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大家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而不知所措的时候小明挺身而出挽救了大家。
2、白话释义:孝友临刑时,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晖业却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3、他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常常不知所措,好比歧路亡羊般。(不知所措的意思)。
4、不知所措出自国前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论语子路》。
5、释义:措:安置,处理。意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6、诸葛恪三国时东吴大将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少年成名,弱冠之年便官拜骑都尉,后升任左辅都尉。他三十二岁时,又被孙权封为抚越将军,官拜丹阳太守。诸葛恪任丹阳太守时,因成功安抚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再升任威北将军,进封都乡侯。
7、不知所措:《管子·七臣七主》:“振主:喜怒无度,严诛无赦,臣下振恐,不知所措,则人反其故。不悟则法数日衰,而国失固。”
8、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夜则废寝,昼则忘餐,颠倒衣裳,不知所措。
9、《盐铁论.非鞅第七》:百姓斋栗,不知所措手足也。
10、人都是在跌倒与爬起之间学会坚强,都是在风雨与阳光之间走过成长的。失败所能带给你的只应是一些教训,一些冷静的思考,而不该有、颓废、不知所措。
11、孙亮虽然登上皇位,但因为年纪尚小,无法处理政事,东吴大权实际上掌握在诸葛恪手中。待孙亮长大一些后,诸葛恪仍未交回实权,孙亮深为痛恨。于是他联合孙竣设局召诸葛恪入宫赴宴,将其诛杀。
12、(出自):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五回:“梅飏仁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听了师爷的话说甚是中听,立刻照办。”
13、孙亮虽然登上皇位,但因为年纪尚小,无法处理政事,东吴大权实际上掌握在诸葛恪手中。待孙亮长大一些后,诸葛恪仍未交回实权,孙亮深为痛恨。于是他联合孙竣设局召诸葛恪入宫赴宴,将其诛杀。
14、(语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指处境很为难
15、小方由于找不到妈妈,她不知所措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16、《管子·七臣七主》:振主:喜怒无度,严诛无赦,臣下振恐,不知所措,则人反其故。不悟则法数日衰,而国失固。
17、看到本来不知所措的他在得知那个妙不可言的计策后所表现的欣喜若狂、翩翩起舞,她也有些乐不可支,为他由衷感到高兴。
18、她打开门,感到惊奇,有点不知所措。不知所措的用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指处境很为难。如:
19、措手不及是指事出意外,准备不充分,一时无法对付。重点是时间准备不充分。
20、陆逊去世后,诸葛恪升任大将军。此时,太子孙亮年纪尚小,孙权便让诸葛恪担任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担任太子少傅。
21、(近义)心中无数罔知所措束手无策惊惶失措不知所厝惊慌失措无所适从胸中无数不知所可心慌意乱手足无措
22、出自国前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释义是老百姓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23、不知所措出自《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4、(解释):应付:对付,处置。自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25、与此同时,诸葛恪写信给驻守在公安县的弟弟诸葛融,告诉了他孙权去世前后的一些事情。他还在信中说:“太子孙亮得承皇位,悲喜交加,不知所措。吾将遵照先帝临终遗训,尽力辅佐幼主,不负先帝嘱托,全力效忠。”此外,他还嘱咐诸葛恪要整顿好自己驻守之地的军备,同时注意加强边疆防守,不让外敌有可乘之机。
26、惊慌失措:是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27、(出自):茅盾《子夜》五:“这样才能应付自如,所向必利。”
28、反义词: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应付自如、不动声色、成竹在胸、如鱼得水、成竹于胸、轻松自如不知所措造句妹妹在超市里走丢了,由于找不到妈妈,她不知所措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29、2) 她不知所措,她左顾右盼。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30、白话释义:振主:喜怒无常,严厉惩罚没有赦免,臣下震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那人回到从前。不明白就法几天衰,而国家失固。
31、(出自):《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32、出自:东周(春秋 )管子的《管子·七臣七主》:“振主:喜怒无度,严诛无赦,臣下振恐,不知所措,则人反其故。不悟则法数日衰,而国失固。”
33、(近义词)心中无数、罔知所措、束手无策、不知所厝、惊慌失措、无所适从、胸中无数、不知所可、心慌意乱、手足无措
34、当时,东吴大将周瑜、鲁肃、吕蒙等人都已相继离世,统管东吴兵马的是丞相陆逊。由于陆逊并不喜欢诸葛恪,所以诸葛恪平日里不得不对陆逊说一些称赞的话以求自保。陆逊去世后,诸葛恪升任大将军。此时,太子孙亮年纪尚小,孙权便让诸葛恪担任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担任太子少傅。
