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处《韩非子》卷十三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8 9(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三个)。
2、 卫女失去了丈夫也没了脸面,但她返回娘家时带回的钱财,比出嫁时所带去的嫁妆,有了成倍的增加。她的父亲不责怪自己教女不当,反而自以为聪明,认为这样可以使家里更富有。现在国家大臣做官的(做法),都是这种样子。
3、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4
4、(故事)鲁穆公问于子思曰:“吾闻庞(米間)氏之子不孝,其行奚如?”
5、这个作者一定很了不起,他是谁,你们知道吗?
6、(故事)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
7、战国鲁穆公时,公孙仪是鲁国丞相。他特别喜欢吃鱼,于是能够接近他的人,都争相买来应时鲜鱼进献给他。但是,公孙先生一概拒收。他的门徒有些不解,说:“先生特别喜欢吃鱼,又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为什么呢?”
8、(故事)夫少者侍长者饮,长者饮,亦自饮也。
9、(能不能教歌看学习者条件够不够被教,有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和潜力,以此说明官吏必须根据才能选拔来进行培养。)(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三个)。
10、(孔子认为上行下效,统治者对民众的教化作用是巨大的。)
11、(画鬼容易,画犬马难,因为犬马常见,人们有“像不像”的评判标准,而鬼没有。同射者皆如羿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4)
12、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13、情境二:超市买牛奶可以赠毛绒玩具,可是毛绒玩具不单卖,小明就全买了,因为小明喜欢的只是那个毛绒玩具。
14、(故事)子绰曰:“人莫能左画方而右画圆也。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15、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16、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
17、眉睫:眉毛和眼睫毛,比喻近在眼前。近在眼前的祸患。《韩非子·用人》:“不去眉睫之祸,而慕贲、育之死。”
18、老师给你们又带来三则寓言,大声读出他们的题目。
19、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20、(孔子的治国理论比较幼稚,人性自利,德声也可以是买来的。)
21、(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人要成事是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的。)
22、(故事)夫新砥砺杀矢,彀弩而射,虽冥而妄发,其端未尝不中秋毫也,然而莫能复其处,不可谓善射,无常仪的也。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非羿、逄蒙不能必全者,有常仪的也。
23、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24、(空谈误国。说得再好听、再有道理的言论也要以事实、实践来验证是否有用。)
25、 赵简主出税者,吏请轻重,简主曰:“勿轻勿重。重则利入于上,若轻则利归于民,吏无私利而正矣。”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26、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韩非子·十过》:“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27、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第二篇寓言。主要人物是谁?干了什么事?
28、(故事)田伯鼎好士而存其君,白公好士而乱荆。
29、(用“度量”已经大于棘刺之端的事实识破了骗局。)
30、(同智子疑邻出处《韩非子》卷四说难第十二同样的言论因为进说者与听者关系有别而有不同的效果。)
31、(点评)嗣君知欲无壅,而未得其术也。夫不使贱议贵、下必坐上,而必待势重之钧也而后敢相议,则是益树壅塞之臣也。嗣君之壅乃始。
32、秦王认为李斯言之有理,便抓捕韩非。廷尉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服毒自杀。韩非想上书始皇帝,被拒绝。后来始皇帝后悔了,派人赦免他,但是韩非已经死了。
33、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34、①公孙仪:复姓公孙,名仪。战国鲁穆公时的丞相。②弟子:门徒(亲受业的高第生称弟子,转相传授不直接受业的普通学生称门生,统称为门徒或诸生)。谏:规劝。③唯:因为。④即:假如。下人之色:指仰承别人的脸色。⑤此:这样。不必:未必,不一定。致:送给,给予。⑥为:帮助,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