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鸟,活动于居民点附近树木茂盛的地方、从山地的大森林至丘陵以及村边的疏林都有踪迹,夏季在市区的大型公园及树木生长的开阔地方都可以听到其叫声。日夜发出嘹亮的声音,雄鸟“喔哦”声,重音在第二音节,重复多达12次,音速音高渐增。
2、 秋去冬来,有一年小年,小姑忧心忡忡地对嫂子说:“你看我们绣了这么多种花,唯独我们门前满山的杨梅树,我们却从来没有见过杨梅花。今天是小年,杨梅花将会盛开,我要到山上去,学习绣杨梅花“。但遭到了嫂子的反对。(噪鹃鸟的传说)。
3、每年春天当要播种庄稼的时候,杜宇所化的杜鹃鸟便用鸣叫来提醒人们该种庄稼了,因此杜鹃又被称为“布谷鸟”。
4、我们总是在春夏听到噪鹃的叫声,这是因为到了鸟儿们发情的季节,雄鸟为了吸引雌鸟,常不知疲倦地昼夜鸣叫。雄鸟“喔—哦”地叫,重音在第二音节,声调渐渐增高,重复多达12次,好像很孤独,很凄凉。
5、夜深了,月亮爬上了当空,月色更加的明亮。杨梅树上的花,在瞬间都开了。难以形容的艳丽,杨梅花开似枋棰形。大小花序不同,分别有十多个至三十六个。每个花序四至六朵小花儿。雌花是鲜红色,雄花是暗红色,开后慢慢变为黄红色。姑嫂二人赏花的同时,也用带来的笔墨把花样颜色都临摹起来好回去绣成花,要把这色彩艳丽的花儿定格在一条条丝巾手帕,扇子里。她们把美好的愿意揣进心里,带着喜悦准备回家。
6、潮曲《姑嫂鸟》以动听的旋律,优美的曲文为人所熟知,而这一首曲背后,却流传着一段凄美的潮汕民间故事,相传潮州有一对年轻的姑嫂,她们两人的感情非常好,两人自幼学得好绣功,她们绣出的花朵,几乎让人闻到花香,绣出的鸟儿,似欲展翅飞翔。一次,两人正在吃杨梅果子,小姑就说,俺绣尽百花,却没能绣出杨梅花。嫂嫂说,杨梅花开无人知,因为它夜间开放,清晨凋谢。小姑就说,我们明年杨梅花开时上山去看。隔年,两人深夜进南山,等待杨桃开花之时,姑嫂赶快绣出桃梅姿容,突然之间,天闪雷鸣,一片黑暗,老虎出没,叫声吓人,慌忙之中,姑嫂逃离,等到天晴之时,小姑回桃梅园寻嫂,不见嫂嫂只见地上一只带血绣鞋,小姑知嫂被虎叨走,就沿血迹寻觅,一山过一山不停呼唤“嫂欧——嫂欧——”声声啼血,最后小姑饿死去,变成一只灰褐色的小鸟,嫂嫂也化为一只灰褐色的小鸟,天涯海角,还呼唤着对方,一只哀叫姑欧,一只哀叫嫂欧,所以就叫做“姑嫂鸟”。(噪鹃鸟的传说)。
7、家里的男人,等不到两位去看杨梅花的女人。于是全部村民都组发起来,拿着锄头,扁担,往后山去寻找她们。
8、古时候,潮州城外有座南山,南山脚下有一个四面环山,风景秀美的小山村庄,住着不到百户人家。虽地势处底,但水利通畅,阳光充足,土地肥沃,这里远离尘世。唯一通往外界联系的是环绕村里的一条河流。
9、这段时间,每天清早5点多,紧邻楼旁边院子里的树上就传来“喔哦~喔哦~”的鸟叫声,开始还是正常的鸟声,越叫越急促,越叫越凄惨。让人再也无法入睡。曾听到住在旁边的住户冲着鸟儿大喝一声,那鸟暂时没了声音,估计吼它的人刚沾上床,鸟儿又开始叫起来。哈,真是让人无可奈何!
10、本来这传说结局看着不错,但是杜宇隐居的地方离家乡好像比较远,于是他变成了一只杜鹃,不停的鸣叫,啼声凄惨,以表达思乡之情。据说啼鸣得口中喷血,于是有“杜鹃啼血”一说。(这事肯定有蹊跷,好好地禅让,干嘛要啼血呢?)
