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阿和个性网
菜单
个性网名 游戏网名 游戏名字 个性说说 个性签名

卡夫卡审判【66句精选】

来源:个性说说 发布时间:2023-08-20 05:19:00 点击:59次
首页 > 个性说说 > > 卡夫卡审判【66句精选】

卡夫卡审判

1、其次,人们面对法态度各有不同。既然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因此也就不可能是绝对的、永恒的,因此,人们对法的争议也就不会停息。当然,宗教法似乎除外,因为它所关注和讨论的问题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面对卡夫卡《在法的门前》,中国作家格非也一直想问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法的大门不让他进去,他回到乡下如何?”其实,《诉讼》中的主人公K也和那个乡下人一样,他可以采取最简单的办法逃避审讯,即接受叔叔的邀请躲到乡下去。然而,当他叔叔提出这个建议时,他立刻就拒绝了。当然,他也可以做出一副根本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的样子,不去出庭受审,因为并没有人强行把他拖走。他完全可以按照教堂神父所说去做:“法庭是不会向你提要求的。你来,它就接受你,你去,它也不留你。”然而,K却不愿意逃避命运,他敢于接受命运的挑战,但是在和命运的交战中他却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这似乎颇有些俄狄浦斯王的意味。当欺骗变成了世界秩序的基础时,诚实的反抗便不可能获得成功。K的命运由此包含了悲剧的庄严。

2、这种现象并非一时之弊,已经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如果有人想来改变周围事物的排列次序,他就要冒摔跟头和彻底毁灭的危险,而这个机构则可依赖本身其他部分的补偿作用而恢复平衡。”人在如此重压下显得格外渺小苍白,要么如谷物商般出卖尊严地苟活,要么像约瑟夫・K 般“不得其死然”。(卡夫卡审判)。

3、我认为,站在鸡蛋的一边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不要苛责一个完美的被害人。在《审判》中,K是被告人同时也是体制机器的被害人。

4、他在他的读书笔记中详细写道:“荒诞、神秘和不确定成为了k被追诉以后新的世界的图景。K在那个新世界里,也许成为了人类正常理智和文明的代表,他想以这些去对抗那个荒谬的、神秘的官僚组织。在银行杂物间里的打手、第一次初审法庭那荒诞不经的场景、阁楼中的法院办事处、永远含糊不清的律师、被律师视为美丽的被告人、永远存在传说中的高阶法官和大律师、世代相传的法庭画家、一见面就会爱上被告人的蕾妮、三种无罪释放的解释等等,所有的事情,大家似乎都已经知道,但是细问起来又什么都不知道,只有k愿意去反抗这种荒谬和不确定,或者说始终愿意反抗。所有人都劝说k去接受现状、听从律师的建议、画家的建议、以及顺从这个新世界里被告的命运。我们永远不知道k犯了什么罪,是谁在审判他,又是谁在决定着k的死亡。可是审判一直在进展中,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属于法院机构的人,都不知道案件是如何进展的,每个人都被锁在那个狭小的职责范围内,既看不到前方也看不到后方,也许就是就这样,就是这样一个一个所谓的职责,那些没有人明白意义的职责,构成了k的整个审判,决定着k的死亡。在执行k的死亡时,两个侩子手还在谦让谁先进门、谁先动手,在杀死k之后,还贴上去观察k,k的羞耻仍将长存。文章的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在大教堂中,神父向K讲述的,在法律的前言里写道的:“法的门前,守门人与乡下人的故事。”到底是乡下人被欺骗了,还是守门人被欺骗了,法是人类能够企及的事物吗,成为了一个永恒的疑问。人类的自我认知,也许才是一切荒谬的起源,一切灾难的起源,也许这些与法都没有关系。纵观这整个故事,以我们现在文明的眼光来看,而且卡夫卡本身就是一个法律人,k的世界中的这个法律简直不能叫做法,就如k所说,整个法院还不如一个侩子手。可是法却存在于所有人的观念中,一种抽象的意识层面中,人人都要求法、需要法。可是现实中的法,却是整个的荒谬的起源,无数的人围绕着这个荒谬,在他们天真的职责中,维持着这个荒谬,扩大着这个荒谬。卡夫卡,也许是借着k的眼睛,k的感受、k的故事,对他所处的真实的现实世界,或者说是现实世界中的法,进行了彻彻底底的解构,他想要以这种荒谬、对这种荒谬的痛苦、反抗和绝望,来表达他对法律世界的纯洁的热情向往。越是荒谬、越是痛苦、越是反抗、越是绝望,那种热情越真切、越精纯。荒谬的世界,释放了我们的热情,让我们像飞蛾扑火一般扑向那个幸福终点。正如卡夫卡所说,创作从来不是目的本身,而是带领他抵达最终真相的途径。”

