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解释: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
3、(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孔子语录: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
5、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6、孔子语录: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9、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1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1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3、(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1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16、 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1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9、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黄庭坚
20、解释: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
2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24、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25、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释义:君主使用臣子时要以礼相待;臣子侍奉君主时应该忠诚勤勉。
26、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27、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8、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29、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31、(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2、孔子语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
33、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3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35、孔子语录: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36、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高尔基论青年》
37、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出现在必要条件之前,而博学的无知则跟随在知识之后
38、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考尔德
39、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4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摘孔子《论语》(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41、(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4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4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摘孔子《论语》(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4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45、《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46、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47、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48、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49、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50、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凯勒
51、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52、孔子语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
5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5、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56、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摘孔子《论语》(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57、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58、(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59、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6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孔子《论语》(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61、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2、(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63、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64、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黄庭坚
6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66、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哈兹里特
67、(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6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69、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70、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