11、但成为悲情的代名词,于杜鹃不但无损——人类的心事,杜鹃不懂,也懒得懂——反而助其成为不死之鸟、艺术之鸟、永恒之鸟。试问,还有哪一种鸟能同时被中国各时代最伟大的文人所青睐、所歌咏的?屈原《离骚》云:“恐鹈鴂之先鸣兮,使百草为之不芳。”李白《蜀道难》曰:“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又《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杜甫《杜鹃》道:“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又《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他日辞神女,伤春怯杜鹃。”李商隐《锦瑟》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又《三月十日流杯亭》:“身属中军少得归,木兰花尽失春期。偷随柳絮到城外,行过水西闻子规。”苏轼《西江月》有句:“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又《竹枝词》:“自过鬼门关外天,命同人鮓瓮头船。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嶂无梯闻杜鹃。”还有关汉卿,他在《窦娥冤》里也曾引用杜鹃的典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清天。我不要半星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12、 到了晚上接近子时,小姑带上了绣花工具和灯笼蜡烛瞒着嫂子和母亲悄悄地上山去,想看看杨梅花到底长什么样子。到了山上一处杨梅林,恰好整山杨梅花含苞欲放。小姑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点燃了蜡烛,摆好了花规。一阵清风吹来,满山杨梅花徐徐绽放,一阵清香扑面而来。小姑一边欣赏此番胜景,一边仔细地把杨梅花的形态绣在了花规上。过了几个小时,杨梅花纷纷凋谢,落英缤纷。此时小姑的杨梅花也绣好了,她伸了伸懒腰,收拾工具正准备下山。突然,一阵狂风袭来,山上冲下来一只吊眼斑斓的老虎,把小姑叼走了。
13、有一年的春天。村里一人家,家里夫妻二老,还有一年壮儿子跟乖巧女儿。旧年末,家里儿子娶了女儿从小一起玩耍长大闺房密友。姑嫂二人感情从小如亲姐妹,此时更是真正的亲人。一家人合合美美,其乐融融。
14、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姑嫂鸟”与杨梅花的一段凄美故事。
15、深一模过后,继续简评深圳公办普通高中(第二期)!
16、更有趣的是,作者经常化身为一只茄子,在不同画面中客串各种角色,与鸟儿一同演绎搞笑情节,为本书的可读性、趣味性加分,也无形中和读者们拉近了距离。特别提示:
17、 布谷鸟的传说:恶婆婆刁难儿媳,儿媳死后变此鸟,于是叫“家婆好毒”,也有说是“家婆打仆”或者“姑婆打仆”“阿婆烧火(与儿媳闹后分开自己做饭的唏嘘)”……有关布谷鸟的传说在全国各地流传甚广,却说法不中国的文化就是这样博大精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村一处,年节风俗,都有故事传说。
18、巢寄生鸟类将卵产在其他鸟类的巢中,由其他鸟(义亲)代为孵化和育雏。其雏鸟破壳后,会将窝内其他鸟蛋或雏鸟拱出去。这种寄宿小鸟还十分贪吃,总是把父母带回来的食物通通吃光。有些“笨”寄主完全接受冒牌货。有些比较聪明的鸟雀能够把冒牌货识别出来,会弃巢再生一窝蛋,或者干脆把假蛋一脚踢出来。为了更好地寄生,杜鹃类鸟会挑选寄主鸟种,掌握产卵时机,缩短产卵时间,改变卵的颜色(适应寄主的卵色及斑点)。而寄主鸟类也并不一味被动接受,也会进化出更强的辨别自己卵的能力,也能改变自己卵的颜色和斑点,还会缩短离巢时间,建巢时选也会择更隐蔽的地方等。它们彼此相竞,协同进化。
19、我从四川来,对杜鹃鸟的认知是布谷鸟那一类的,每年的春夏之交麦田里的麦子黄了,布谷鸟就“布谷,布谷”的开始催人收麦子。听到这鸟叫,有一种夏天要开启的欢乐。乡下的学校也挺开放浪漫的。每年春暖花开,山花烂漫时,老师就会带我们到深山深谷里去春游野炊。山谷里空谷鸟鸣,更是让师生心旷神怡,心情得到释放。吃完午饭去爬山,爬到高山处,还有时候真能碰到杜鹃花海里闻杜鹃鸟鸣。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也没听出四川杜鹃的悲愁味道来!