5、如果说要在法学与文学之间构建一道桥梁,那么这本由弗兰茨·卡夫卡于1925年正式出版的小说《审判》必定成为这道桥梁上最为坚固的基石。

6、而另一方面,K 作为银行的襄理,自己就是组成罪恶的一分子,是官僚制度的一个环节与帮凶。第一次被捕释放后,由于只言片语的抱怨使得两个底层看守饱受鞭笞;他虽然深受其害,但自己也在有意无意地为害他人。从社会道德的层面上看,K 也是有罪的,甚至每一个人都是有罪的。

7、K 从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何罪之有,却不得不为此奔波。其本质在于对于“法”的解释权集中在从不露面的“最高当局”那儿。书中呈现出的司法机关的结构是分散的,不同部门孤立负责下属业务,公职人员只了解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导致了旁人无法可依,决定权过度集中。书中借律师之口道出了定罪依据:“一个人的定罪,往往出乎意料地取决于随便哪个人偶尔讲过的一句话。”K 只是众多蒙冤者中的万分之一。正如数十载前的那场浩劫,当法已经异化成一种压迫、剥削人的自由的非正义力量,社会就失去了底线。

8、K象征着千千万万社会中的人。他具有性格上的双重性。而纵观他从30岁生日宣布被捕到被杀害的这段过程,纠结于权力、爱情,渴望着事业成功,却难于摆脱社会、命运捉弄,自我审判到被真正审判的过程也是象征着人的一生。

9、更为可怕的是,有关审判的一切在世故人情礼义廉耻上应有尽有,却唯独不见法的身影。法律是抽象的、沉默的,法律是形而上的,是被所有人遗忘的。(卡夫卡审判)。

10、“卡夫卡将尼采与克尔恺郭尔曾远远瞥见的地平线上那一片模糊的空白,化作了他看到的西方文明必然发生的大灾难的生动图景。”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宿命在卡夫卡看来一片惨淡:人们在无穷尽的解释与无目的的努力中厌倦,最终归于尘土。

11、这就形成了“罗生门”现象:每个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自圆其说,其实离事情的真相越来越远,公平公正又从何谈起?

12、以下是上学期吕克·弗雪博士对于精神病的问题的讨论以及对卡夫卡的《审判》的分析:

13、《审判》一开头便是:“准是有人诬陷了约瑟夫・K,因为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他无缘无故地被捕了。”书中从始至终没有点名K的罪行和获罪过程,他在三十岁生日那天莫名其妙地被捕。他被告知不会失去人身自由,生活一切照旧,却永远地被打上了“被告”的烙印,要定期接受审判,从此走上奔走斗争之路。

14、小说中,作者描写负责看守约瑟夫·K的人;“那人生得身材细长,但很结实,穿着一套十分称身的黑衣服。衣服上面有各式各样的口袋、袋子、纽子。还有一条腰带,好像一套游客的服装。因此,显得十分实用,虽然叫人弄不懂干么要穿这种衣服。”

15、在其它一些版本中将本书译为《诉讼》,因为根据德文原意,这两个词义皆可囊括。但这却是一场最终没有进入审判的诉讼,甚至连法庭预审部分都只占了全书极小的份额。

16、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余d视之为同仁,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荒诞派以之为先驱,20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奉之为典范。

17、《审判》是卡夫卡最喜爱的作品,它表现了父子之间的冲突。然而,作品的内涵显然不仅仅是父子之间的冲突。在深层意义上,这意味着他要埋葬他的父亲,以确立他作为一家之主的地位。这部小说不仅反映了卡夫卡“审视父亲”的独特意识,也表达了他对奥匈帝国统治者家长式作风的不满。卡夫卡喜欢这部作品,正是因为他的家庭环境。他的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家庭地位是绝对的。

