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心翼翼: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2、工蜂因为“背着”而“美”,“美”也因为工蜂之“背”而获得了它的定义:作为生命意志和力量的表现。“工蜂”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3、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4、宋玉与楚襄王的这番讨论的目的不是谈论歌曲本身,而是强调雅与俗的巨大差距,并为自己的才德不被世人承认而辩解。进而引出结论“但凡世间伟大超凡者,往往特立独行,其思想和行为往往不为普通人所理解。”
5、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称之为六律,也叫做阳律。
6、他在阳世的日子:他在汴京的降生,他和父亲的分离,他12岁以前被人领养的生活;
7、(解释)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8、●本诗没有具体的指向,太笼统,个觉缺乏力度。
9、宋玉若无其事地回答说:“喂,是的,有这回事。请大王宽恕我,听我讲个故事: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xièlù)》,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难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
10、最后两行“我感到岩石下面的目的/有一层沉思在为美而冥想”是对第二行“我想到美”的扩展。
11、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12、●上面刚刚讲过,我们如何打开诗歌和生活之间的通道,徐家丫头就提茶上来,并递给我一封信,托我带给她的母亲。可是,我的归期也是遥遥无期,我的信也无人能寄。在时间的单行道上,我们无法回头,这是人类最终的遗憾。好了,茶很好,清冽、透明,只是,第二段在“杀青”的时候,忘记了蒸发掉一些残留的水分——好吧,归乡的路途虽然遥远,我们迟早还是要回去。就此别过,你的信我一定帮你带到。
13、既是说选编就以选编为例吧,每年都有散文诗年选,原来三两本,现在七八种,还有扩大的趋势。谁主编谁说了算,不是作品说了算,不是艺术说了算。散文诗百年编也是如此,随便什么人都敢主编,也都能够主编。
14、此词起笔言“龙凤梦难成”,似是说唐明皇与杨玉环悲惨结局。“恨难平”似是说仁甫对他们遭遇的不平,又似是表达仁甫对自己经历过的战乱的恨意。后两句是对前面语句的解释。下阕则写仁甫得遗山授学,而名扬之事。全观此词,安排稍乱,遣词造句上还须下功夫。
15、●当我们的诗歌里频频出现“苦难”“癌症”“奔波”“无力”的时候,我们会形成一个集体式的错觉,我们以为这样,就是接近了生活的原貌,就是揭示了生活,表达了我们的悲悯。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目睹了生活的缺口,加重了对历史的疑问,但是却忘记了一点,残缺,永远是生活的性质——无论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中。基于过分的理想化的悲悯,不是真正的悲悯,那叫做“表现悲悯”,它是无法为悲悯提供可靠“证据”的。
16、●真懒,窗子都不擦。拒绝隐喻这个说法是于坚提出来的,但是他的大部分诗作里,却充满了更深的隐喻成分。这就证明,人类的语言乃至心灵天生具有两面性。黑暗的东西也不一定来自黑暗,曙光就足以证明。所以说,诗歌的语言中含有的想象(我更喜欢说成象征),都来自对生活的熟知和对语言的陌生。也就是说,你熟知的东西,往往在陌生的东西里得以更好的存在。原因很简单,熟知的经验不能给人以新奇的刺激,而完全陌生的语境却能更好地生发诗意。这也许,是辩证法诗学——请不要笑,我这就说完了。(楼上那姓黄的,你能不能练习一下说真话?)
17、拘束:①对人的言语行动加以不必要的限制,过分约束。②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18、念念有词: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