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2、 也有老师认为,书上所说的理论只能说明刚才我们所讨论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但并不能说明它不是一个拟人句。一个句子同时具有两种修辞手法也是有可能的。我们假设这个句子有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那是不是可以做这样的推论,把一种事物比作人的比喻句,它一般也是拟人句。如果再进一步推论,是否可以说,把一种物或人比作另一种物的比喻句,它一般也是拟物句。如“他就像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凶殘、狡诈。”而拟人与拟物是比拟的两种类型。那么,比喻与比拟之间到底是交叉关系,还是并列关系?这样的区分是否会让人思路混乱?我认为比喻和比拟应该是并列关系。在这句话中,它只有一种语言现象,你不能说它既是比喻,也是拟人。
3、 对比重在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而类比则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
4、比喻是打比方,把两个有相似点的事物,用“像”“是”等比喻词(有的也可以不用比喻词)连接起来;拟人是作仿照,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用适合于写人的词语来写事物,不需要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5、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 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6、荷花的花瓣,洁白如玉,花里托着深绿色莲蓬,莲蓬向上的一面有许多小孔,里面睡着荷花的种子。
7、秋天来了,田野里是另一番景象。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灿灿的牙;大豆也许太兴奋了,有的竟笑破了肚皮;稻子却特别有礼貌,弯着腰,迎接那久别的“故乡”——秋;高粱向来是怕见生人的,这不,秋来了,还不好意思低着头呢!(拟人)
8、比喻:一般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个部分。如“儿童(本体)像(比喻词)春天的花朵(喻体)。”
9、拟物是摹拟,构成的客观基础是仿照性,是把拟体的特性“强加”给本体,重在“拟”。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
10、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1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描写本体,重点在“拟”(即“比作,当作”),干脆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事物不分主从,浑然一体;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即“比方”),即以乙事物(喻体)来说明甲事物(本体),甲乙两事物有主有从。
12、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辞书又将其构成增释到四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基本以3部分为主。
13、比喻: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二:“你的比喻不对!男人是不能够拿花来比的。”
14、电线杆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好象是欢乐的歌唱家在进行着歌咏比赛。(比喻)
15、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16、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17、(1)打比方:使文章更具体准确、生动形象。
18、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会摇尾巴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