18、复式小说的构成:从《水浒传》到《金瓶梅词话》

19、当法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和解释时,就意味着法并不是唯一的、绝对的、永恒的,那么,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是否可以违法?违法是否也包含在法之内?“乡下人要不要打倒守门人,冲进门去,用‘违法’的方式见到法?如果讨不到满意的说法,可否索性将法拉下宝座打个鼻青脸肿,直接实现‘铁拳的正义’?”事实上,当卡夫卡看到那些由于安全设施不足而伤残的工人时,他像那些请愿人一样也充满了激愤。据布罗德记载,卡夫卡在保险公司里目睹了那些伤残工人接受各级官员的推诿、搪塞、斥责甚至谩骂,卡夫卡曾惊讶地说:“这些人是多么老实啊,他们没有冲进保险公司,把一切砸得稀巴烂,却跑来请求。”

20、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集。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21、他在他的读书笔记中,详细的论述到:“K死了,没人能证明他有罪,但仿佛警察、朋友、情人、律师、法官等都认为他有罪,他所作的一切不过是拖延与不配合。乾隆年间,盛传一种妖术,有别人头发就可以施咒害人。两位道人到萧山的寺庙休息,被一个姓蔡的捕快撞见,一番盘查,砸开行李箱,在里面发面三把剪刀哦,和一个扎鞭子的袋子,围观百姓议论,和尚带这干啥,俩秃驴指定不是啥好玩意儿。衙门里,知县大喊,如实招来!和尚魂飞魄散,说自己并没有剪去别人发辫。知县拿出证据质证,诡异的是,多了一把剪刀,两条辫子。和尚赶忙解释:袋子是我削发为僧用过的,三把剪刀是皮匠儿子留下的遗物,别的东西,实在不知道。大刑伺候,和尚招供,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案件二审三审,最后水落石出,蔡捕快想收和尚一点钱,和尚没钱,还要向衙门举报,捕快为防止东窗事发,诬告陷害,并作了伪证,一把剪刀,两条辫子均是他放进去的。这便是萧山事件的始末,后续演变成了轰轰烈烈的1768妖术大恐慌。事情刚刚发生时,一切都很明朗,被告仅仅需要作出简单的辩解就可自证清白,可是当时没有人愿意相信,都认为他们是有罪的,所做的辩解是被告狡猾嘴脸的完美诠释,那个年代,个体被抛在大众面前,,是被动的,被裹挟着的,未经审判便已经成了有罪之身,所以k与和尚所遭受的不公正程序从没有听取过当事人意见,仿佛只要通过某种方式似乎站到了大众的对立面上,个人的意志,个人的理性,个人的情感就被掩盖了,化用孔飞力教授的话,不审慎的利用大众情绪,对害怕受到迫害的人,它提供了一块盾牌,对对想得到好处的人,它提供了奖赏,对妒忌者,它是一种补偿,对恶棍,它是一种力量,对虐待狂,它则是一种乐趣。”

22、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

23、首先他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是银行得力的襄理并有着可以倚靠的家族。其次在个人生活上K也绝非是个圣人,对于他紊乱的私生活作者也给出了多处描写。最重要的是,K在诉讼之中,在行动上绝非孱弱束手就擒的,他试图运用贿赂、收买等方式使自己获得无罪的判决,哪怕自己坚信自己的无罪是天经地义。

24、我想,看过此书的读者,大多都会联想到到加缪的《局外人》,它们同样选择了以司法制度为切入点,却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荒诞不经。

25、编者按:这是清醒的反思,逻辑的思考。阅读文学不止是读书而已,我们通过文字探寻世界的本质。

26、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余d视之为同仁,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荒诞派以之为先驱,20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奉之为典范。

27、于是乎,关于审判,原因和结果正好颠倒过来了。不是因为有罪因而被审判,而是因为审判所以有罪,并且,这里有一种恶性循环。被审判本身就是某人必然有错的证据。为什么被审判?因为犯罪;为什么犯罪?因为被审判。这种情形居然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譬如,著名德语学者、卡夫卡研究专家爱德华·戈尔德施蒂克曾回忆道: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他和其他几位忠诚的共产d员,在布拉格一次斯大林主义者的新浪潮电影审查会上被集体拘捕。当时,他想知道他为什么被拘捕,审讯者面露讥色,说:“这正是你应该告诉我们的问题。”

