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主席将这句话理解为“平等”,只有大家平等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实现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2、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3、合而论之,首先须肯定人性得自天命,有其心之四端,要走上人生正途是不需要万物的。其次,反身而诚,完全做到心之要求,则“乐莫大焉”。然后,在具体行善时,要推己及人,感通别人的情况。
4、《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卷;《公孙丑》上、下卷;《滕文公》上、下卷;《离娄》上、下卷;《万章》上、下卷;《告子》上、下卷;《尽心》上、下卷。
5、譬如,舜身为天子,拥有世人所羡慕的一切,但唯独在孝顺父母方面未能得到适当的回应。
6、英才是指有心上进者,他们是未来的希望所在。不论时代如何黑暗,社会如何混乱,只要儒家思想代代相传,就会保有一线生机,使正确的价值观发生光明,从而鼓励人类走上人生正途。
7、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孟子不快乐。朝着理想而奋斗,这件事本身已经足以使生命显示精彩了。
8、人我互动的快乐是无庸置疑的,但我们能把握的是自己而不应对别人寄以太大的期望。尽其在我,也许是快乐人生的不二法门。
9、这一切的目的都是要“与人为善”,在为百姓服务时,还能协同百姓一起走上人生正途,完成人性的天赋使命。
10、孟子鼓吹王道与仁政,而其标准实在不高,他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他又说:“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只要能保护百姓,让他们活下去,就是实现王道的第一步了。
11、梁惠王向孟子炫耀自己的园林,孟子立即引用《诗经‧大雅‧灵台》对周文王园林的描述,进而指出“与民偕乐”才是正道。
12、不仅其生卒年不详,就是其籍贯、名字、生平活动、师承关系以及先祖等。
13、明朝景泰二年,孟子嫡派后裔被封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
1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5、子思为师,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子思去世时离孟子出生还早几十年,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
16、汤的军队每到一地,让经商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上又说:“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
17、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18、孟子生活的时代,各国诸侯最盛行的学术是兵家、法家。面对诸侯间的争战,孟子怀着救民于水火的救世理想,肩负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
19、他见过梁惠王与齐宣王,这两位大国国君不约而同都以自己的园林或离宫向孟子炫耀,甚至向孟子提出的问题也一样,就是贤者也会享受这样的快乐吗?(《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梁惠王下》)
20、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21、学生质疑他“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传食于诸侯”,这样不是太过分了吗?(《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说:不合乎正道,那么一竹筐饭也不能接受;合乎正道,那么舜接受尧的天下 ,也不以为过分。所以重点在于:国君以礼待我,而我以仁政辅之,照顾百姓。
22、人群相处,如果只知争权夺利,而不顾道义与责任,那么社会必定陷于混乱。因此,分辨义利之本末先后,是做人处世的首要原则。
23、第二次地方有很多集市,于是孟子就经常跑去模仿那些商人,学习他们经商的手段和说话的方式。孟母一见,觉得不是好地方,便再次搬走。
24、 孟子名轲,此是孟子自称,历来无人有异议。
2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6、他听梁惠王谈到善待百姓却没有得到预期的回应,就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说明行善必须长期为之,并且真正出自内心,否则就像临阵脱逃的士兵,跑了五十步停下来,就嘲笑那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的人。
27、如果万物之理都具备在我心中,那么后续所说的“反身而诚”又该怎么解说?“理”是客观规律,“诚”是我对自己不自欺。我在真诚面对自己时,与万物的客观规律有何关系?这实在说不清楚。
28、当时七大强国互争雄长,招请天下著名学者提供治国方策。孟子是儒家学者,也受到相当可观的重视,所谓“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传食于诸侯”。这种架势比起孔子周游列国,要风光多了,但结果相差不远,都无法发挥其抱负。
29、他昌言仁政,但肯定经济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亦即“仁政必自经界始”;他重视人伦教育,知道幸福人生不能没有礼仪规范;他从未忽略法律的必要性,他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君主的善意与合宜的法律配合,国家才可上轨道。
30、为了说明这种不忍之心是普遍存在的,孟子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的比喻,描写任何人在没有计较利害的念头时,总是会不忍看到别人(尤其是孩子)受苦。
31、毛主席小时候读过6年私塾,对《孟子》自然是非常熟悉的,孟子的许多思想和观点也对毛主席影响很深,对其后来领导中国革命建设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2、官员听孟子的建议很好,预备逐渐改革税政,孟子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日攘其邻之鸡”的比喻,意思是:遇到该做的事,“何待来年?”
