们的欢欣,四方的人抬起头来瞻望着你,他们感到舒适,忘记了归去。听!瑟声那么急促,我们相对擂鼓,鼓声咚咚,排箫和悬在美玉上的钟声交响,我们吹着篪呀,竿呀,多么响亮。
44、宋李觏《屈原》:秋来张翰偶思鲈,满筯鲜红食有馀。何事灵均不知退,却将闲肉付江鱼。
45、屈原当时写下名篇离骚,手中没有刀却发挥了战斗作用。
46、屈原《九歌》(9)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47、毛泽东曾写了一首《七绝·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48、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4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50、宋张耒《屈原》:楚国茫茫尽醉人,独醒惟有一灵均。哺糟更遣从流俗,渔父由来亦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