28、你不必认为一切都是真的,只需承认一切都是必然的。

29、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NjSgyL-LvAFe3Cyl9p9-g提取码:pueh 书名:审判

30、她在她的读书笔记中写道:“这看似荒诞不经、无厘头的故事,却是像极了抽象之后的现实世界。K这个妄图在强大、压抑、混乱的法院系统中求生却毫无头绪、不得要领的人,与在现实中艰难探索的世人何其相似。在社会,甚至是在法院中,本应作为立身之本的是非曲直、公平正义,变得一文不值;本应作为依据的事实,连当事人都不知;本应据以裁判的法律始终缺席,甚至连K都不曾记起。在这个系统里面,没有人清楚做出裁判的真正依据是什么,或者,至少站在K的位置上不可能知道。K就像撞到蜘蛛网的一个小飞虫,毫无缘由地粘了上去,不至于瞬间死亡,但是无论如何都逃不出去。他开始时意识不到危险,但是不知道在这上面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他不甘心听天由命,却不知道采取何种措施,甚至不知道应该往那个方向挣扎;他不知道危险来自哪里,但似乎四面八方都是罗网;他挣扎,却无处可逃,最终的结局早已注定——力竭而亡,葬身蛛网。”她认为,卡夫卡的作品最独特之处在于,他让读者明明觉得荒诞却不由自主的置身其中,明明知道经不起逻辑推敲却陷于小说压抑与绝望的情绪,他的故事都始于荒谬,终于“死亡”,让读者在小说中无暇探究逻辑如何、现实如何,习惯于他所创造的世界,接受他没有逻辑的逻辑。这像极了一个人的梦境,没有现实的、逻辑的、理性的种种束缚,也不适用生活经验,似乎心之所向,即可成为现实。在清醒时,毫无异议的确定那是梦;但是在梦中,却也毫不怀疑自己所经历的真实。最后,她还从法律与文学的角度,进一步解读卡夫卡的《审判》:“《审判》以文学之笔写法律。文学之浪漫与离奇、虚构与荒诞,本应与法律之客观与公正、现实与真实产生巨大的张力,但是在《审判》之中,二者似乎完美融合。法律不再执着是与非,客观与否,真实与否,甚至法律本身存在与否都变得含混不清。在一部文学作品中,这是特色,是亮点。但当对象是法律,却令人胆寒。卡夫卡以法律建构文学。律师与作家的双重身份,使得他文学世界中的法律不仅仅是创作对象,更是这个世界的构成部分。他是法律的“局中人”,深谙法律之义,因而其作品中所追求的,远非个案的正义与否,而是法律之程序公正的实现,是法律信仰的建立,是对法律究竟为何的叩问。卡夫卡以法律为职业,却是以文学为事业。法律于他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谋生手段,一个途径,以之探寻文学的方向,乃至生的价值。于卡夫卡而言,文学之神圣,使他不愿以此为生;法律之价值,为其现实之追求,亦是文学所探求。”

31、进而进一步再问,衣着暴露的女性就活该被强奸吗?顽劣的孩童就应当受到监护人的殴打吗?罪大恶极的罪犯就应该在群众的申讨下游街问斩吗?侦查人员为了破案的刑讯是我们渴望的正义的铁拳吗?受害人有罪论踩着文明的尸山尸海而来,丢弃在一旁的是为之悬设的程序。

32、前言:米兰·昆德拉曾说,我们无法比卡夫卡的《审判》写的更深入了:他为一个极无诗意的世界创造了极有诗意的意象。卡夫卡的作品大都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体现。因此,“朝露微言”举行了一次关于《审判》的线上读书研讨活动,希望朝露微言的小伙伴们以及广大读友能够在这次读书研讨中,探讨卡夫卡的精神世界,以自己的思考反思现代文明与制度。

33、结尾处的一幕意味深长:“一个同行者的两手已经掐住K的喉头,另一个把刀深深插入他的心脏,并转了两下。K的目光渐渐模糊了,但是还能看到面前的这两个人,他们脸靠着脸,正在看着这最后的一幕。‘像一条狗似的!’他说。他的意思似乎是:他死了,但这种耻辱将留在人间。”意识到了自己广义上的罪行,他没有挣扎,没有反抗。

