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船和军士是诸葛亮借箭的基本条件,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伪装,船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受箭。真是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2、这是周瑜设好的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他明知故问,意欲加害诸葛亮,表现了他的险恶用心。而诸葛亮的简洁回答,表现了他的胸有成竹。
3、第三部分(10):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4、 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
5、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________,接着写了________,着重写了________,最后写了________。
6、周瑜既然想加害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征求诸葛亮的意见呢?
7、《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
8、诸葛亮敢逼近曹军水寨,不是贸然行动,也不是一意孤行。而是因为他完全掌握了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再者是利用大雾天气,让曹操不敢轻易出兵。此行“借箭”,不是他信口开河,而是他周密考虑、巧妙安排之后的行动,所以才不费吹灰之力,借走十万支箭。这不仅显示了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也表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智慧才能。
9、太棒了,我一蹦三尺高,以前我妈妈都不让我买卡片,这一次竟然一次给我买了一整盒。
10、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11、品味探究,选择正确的答案。
12、晁盖的军师——无(误)用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13、(3)周瑜阴险、虚伪,想置诸葛亮于死地。(意思对即可)
14、这里用了排比的句式,语气强烈,渲染出故事的紧张感。情况如此紧急,诸葛亮表现得超乎寻常的沉着冷静,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智慧过人。
15、第二部分(3~9):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16、周瑜看似在征求询问诸葛亮的意见,表示对诸葛亮的尊重。实际上他的话语中充满杀机,用心险恶。
17、(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18、(1)C(2)A (3)A (4)B (5)A (6)C
19、课文开门见山,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概括诸葛亮挺有才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事实。“妒忌”正是周瑜与诸葛亮发生矛盾的起因,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20、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带我们学习生字,朗读课文。由于我非常认真,所以在课堂上我就背诵了全文,还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21、聪慧如你,每次都能紧扣主题,把握重点,本期习作小清新的文风更是叙事有趣,自然真实,满分+精华+置顶,宸宝可以冲刺第五关啦✊
22、 A.识人心 B.知天象 C.晓地利
23、你还知道《三国演义》的那些历史故事?(自由交流)
24、既然(jí jì) 惩罚(chéngchěng)
25、我发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凝练,多为书面语;而现代文浅显通俗,富有表现力。
26、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