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阿和个性网
菜单
个性网名 游戏网名 游戏名字 个性说说 个性签名

孟子简介及概要【49句精选】

来源:个性说说 发布时间:2023-10-20 10:15:13 点击:59次
首页 > 个性说说 > > 孟子简介及概要【49句精选】

孟子简介及概要

1、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科委哲学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著作多种,除三联书店已出版的“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种外,还有《东亚儒学九论》、《孔夫子与现代世界》、《回向传统》、《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等。

2、综合以上两点来说,孟子的道德人性的认知源头,似乎不应简单地与休谟并列,相反,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应当置于孟子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前提下来理解。正因为孟子的学说具有强烈的“伦理本体”色彩,而伦理的本体又来自人内在固有的“四端”,所以在孟子看来,根本的认识方法就是“求放心”,根本的实践方法就是推其“不忍之心”。这两方面的过程在《尽心上》篇中被总结为:“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或者用张灏的话说,“仁”的实现过程分两个方面,前者被称为“忠”,忠即为尽己之心;后者被称为“恕”,恕即为推己及人。(孟子简介及概要)。

3、学要博学,博学的对象是文,即文献典籍,子路的辩解“何必读书,然后为学”也证明孔子所讲的学,多是指读书学文而言。

4、BritishJournalfortheHistoryofPhilosophy,28(4),pp.693-713

5、1999年至2000年,我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书一年。本书是我在1999—2000学年的春季学期在中文大学哲学系开课的讲稿。该课程的名称为“先秦儒学”,对象是中文大学哲学系的本科学生。香港的学期比内地略短,一般每学期13周,我依据课程的要求,拟定了课程的大纲,边写讲稿边讲课。于是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我的手中就有了这一叠先秦儒学的讲稿。我讲这门课程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主,中间插入《礼记》的数篇(郭店楚简的部分也是作为与《礼记》同类的文献来讲述的)。当然,由于时间的限制,还是有些原来拟定的内容如《乐记》并没有讲到。另外,该课程第一周所讲,是“儒家思想的根源”,讲授内容主要利用我的同名著作,所以这一部分并没有新写讲义。虽然如此,先秦儒学的基本面貌在本稿中还是大体呈现出来了。

6、现在我们可能要问,“好学”是否为一种德行或美德呢?一般地,我们把仁、智、勇等作为伦理德性,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认为:“德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一类是伦理的,理智德性大多数是由教导而生成培养起来的,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性熏陶出来的。”这样看来,好学可能近于所谓理智德性。但理智德性是恰当运用理性的德性,与好学有所不同。表面上看,好学与仁、智、勇各种德性很不同,似乎不属于德性,不过,这如何能解释孔子既称颜渊为唯一好学者,又把颜渊归类在弟子中“德行”一类?无论如何,孔子是把“好学”看成与伦理之“德”有别的品质和活动的,他提出“六言六蔽”来解释他的看法:

7、孔文子是卫臣孔圉,孔子说孔圉所以被称“文子”,是因为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因此,好学不仅是个人独享的乐事,也是在“问”“闻”的交往活动中展开的。当然,当世好学者并非颜回一人,孔子自己就是好学之士,孔门之外,孔文子亦被孔子视为好学者。

8、其次,他有杰出的口才,善于说明事理。其中所含的逻辑推论在外人眼中无异于“好辩”,但所讲述的皆为仁民爱物的想法。他随口说出的许多语句,已成为传世的成语,如“缘木求鱼”、“迁于乔木”、“一暴十寒”、“守望相助”、“杯水车薪”、“事半功倍”、“出尔反尔”、“心悦诚服”、“有为者亦若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

9、当时各诸侯互争雄长,对知名学者十分礼遇。孟子曾周游齐、魏等大国,“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这些国君所求的是富国强兵之策,因此受重用的是像商鞅、吴起、孙膑、田忌之类的兵法家与纵横家。至于孟子,则依然谨守尧舜爱民之教与孔子修己安人的理想,反对战争与苛政,以致难以说服大国君臣。他年老时回归家乡邹国,与学生一起编订自己的著作《孟子》,传诸后世。

10、流传至今的《孟子》,即赵岐所说的内篇。全书虽非孟子手笔,但为孟子弟子所记,皆为孟子言行无疑。从书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

11、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12、3)同情的倾向就表现为对“孺子”的关心,每个人理当拥有这种情感;

13、孟子与景春是忘年之交,忘年之交,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g nián zhī jiāo,意思是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出自《后汉书·祢衡传》,《南史·何逊传》。