34、一九七四年,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博西格诺等教授合作编著了《法的门前—法律过程导论》(BeforetheLaw:AnIntroductiontotheLegalProcess)一书,该书广受推崇。至二零零六年,三十二年间这本书共修订再版了七次。二零一二年原书作者之一彼得·德恩里科与中文译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邓子滨博士对该书进行改写、缩写,于是有了中文版《法的门前》一书。

35、什么是法?在现代法学专家看来,法就是有例可依,先例就意味着“相同的情况相同对待”;但没有先例可循时,就有了“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情况”的巧妙解释,使得法的面相被遮盖,或者被扭曲。因此,法是什么就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说”法,谁在“说”法,为谁而“说”法?在这里“说”比“法”显然更为重要。

36、总之,卡夫卡的守门人是一种隐喻,其意义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所谓网络时代,于是,法的门前又有了新的故事,其主角这一回变成了信息。人们发现,信息操纵并支配着法的运作方式,谁掌握了信息、掌握了信息的来源便掌握了法,拥有解释法的权力。网络科技打破了传统的规则,超越了国界和法律的领域。口令和密码成了进入网络空间的新的守门人。“它们是制造了人与法的距离,还是有利于人们进入法门?新科技更可能服务于个人,加强我们的自治,赋予我们力量,还是更可能侵犯我们的隐私,维持现状,并且服务于既得利益者?它为我们提供了赶走守门人的工具,还是为已经就位的守门人提供了支持?”因为信息传播的快捷和科技的更新发展,我们是否需要重新立法以便更有效地保护个人隐私和自由?还是更应该立法允许监控任何人的言行,以保证公共安全,实现全球反恐的宏伟目标?法的守门人在今天又增添了新的任务和职责,当然又有了新的矛盾和困惑。

37、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38、教士的话,也是矛盾核心之所在,还是维护当时的司法制度,将司法权利对下分散,对上集中,使得最终解释权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统治者的法律不过是“把谎言变成普遍的准则”,正如恩格斯曾说,“作为日益同社会脱离的权利的代表,一定要用特别的法律来取得尊敬,由于这种法律,他们就享有特殊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了。”

39、像我这样一个已经在世界上混了三十年,为了从中闯出一条路而搏斗过的人,对于奇怪的事情,已经变得麻木不仁了,已经不怎么,予以认真对待了。

40、《审判》则通过高悬在K 头顶上空却迟迟不到的审判,“被告”身份莫名其妙的来历与如影随形的纠缠,表现司法制度外部形式的粗暴与内部环节的腐化。

41、“但是,一个同行者的两手已经掐住K的喉头,另一个把刀深深插入他的心脏,并转了两下。K的目光渐渐模糊了,但是还能看到面前的这两个人,他们脸靠着脸,正在看着这最后一幕。‘像一条狗似的!’他说。他的意思似乎是:他死了,但这种耻辱将留存人间。”

42、而《审判》中的K一直处于被动的逆境。在这一年当中,没有人告诉他犯了什么罪,他也自问无罪,但只要审判没有结束,他为了名誉就不得不为了案子四处奔走、左右逢源。逆境逼迫他主观上产生了斗争精神,无暇顾及日常工作,从律师、法院画师、神父等人多方面打听门路。随着对司法制度了解的深入,K 一点点逼近黑暗的内核,看到了“拥有正式宪法,所有法律都在起作用”的遮羞布下的真相:法庭混乱肮脏,空气污浊,令人窒息;法官们营私舞弊,严重腐化;诉讼过程全靠幕后交易……K 愈发困顿无助,在三十一岁生日当天充满耻辱地被秘密杀害,宣告着审判的终结。

43、第一次庭审时,他慷慨激昂地揭露法庭黑暗,为自己的无辜理直气壮地辩护。随着诉讼进展,他日益关心起自己的案件,几乎天天奔波找人帮忙,想查个水落石出,甚至亲自写辩护书,从各角度证明自己的清白。K生怕自己在哪个不起眼的细节处犯了错,他竭力回忆,终不得知,也因此惶惶不可终日。

44、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45、围绕全书展开的是一场荒诞的审判。银行机要秘书K在某日莫名遭到了法院的逮捕,此后全篇的内容在这场逮捕的基础上,以K的视角对于法院办事员、预审法官、律师、画家、商人、教士等形形色色人物进行了描写。