35、用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指处境很为难
36、不知所措是形容事情太突然,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重点是心理准备不充分。
37、将人们编排没有根据的谎言,方言称作“扒瞎”,“扒瞎”来自于农村秋收劳动扒苞米,扒出来没长粒儿的空棒子,称“瞎苞米”,用“扒瞎”来指责并替代扯谎,不仅生动准确,而且带有很浓的感情色彩。
38、(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39、(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40、《盐铁论.非鞅第七》:百姓斋栗,不知所措手足也。
41、唐柳宗元《谢李吉甫相公示手札启》:感深益惧,喜极增悲,五情交战,不知所措。造句像狐狸一样狡猾的尼克松又一次使他的对手不知所措。
42、程仁呆了,这个意外的遇见,使他一时不知所措。
43、(解释):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44、唐柳宗元《谢李吉甫相公示手札启》:感深益惧,喜极增悲,五情交战,不知所措。
45、孙弘不知有诈,欣然前往,结果刚一进门就被杀害了。除掉孙弘后,诸葛恪立即为孙权办丧事,并辅佐孙亮登上帝位。
46、(示例):程仁呆了,这个意外的遇见,使他一时不知所措。
47、此外,他还嘱咐诸葛恪要整顿好自己驻守之地的军备,同时注意加强边疆防守,不让外敌有可乘之机。
48、他听说自己要被处分,一时不知所措,一连几次写错了自己的名字。
49、用作动宾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指处境很为难。不知所措典故诸葛恪,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东吴大将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少年成名,弱冠之年便官拜骑都尉,后升任左辅都尉。他三十二岁时,又被孙权封为抚越将军,官拜丹阳太守。诸葛恪任丹阳太守时,因成功安抚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再升任威北将军,进封都乡侯。
50、大型传销洗脑现场,那一年他来了我们学校,所有人都哭了,就我一个人站在人群中不知所措。
51、示例:在我军出其不意的袭击下,敌人惊慌失措,全部束手就擒了。
52、惊慌失措:《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53、次日,孙权病逝。因为与诸葛恪关系不睦,担心遭暗害的孙弘便找孙峻商议,欲假传遗诏,铲除诸葛恪。孙峻将孙弘的这一企图悄悄告诉了诸葛恪。诸葛恪得知此事后,立即布下杀局,然后请孙弘过府商议操办孙权丧事一事。
54、我被这突如其来的难题困住了,一时不知所措。
55、译文:喜怒无常,严行诛罚而不讲宽赦,臣下震恐,不知所措,人们就只好回到不守法令的状态,如不明白这个道理,法令政策就将日益废弛而国家不稳。
56、不知所措:意思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57、(读音)(bù zhī suǒ cuò)
58、近义词:心中无数、罔知所措、束手无策、惊惶失措、不知所厝、惊慌失措、无所适从、胸中无数、不知所可、心慌意乱、手足无措
59、(解释):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60、译文:喜怒无常,严行诛罚而不讲宽赦,臣下震恐,不知所措,人们就只好回到不守法令的状态,如不明白这个道理,法令政策就将日益废弛而国家不稳。
61、出处:《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酉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62、用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指处境很为难
63、《管子·七臣七主》:振主:喜怒无度,严诛无赦,臣下振恐,不知所措,则人反其故。不悟则法数日衰,而国失固。
64、后来,孙权病重。临终前,他召见了诸葛恪、孙弘以及侍中孙峻等人,命众人好好辅佐太子。
65、(解释):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66、她不知所措,她左顾右盼。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67、(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68、当时,东吴大将周瑜、鲁肃、吕蒙等人都已相继离世,统管东吴兵马的是丞相陆逊。由于陆逊并不喜欢诸葛恪,所以诸葛恪平日里不得不对陆逊说一些称赞的话以求自保。
69、猫咪在路上捡了一个夹子,捧在手里不知所措。。。我能怎么办呢?我只是一只肥猫啊。
70、惊惶失措:是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出自《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71、(语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指处境很为难
72、与此同时,诸葛恪写信给驻守在公安县的弟弟诸葛融,告诉了他孙权去世前后的一些事情。他还在信中说:“太子孙亮得承皇位,悲喜交加,不知所措。吾将遵照先帝临终遗训,尽力辅佐幼主,不负先帝嘱托,全力效忠。”
73、好像习惯了这种生活,突然的变化,变得不知所措。
74、例句:城上乱箭齐发,周瑜措手不及,中箭落马。
75、(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76、1) 像狐狸一样狡猾的尼克松又一次使他的对手不知所措。
77、来源于东北官话。东北官话整体接近普通话,外地人印象中的东北话其实往往是东北官话通行地区中一些地区的东北官话。虽然东北各地(除辽东)的口音腔调有些许不同,但这种不同只是“东北味儿”的深浅有无,并没有词汇用语的不同,也没有较大的变音变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