33、在为期一周的《孟子》与《尚书》研读班中,梁涛教授带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硕博士生和孟子研究院工作人员在综合古今《尚书》注解、融会儒家经典的基础上,对《尚书》进行了深入解读,使大家对儒学思想源流有了更进一步的把握,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4、他认为学生首先要专心,譬如在学习下棋时,脑中幻想有鸿鹄将至,那么就算是遇到名师也没用。
35、孟子的“道”,还有决定胜负和命运的观点,比如在《孟子·公孙丑下》中有这样的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6、殿内东山墙神龛一座,内塑孟子像,高42米、宽72厘米。头戴冕旒,身穿蟒袍,绘五彩云龙,粉红脸,抱圭端坐。左侍童头挽发髻,身穿蓝大领袄,下穿青靴,双手托砚台一块;右侍童头挽发髻,身穿绿大领袄,足穿青靴,双手托纸卷。两侍童均高05米、宽42厘米。
37、当梁惠王向孟子请教“谁能统一天下”时,孟子的回答让人心惊,他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一个诸侯只要不喜欢杀人,就可以统一天下。
38、这句话应该从“我对万物一无所缺也一无所需”来理解。当我对万物一无所需时,我才可能彻底做到“反身而诚”。
39、《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至五代,后蜀主孟昶下令将《易》《书》《诗》《礼》《周礼》《仪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书写刻石。《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40、▲梁涛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说到,《孟子》与《尚书》作为儒家重要的两本经典具有密切联系,孟子本人即对《尚书》有着深刻的见解,结合出土文献研究《孟子》与《尚书》是当今学界的热点,也是硕博士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当树立的意识。
41、《孟子·离娄上》中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42、但是在后世,人们对于孟子的评价还是挺高的,甚至已经超越了诸子百家,仅次于孔子。孟子提出的政治观点“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在他所处的战国时代,有着一定的先进性。他在竭力维护封建主义的统治和社会的安定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43、明朝 嘉靖九年(1530年) 明世宗 奉为亚圣,罢公爵。
44、《孟子》一书是孟子晚年的著述,其中记载他与齐宣王、梁惠王的对话,内容虽然精采,但似乎难以落实。
45、 (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46、既有深刻的自信,又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这样的人没有理由不快乐。
47、身为儒家学者,孟子相信自己传承了孔子的理想,也远绍自尧舜以来圣王的志业。他的愿望是得君行道以造福百姓,但这个愿望能否实现不是他所能掌握的。
48、孟子认为人和禽兽之间的区别就是道德,而人天生就具有四种向善的“萌芽”,分别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它们就像四肢一样,天然存在于内心。有了这四种心就是人,没有就是禽兽;人如果能够地守护好四心,就能成就道德;不好好守护四心,就可能成为坏人,就是“自暴自弃”,用孟子的话说就是“自贼”。孟子的“性善论”对中华民族惩恶扬善、积极向善文化心理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49、孟子的回答其实是个提醒:国君若不能“与民偕乐”,最后会走上灭亡之途。国君若能与民同乐,最后可以称王天下。
50、除非诸侯以礼相待,否则孟子不会主动谒见(《孟子·滕文公下》)。他说,“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孟子·万章下》)连天子都不能召见老师,又何况是诸侯?
51、孟子进而引用孔门弟子有若、宰我、子贡等人的说法,推崇孔子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夫子也。”
52、其中提及夏朝的谚语,大意是:“我王不出来巡游,我们哪会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走动,我们哪会得到补助?他的巡游与走动,都是诸侯的榜样。”这段话使齐景公兴起“有为者亦若是”的心思与作为。齐宣王听了能不认同吗?
53、《公孙丑》是《孟子》第二篇的篇名。记录了孟子见公孙丑的一些言行。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
54、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仁者爱人”。人如何践行“仁”?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要用礼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符合礼的就去做,不符合礼的就不去做。在孔子那里,“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这种规范叫“忠恕之道”。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高度概括,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学”就是关于做人的学问,人践行了“仁”,这就是道。
55、依其思想体系来看,孟子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父母健在时,我们在社会上遇到老年人,就比较容易把对父母的亲爱尊敬之情推广出去,亦即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56、孟子看得很清楚,滕国的自身都难保,根本谈不上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他在梁惠王后元十五年(公元前320年),离开滕国到了魏国。
57、孟子继承儒家的教书传统,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58、班固《汉书·楚元王传赞》:“自孔子殁,缀文之士众矣。唯孟轲……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
59、孟子的学识有两个来源:一是古代经典,如《诗经》、《尚书》、《易经》等;二是孔子所创建的儒家学说。他表现“温故知新”的风范,在言谈中使人深受启发。
60、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不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61、公元前289年冬至,孟子去世,享年84岁,葬于邹国的四基山西麓,即今孟林。邹国人因孟子去世十分悲痛,废除了在冬至日贺冬的习俗(“邹人因哭孟子而废贺冬之礼” )。
62、天下的所谓人才,都致力于合纵连横,以战胜对手为目标。孟子却宣扬仁政,要求君主“省刑罚、薄税敛”,善待百姓、与民同乐。这种想法似乎不识时务,更谈不上立竿见影的成效。
63、这句话代表了儒家学者的心声,说得既真诚又婉转。但孟子终究还是走了,因为当时各诸侯所要的是“富国强兵之策”。孟子的仁政理想显然与此格格不入。
64、滕国是小国,滕文公向孟子请教治国方法时,孟子依例引述经典与古人言行来回答,说得合理而中肯。他还进而谈到古代的井田制度,其中有“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一语,使人心生向往。
65、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