46、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

47、另一种悲剧来自K 在律师家中遇见的谷物商。他和K 遭遇相似,却已经被折磨了二十年之久。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案子的奔走解决上,一点点磨蚀了尊严,不惜一切地讨好律师,任由其摆布。而律师又能做什么呢?他们在这种司法制度下唯一的手段就是走后门、拉关系,委托人只能被吊着走。

48、秩序的建立首先需要培养人们对法的忠诚,并且努力将这种忠诚变成习惯。在法的门前,乡下人已经习惯了等待和恳求,根本没想过还有其他出路;守门人则习惯了与乡下人对峙,甚至没考虑过向里面通禀一声。“在法的门前,守门人既是秩序的维护者,也是民怨的激发者,这令人想到警察的‘守门人’和‘守夜人’的角色之争。”如此看来,卡夫卡的守门人是妨碍公民接近法律和正义的各种力量的比喻和象征。众所周知,接近法律所需的费用昂贵,法律图书和资料都远离公众或者不易运用,因此,非专业人士没有人愿意主动接近法。还有,法院那威严而陌生的建筑物干扰了人们的权利主张,妨碍了纠纷的公正解决。“在卡夫卡的寓言里,守门人的职责只是排斥。然而,守门人典型情况下是具有双重职责的:排斥一些人,接纳另一些人。”

49、 “青山见我”同学从个人内在自由角度对《审判》进行解读。她在交流中总结道:“我是从自由这个角度来写的,因为正好在看《政治哲学关键词》,对自由这个关键词比较敏感。之所以从K没被限制人身自由切入,是因为我觉得这是作者的一个巧妙设计,卡夫卡为K提供了一个观察的契机,促使他内心的觉醒,其实K仍是不自由的,但已经是黑夜中的独醒者了。”

50、二零一五年十一月,欧洲足联主席普拉蒂尼因涉嫌贪腐被国际足联“禁足”九十天,普拉蒂尼向位于洛桑的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起上诉。普拉蒂尼的法律团队表示:“普拉蒂尼经历的事情很可能是一个卡夫卡式的审判。有人告诉他将会被停职,他们不仅不说停职的原因,还要求普拉蒂尼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清白。”那么,什么是“卡夫卡式的审判”呢?“卡夫卡式的审判”是法的一种形式,还是法的形式就是卡夫卡式的?卡夫卡与法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

51、卡夫卡的这本书是对人物心理深度挖掘,谁都知道卡夫卡是世界伟大的作家之一。但是他自己可能并不知道,他的成名却是他身后的事。卡夫卡活着的时候,其作名得不到问世的机会,他去逝前托言给朋友把他的书稿全部烧掉。这个朋友没有践行他的嘱托,没有舍得烧掉他的书稿,才有他的作品重见天日的机会。一个在自己的年代不被认可的伟大作者走了,其作品在今天看过来,仍然光彩夺目,大放慢彩。他思想里面的深度和纯度,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52、卡夫卡是捷克人,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但他的创作风格不仅是表现主义,却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美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53、这样的描写夸张生动,深刻揭示了主人公的主观感受,生活中充满了灾难,人随时会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荒诞的情节曲折地反映了人类的非理性。

54、另外,在作家看来,“罪感”与“存在”的关系可以描述为“我罪故我在”。罪感的痛苦与自我的存在是紧密相连的,当个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开始探寻存在的意义时,罪感便由此而生。主人公K的被捕开启了他“自我”的觉醒,他对生活的视角发生了颠覆,开始更多的关注自我本身,并对“我”是否有罪这个问题开始了漫长的自审。可以说,卡夫卡在作品中以K为例,对人类的自由意志进行了一次探索,这同时也是作家自身的一次深刻自审,对他而言,自我是比全人类更重要的角色,他终其一生去探索的正是如何使自己更好地活下去,这是作家对“自我”探寻之旅的出发点,也是终结点。

55、在法的大门前站着一个守门人,一个乡下人来到门前要求进去,但守门人说现在不能进去,于是乡下人就在门前等待。在那些漫长的岁月中,乡下人以为这个守门人是横亘在他和法之间的惟一障碍。最后他变成了一个垂死的老人也没能进入法的大门。临死前,乡下人问守门人:“这么多年来,除了我以外,却没有一个人想求见法,这是怎么回事呢?”守门人告诉他:“除了你以外,谁也不能得到允许走进这道门,因为这道门是专为你而开的。现在我要把它关上了。”