14、但孔子讲的学不止于此,这也需要注意。如孔子讲的学诗、学礼,其中学诗固是学文,学礼就既是学礼之文献,又包含着对礼的实践了解,而学道就包括学习道德的意思了,在这方面孔子确有广泛的学习观念。

15、为了说明“恻隐之心”,孟子以“有孺子将入于井”作了生动诠释。不过本文作者提出质疑说,如果这个人仅仅是感受到与孺子类似的恐惧感,从而采取符合“仁”的行动,那么孟子的说明就是有问题的。因为在休谟看来,仅仅是同情心不足以使人战胜恐惧。因此作者追问,孟子此处所说的会否是一种“为了”孺子的情感,抑或是与孺子类似和“为了”孺子的情感的混合产物?

16、直到有一次与三联书店副总编辑舒炜先生提起,他认为出版这个讲稿还是有必要的,并说三联可以帮忙解决打字的问题,要我大可不必操心。我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2016年春天我就把这部手写的讲稿交给了三联书店。说实话,我自己也早已忘记了这部手稿到底有多么潦草,最近在校对打印稿时重看手稿,才意识到辨认这部字迹潦草的讲稿是多么不易!所以,这部讲稿的出版,我必须感谢三联书店的几位老朋友特别是他们特邀的编辑易爱华女士,没有他们的耐心辨认和整理编辑,此书的问世是根本不可能的。

17、孟子的心性修养论中“存心”是教化目的,也是修养方法。《离娄下》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19]“存心”就是保持住本性中固有的善心不丧失,能以仁、礼“存心”,时时保持“悦理义”之心的主导地位,这是趋“善”若鹜的舜与普通人不同之处。孟子认为“志”“气”和心的关系极其密切,“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20]“志”与“气”在先秦作为两个词单独存在而又联系密切。“志”“气”都属于精神范畴,“志”即意志、志向,就是理想,它在精神领域起决定性作用;而“气”充斥在人的体内,是人的精神状态的代名词,由“志”引导,反过来又影响“志”的运作。“心”受“志”“气”的制动,两者相生共伴,相互影响,或激发,或制约。孟子所说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个人通过礼乐等自我修养方式内心时时保有这种自尊、自强和坚毅无畏的精神状态。志、气充盈而专一就可以“反动其心”,促使心志高昂,进而转化为具体实践活动的动力。有了宏大充盈的志气,为君子、为豪杰、为大丈夫、为士人,以广行仁义于天下为志,任重道远,矢志不渝。

18、怎样处理休谟在《人性论》与《道德原理研究》中表现出的不连贯呢?作者说,本文不打算讨论这个棘手的问题,而是接受两个阐释学前提:理解休谟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认为这是具有理性能力的个人可以区分的;并且为了比较孟子与休谟的观点,本文认可休谟不同时期的作品之间具有内在连贯性。

19、这里引出下面的问题,究竟孔子所好的学、所谓的学是指什么范围的知识和活动?无疑,学首先是学文:

20、流传至今的《孟子》,即赵岐所说的内篇。全书虽非孟子手笔,但为孟子弟子所记,皆为孟子言行无疑。从书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

21、《孟子》的文学价值在后世逐渐被发掘,汉代司马迁对它备极推崇,唐代古文家韩愈曾以孟子继承人自居,称赞“孟子醇乎醇者也”,因此“韩文出于孟子”,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孟荀以畅其文”。苏洵平生尤好《孟子》,曾端坐读之七八年,著有《苏批孟子》一书行世。王安石曾注《孟子》,为文亦学之。南宋以后,《孟子》成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是学子必读而科举必考的官方教材,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除唐宋八大古文家外,清代的方苞、刘大櫆、姚鼐等桐城派古文家,在思想方面也受到了《孟子》的深刻影响,在文章艺术方面也有程度不同的借鉴。 

22、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23、  孟子(约公元前390年—约公元前305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周朝诸侯国邹国(今山东省邹城)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24、附录香港中文大学1999—2000年度科目考试

25、第《孟子》其书,收有《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共计七篇,约三万五千字。所收文章雄放豪迈,譬喻生动,说理透彻,对唐、宋以后的古文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孟子》也是先秦哲学史料的重要宝库,例如,许行、告子等思想家的言说,没有传下来,恰恰是由于孟子的批评,被保存下来,虽然只是一鳞片甲的记录,也成为研究其思想的珍贵史料。

26、齐宣王想效法齐桓公、晋文公图谋霸业;孟子的政治主张却是效法“先王”,实行“仁政”。他讲的“保民而王”、“制民之产”的道理,虽然注意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长久利益,但并非“富国强兵”的当务之急,从而被看成“守旧术,不知世务”。

