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拟人的句子短句)。
2、③原句表达更为形象生动,更能突出人们想去洛阳城看牡丹的急切心情和对牡丹的由衷喜爱之情。 角度总结:①用词(短语、修饰语、动宾短语);②修辞;③效果
3、长短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形式灵活多变,节奏富于变化。
4、用夸张手法:
5、②从适用的位置看: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6、秋天像一个科学家,悄悄地回顾着以前的成长道路。
7、原句:靠左边一点,石工们在叮咚的凿石声中,说着呜呜噜噜的话;稍偏右边,嘚嘚的马蹄声又一路响上了山去。
8、③从句式看:原句长短句结合,富于变化,表达灵动随性,符合人物心境。
9、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10、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11、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1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反问手法的一项是( )
14、用拟人手法:
15、③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
16、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17、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18、你瞧,喷水池旁的那棵金黄耀眼的黄婵开得多美啊!姿态万千,有的张开笑脸,仰着脑袋望着蔚蓝的天空,仿佛是为春天的美景而欢乐;有的花全开了,就像一个个小喇叭,仿佛在吹奏着一首动人心弦的迎春曲;有的躲在枝叶下,犹如害羞的姑娘;还有的还是花骨朵,就像是一个个黄色的小彩灯。喇叭吹奏、姑娘起舞、彩灯闪烁,就像是一支乐队在歌颂这五彩斑斓的春光。
19、D、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人类的语言》)(比喻。生动地说明了“语言”没什么了不起。)
20、D、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露出头角的蜗牛,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等待。
21、分析: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而仿写是指仿照给指定的句子造句或者仿照所给的语段、短文等写作语段或短文等,其中以仿写句子最为常见。
22、倒装句、设问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倒装句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部分;设问句常能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问句常能给人语气强烈、掷地有声的感觉;双重否定句则肯定的意味更加浓。
23、精妙词语使用的角度: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音词、名词罗列等都是极富特色的,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语言生动形象;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运用拟声词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名词罗列,从而形成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一个特写的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另外,还可分析其中的两字短语、四字短语等。如连用四字短语,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24、啊,我见到了春天。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它们嫩生生,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儿,像一个个刚刚睡醒的胖娃娃。
25、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26、春天像美丽的仙女,把美丽带到了人间;小草像婴儿,听到春姑娘的召唤,从土里探出了头;蜜蜂则快乐地在花间跳舞,像在欢迎春姑娘。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