56、故事在独特而神秘的氛围中发展,仿佛置身于一个无法洞悉其构造、无法了解其意义的宇宙,终身面临灵魂的审判。K为何受审,究竟犯了何罪,小说并未给出正面回答,却处处暗指答案。

57、我想,这段话很形象地揭露了社会中法、官、民三者间的矛盾。法律如同那扇大门,始终存在,始终敞开;守门人就是司法者,权衡把控着民众(故事中的乡下人)与法律间的关系。从结果来看,他们都是受害者。乡下人空看到法的光亮,却寻法无门,苦于久久等待;守门人则苦于受制于“看门”这一制度,位置决定了他们终生背对着光,迟迟得不到解脱。 

58、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K的叔叔对他所说的那句话:陷入这种诉讼官司本身,就等于输掉了审判。

59、这种象征正是表现主义文学侧重表现抽象的情感,体验、异化以及境遇的具体体现。达到的效果就是小说在主题的表层结构模式多为寓言故事,不求表现社会生活,但求达到内涵深刻。

60、《局外人》中,默尔索经历了母亲突然去世和荒诞压抑的葬礼后,在大海、阳光的刺激下精神恍惚,枪杀了两个阿拉伯人而主观获罪:“我只觉得铙钹似的太阳扣在我的头上……我感到天旋地转。海上泛起一阵闷热的狂风,我觉得天门洞开,向下倾泻大火。我全身都绷紧了,手紧紧握住枪。枪机扳动了……”

61、法的精神浓缩在卡夫卡的一则小小的寓言里,这就是《在法的门前》:

62、弗兰兹·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生活于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

63、所以我想,我应该站在蛋的一边。作为一个法学生,如何理解蛋与高墙也许是当前我无法解答的问题。犯罪嫌疑人在行凶之时是坚硬高墙,但在面对巨大的国家机器之时却成为了脆弱的鸡蛋。身份、财富、学历、品行这些外在的评判条件有时却成为蒙蔽真相的幕布。

64、这样的看守形象不合常理,让人很难想象。而看守身上的服装无异于奇装异服.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会看到这样的穿着,但正是这种奇异和扭曲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抑郁和恐惧。

65、最初我认为卡夫卡是文坛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多看了他的作品之后我觉得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的文学作品中辨出了他的声音,或者说他的习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评)

上一篇:卡夫卡明日方舟【40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个性说说

  • 卡夫卡明日方舟【40句精选】
  • 以坚持为话题的满分作文【100句精选】
  • 华罗庚的故事300字【76句精选】
  • 给自己一句坚强的话【48句精选】
  • 描写冬天的诗句三年级【67句精选】
  • 拼搏百天【38句精选】
  • 小学生的友谊格言大全【44句精选】
  • 拼搏的图片【78句精选】
  • 把握机遇作文素材【20句精选】
  • 关于友情的搞笑句子【55句精选】
  • 表示勤奋的名人名言【17句精选】
  • 勤俭节约手抄报素材【53句精选】
  • 提倡勤俭节约的名言【33句精选】
  • 雨果网官网【63句精选】
  • 裸婚时代电视剧免费观看【77句精选】
  • 关于劳动的名言中国【80句精选】
  • 个性说说相关栏目

    推荐个性说说

  • 又辛苦又没赚到钱的说说【100句文案】
  • 又痞又坏幽默的句子【25句精选】
  • 彩票中奖的心情说说的句子【文案100句】
  • 春天去烧烤的朋友圈说说【文案100句】
  • 捡菌发朋友圈说说【100句文案】
  • 涨水的搞笑说说【100句文案】
  • 西安城墙发朋友圈【100句文案】
  • 压马路的搞笑说说【100句文案】
  • 最新个性说说

  • 卡夫卡审判【66句精选】
  • 卡夫卡明日方舟【40句精选】
  • 以坚持为话题的满分作文【100句精选】
  • 华罗庚的故事300字【76句精选】
  • 给自己一句坚强的话【48句精选】
  • 描写冬天的诗句三年级【67句精选】
  • 拼搏百天【38句精选】
  • 小学生的友谊格言大全【44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