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
2、(17)小学必背古诗75首——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3、(美文欣赏)五四青年节美文欣赏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4、黄河被誉为我们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已经融入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里,成了中华文化的象征。因此我们对于黄河有着特殊的情感。当然也不乏描写黄河的诗句。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行路难》)让我们看到奔腾的黄河的气势。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给我们展现了黄河入海时的壮阔;而这首诗中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让我们感受到黄河携卷泥沙,飞奔而下的壮阔。
5、(25)小学必背古诗75首——绝句(唐杜甫)(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6、(36)小学必背古诗75首——塞下曲唐卢纶(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7、⑨青螺:青色田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群山像青螺。
8、虚写: 景物的雄伟壮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豪迈和豁达。
9、 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麏顾。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10、我要直接沿着黄河到天上,去银河边牛郎织女的家里做客去!
11、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12、当时他还其实还没有去过南京,两年后,才有机会跟白居易一起到秦淮河边旅游。看到昔日繁华早已烟消云散,感慨万分,白居易正在苦吟时,刘禹锡已经一口气写了五首,叫《金陵五题》,其中《石头城》和《乌衣巷》是怀古诗里的殿堂级作品。
1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5、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16、诗歌的第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空灵的秋夜洞庭图,湖面无波,秋月温柔,湖水与月色相互映衬,“和”为融合、和谐之意,只用这一个字便表现出洞庭湖的宁静悠远。随后,诗人接着写“潭面无风镜未磨”,夜间风静,湖面上没有一丝涟漪,广阔的洞庭湖就像一面未曾磨拭的镜子一样。将湖面比喻成镜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的美丽景象,这样的湖面与天边宁静的月光才相得益彰,这样的画面才营造出一种天地浩渺而风清月明的境界。经过诗人的一番描摹,那八百里洞庭在安静月夜里的如画美景就好像在眼前了一样,真的是空灵极了。
17、(22)小学必背古诗75首——绝句(唐杜甫)(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8、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濛濛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的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无法相映成趣,也就无“两相和”可言了。
19、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20、小朋友们,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到这里我们又不得不说声再见了。今天的问题是君山上的竹子为什么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难道真的娥皇女英血泪所染吗?请在留言区回复你的答案吧~
21、(国学启蒙《增广贤文》教念)(2)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22、(68)小学必背古诗75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2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4、(15)小学必背古诗75首—早发白帝城(唐李白)(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25、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26、(41)小学必背古诗75首—春日 (宋)朱熹(少儿国学经典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