27、孟宪威院长详细介绍了孟子书院的缘起及未来发展理念。他首先感谢枕戈为他和杜钢建教授结缘而搭建了桥梁,让他知道湖南有个大陆新儒家的首倡者,而且是具有圣贤气象的大儒。2017年3月份,孟宪威参加了杜教授在杜甫书院举行的“姓氏起源”读书会,第一次了解到杜教授提出的“百家书院、千家祠堂、万家族谱”的文化工程。作为孟子的后代,他觉得自己应当义不容辞发扬光大自己祖先孟子的思想,把孟子这一脉的血缘族谱文化通过书院传承下去,于是发愿在湖南创办孟子书院。

28、第他有坚定的立场,以追随及发挥孔子思想为职志。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仁”,孟子则具体描述“仁政”的作为,如“仁政必自经界始”,就肯定了农业社会须以划定田界,使百姓安居乐业为基础。孔子推崇古代圣人,孟子则区分四种圣人(圣之清者、和者、任者、时者),使人人皆有可能达成此一目标。

29、其次,本文在引用了“以羊易牛”的案例以后,正确地指出孟子的意图就在于使齐宣王“自反而诚”,然后再推其“不忍之心”。但是在随后孟子与宣王的对话中,当宣王说“寡人好色”“寡人好货”之时,孟子并没有要求他“降心壹志”,而是劝谏他“与百姓同之”。这说明,在孟子看来,宣王之所以不能行仁政,主要不在于他没有“明心见性”——尽管他确实没有理解孟子试图用“以羊易牛”来启发他的意涵,但是他直白地陈说自己的欲望,并得到孟子的肯定,这就说明宣王本身具有质朴的品性,已经具备了行仁政的潜质,而主要是主要由于宣王“推”的不足。正因宣王不能推其“不忍之心”,孟子才会反复申说“推”的意义。所以至少在与齐宣王的谈话中,孟子的重点似乎更应该置于“推”上来理解。

30、惠王见到孟子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最反对国君言利,所以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31、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

32、尽管并未正面提及,但作者认为,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休谟肯定也认可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不幸遭遇上面,从而扩展他们关心的范围。也就是从对家庭成员的偏倚性,一直扩展到对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的关注。

33、本文之所以讨论孟子与休谟在道德人性论方面的相似之处,却并非主要出于“认知正义”的动机,而是主要由于他们二人在道德人性的源头上体现出的哲学性相似(philosophicallycompelling)。本文要讨论的并非二人在伦理学方面的具体观点,而是为他们自身所认可的道德人性的心理、社会源头,并希望以本文的研究,为探讨道德人性论作出贡献。

34、首先,休谟认为,只有当人们强烈地感到与他人共情,而非只是轻微地共情时,人们才有动机按照仁慈行事。其次,只有当人们注意到他人的详细处境时,才更有可能与他人强烈地共情。再次,只有当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细节上时,才更有可能了解他人的处境。这即是说,只有当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身处困境中的人身上,才更有可能与他人共情,有动机按照仁慈行事,并最终培养出人类德性。最后,休谟认识到,人们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指向。休谟这样讲,原本是说人们可以在求索真理的路上保持专注。然而,求索真理并非引导人们集中注意的唯一目的,从休谟的道德心理学角度说,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道德事务上,同样是合情合理的。

35、最后,在孟子笔下,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观察以及他对人生修养的无穷向往。前者即是肯定“人心有四端”,再由“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端,推而至于实现“仁义礼智”这四善。心之四端配合他所揭示的“良知良能”之说,足以使我们相信:人只要真诚,即可感受由内而发的行善要求,使自己主动去实践“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进而促成安和乐利的社会。至于人生修养,则孟子从“可欲之谓善”说起,直至最高境界的“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所谓“不可知之”意在肯定人的修养永无止境,可以抵达像神明一般的完美程度。

36、[14]梁涛.郭店竹简与子思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4-

37、《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38、5)只要经过正确培养,这种人类心理的情感动机就可以发展为“人性美德”。

39、“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脍炙人口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孟子学徒“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2],在长达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孟子从身体力行的教育实践中收获了令教育者无比自豪和欣慰的“育英才之乐”,这种乐教的师者精神激励无数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其中。不仅如此,在中国教育史上,孟子继承并丰富了孔子自殷周两代以来所继承和开创的儒家德育思想,他重视家庭、学校、社会、自我等全方位教育,留下大量千古传颂的德育思想遗产,被后世赞称为“亚圣”,其思想魅力超越时代,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发展的里程碑,而且对当下教育改革和教学工作仍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40、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

41、英语世界的道德哲学研究通常集中在三位代表人物及其学说:康德的义务论、密尔的功利主义,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之所以将关注点集中于以上三者,而非其他地区或宗教信仰人群的学说,除过他们的学说本身值得称道以外,更多还是由于西方学界的武断、甚或是某些在道德上难以启齿的歧视性理由。因此,出于“认知正义(epistemicjustice)”,哲学家们应当扩展他们研究的边界,特别是关注那些此前尚未被认真对待的其他文化的学说。

42、20考研古代文学强化课开始报名!花1年的钱,听两年的课!

43、然而,尽管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偏倚性是自然且值得肯定的,但凡事过犹不及。这就与孟子的主张类似:人所持有的关切应当既偏倚又广泛。尽管人们天生偏爱其亲友,但至少出于“仁”的考虑,可以而且应当扩展其考虑,以超越狭隘的偏倚性范畴。因此在休谟看来,一个拥有完美德性的高贵的人,是一个以公平和善意对待每一个与之相遇的人。

44、综上论述,孟子丰富的教育思想是其一生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现实意义极大。在孟子教育思想中,重视德育是首任。他所孜孜以求的德才兼备、德育为先的教育目标和理念,无疑给当下趋于功利的现代教育提供极大借鉴。孟子重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全方位教育。儒家一以贯之的“明人伦”的道德伦理教育是其基本要义,这点也为法家和墨家等所认同。孟子接续子思的“仁”学,开创了“存心”“反动其心”“养心”等心性学方法。他的这一心性道德修养论,是儒家思孟学派修养论的特殊贡献。孟子德育思想所开创的大丈夫气概、养浩然之正气,还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的挫折磨练,造就了中国千千万万前仆后继的英雄豪杰、古道热肠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天下归仁由义”的理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支撑起中国的脊梁[29],引导人们为真正实现“仁民而爱物”的“大同”理想而奋力前行。这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返本开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

45、孟子一贯以孔子的正统的继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七篇,留给后世。犹如绵绵春雨,普降于漫漫的历史文化中。

46、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篇目有:《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主要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

47、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的主要继承人,后世把他的学说与孔子学说并称为“孔孟之道”。孟子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很难用简短的文字加以说明。这里摘其要者,概述以下几点:

48、“孟子长于譬喻”(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孟子》中的比喻,大多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如对梁惠王“民不加多”之问,以战为喻;对梁襄王“孰能一之”之问,以苗为喻;对齐宣王“不为”与“不能”之问,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及“为长者折枝”为喻等。再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上》),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欲以霸道达到“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目的,是多么荒唐可笑。

上一篇:申纪兰的微博经典说说(在每一段赤诚的叙述或者回忆之)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个性说说

  • 人生哲思录摘抄及点评【73句精选】
  • 史铁生简介资料【50句精选】
  • 歌德简介视频【61句精选】
  • 聂政的qq空间个性说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
  • 三十个寓言故事及道理【62句精选】
  • 关于读书名人名言短句及感悟【51句精选】
  • 不由自主的意思及造句【49句精选】
  • 刘备摔孩子的故事简介【78句精选】
  • 常用歇后语大全及解释【60句精选】
  • 哲理名言及理解【37句精选】
  • 巴金简介爱情三部曲【36句精选】
  • 杨昌济的微信经典说说(百日情深不及他人笑言诋毁,无)
  • 海明威世界之都简介【73句精选】
  • 爱国名言及诗句【73句精选】
  • 孟子名句经典语录及翻译【45句精选】
  • 名言警句及感悟简短【37句精选】
  • 个性说说相关栏目

    推荐个性说说

  • 男人调侃女人的歇后语【12句精选】
  • 又痞又坏幽默的句子【25句精选】
  • 又辛苦又没赚到钱的说说【100句文案】
  • 彩票中奖的心情说说的句子【文案100句】
  • 春天去烧烤的朋友圈说说【文案100句】
  • 捡菌发朋友圈说说【100句文案】
  • 涨水的搞笑说说【100句文案】
  • 成语大全50000个解释【57句精选】
  • 最新个性说说

  • 孟子简介及概要【49句精选】
  • 申纪兰的微博经典说说(在每一段赤诚的叙述或者回忆之)
  • 骂人最佳语句【81句精选】
  • 伊薇瑞的微博失恋说说(纵然百花齐放,只折梨花送佳人)
  • 骂人的话长篇大论【69句精选】
  • 悟空传经典语录句子迷【77句精选】
  • 2023慕残者的微博伤心说说(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
  • 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朗读【29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