20、也许正是由于巢寄生不需要建巢育雏这一特点,我们很难看到杜鹃类的鸟集群活动,也很少看到杜鹃类鸟比翼双飞。杜鹃类的鸟总是形单影只,所以在中国的文化和诗词中,杜鹃是悲情类的一种鸟。什么“子规啼血”、“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啼血猿哀鸣”之类的诗词里,总是一副凄凄惨惨戚戚的样子。
21、可惜的是,他们到处找了一个月,山洞,森林都找不到她们姑嫂的踪迹。经过杨梅林的时候,只是看见一只灰褐色的,胸腹部有黑色横条纹,尾羽长长的小鸟,一声一声的叫着,姑虎,姑虎,姑呼,姑呼~ 回荡着整个山谷。
22、后来周末去香港登山,香港大学后山上太平山顶有一条登山径,果然在山坡上也看到灌木丛里有野生的杜鹃花。和深圳的梧桐山一样的,我是没想到在华南海拔这么低的地方也有高山杜鹃。
23、雄鸟眼睛赤红、雌鸟浑身斑点,绝对属于鸟类里颜值非常低的品种。特别是雌鸟,看起来非常让人不舒服。
24、鸣声似“Ko—el”声,双音节,常不断反复重复鸣叫,雌鸟则发出类似的kuil,kuil,kuil,kuil声。若有干扰,立刻飞走至另一棵树上再叫。
25、尽管杜鹃种类很多,但在中国古代,大多数时候只是笼统地称之为“杜鹃”——或者使用其异称,比如子规、杜宇、怨鸟、布谷、鹈鴂、子鹃、田鹃、蜀魄、蜀魂、催归、阳雀、谢豹等,共计40余个。
26、后来,村里们都想出了用村里会绣花的姑娘妇女们闲时绣的绣品,出去换钱。再买需要的物品。就这样,他们一年年如此的变卖绣品换买需要的物品。为他们更美好的生活而认真的生活着。
27、我很喜欢噪鹃有节奏的啼鸣,毕竟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鸟生不易啊。
28、只有在求偶季节的雄性噪鹃,才会发出这种叫声。等过了5月之后,噪鹃扰民问题就会解决。
29、香港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比深圳还要细致,落在海边栈道上的树上的果子,为了供鸟儿们吃个痛快,也没有及时的清理。我有次在屯门的海边,就碰到了几十只肥大的斑鸠在那里聚集着吃掉地上的果子,也不怕人,也不理人。
30、听到这个叫声我就想家了,在外地听不到这种鸟叫。
31、次年的春天,又是杨梅花开的季节。杨梅林里,山谷里,村庄的天空,回荡着一声声,凄凉的呼喊着。
32、尽管一向自诩为“深圳主义者”,但要我不加区别地接受深圳的一切,“臣妾做不到”。掐指算来,我讨厌深圳的地方也很不少,比如:交通拥堵,房价疯涨,气候炎热,台风与暴雨频繁来袭……哦,还有从春到夏一直鬼叫个不停的噪鹃!
33、哪像噪鹃,就知道“喔哦-喔哦-喔哦-”地鬼叫、鬼叫、鬼叫,没日没夜,没远没近,没完没了!
34、这种啼鸣穿透力非常强,传播也非常远,甚至覆盖了城市的噪音。
35、家,她没有回,一路寻找着被老虎拖去的姑子。仅存的希望是姑子或许还活着,老虎没把她吃掉。她要去找她,带她一起回家。她们还有一起回家绣杨梅花,要给乡亲们看杨梅花开的艳丽色彩。
36、利用着老虎慢悠悠而来仅有的时间,小姑子帮着嫂子爬到了树上。当嫂子要伸手拉姑子上树的时候,老虎已经再跟前徘徊了。对于势在必得的猎物,老虎显得不慌不忙。倒是两姑嫂慌了手脚,树上的嫂子眼睁睁的看着姑子被老虎拖了去。
37、在他们的文章里就详细的介绍了这些杜鹃的形状和声音的各种区别,来听一听噪鹃的夺命狂叫!
38、传说杜宇某一天突然从天而降,教会了古蜀人庄稼种植和历法知识,因此被古蜀人推举为领袖,并尊称“望帝”。
39、我国常见的杜鹃科鸟类有:大杜鹃、褐翅鸦鹃、四声杜鹃、八声杜鹃、普通鹰鹃、噪鹃等。
40、对同一种鸟,作者分别画出幼鸟、亚成鸟、成鸟的形态——即不同发育阶段,以及雌鸟、雄鸟、冬羽、夏羽等——不同季节的样貌特征。对于它们的外貌、习性、鸣叫声等个体特征,作者同样用幽默、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漫画形象加以描述,让人印象深刻。
41、作者历时四年,将自己积累的鸟类知识汇总、提炼,用幽默、充满趣味的漫画画风,一笔一划勾勒出一部活灵活现的鸟类图谱。
42、姑嫂二人,起了身,写了字条告知家人去向。便匆匆赶往后山,怕赶不上花开。走了一两个小时的山路,终于来到了杨梅树下等待花开。
43、一天,姑嫂二人在家里绣花,说起了什么花样都绣遍了,想试试绣别的没洙花样。想来想去,她们只有没绣过杨梅花。当时正恰春天,后山上的杨梅树开花。因为杨梅花开,都是夜深时刻。于是姑嫂二人决定在十五晚上上山,这样大自然的月光可以有助于她们看杨梅花开。
44、今年疫情过后,全面复工后连学生都复课了。我心中倒是有些隐隐的期待,那个傻鸟今年没怎么听到了?越是留意傻鸟的叫声越是听不到。原来今年深圳的房子成交比较活跃。小区里学生复课以后,凄厉尖叫的是装修工人此起彼伏的电钻声音,把鸟儿们都给惊吓跑了,但人还能得忍受,这比拼忍耐能力中人定胜鸟!。
45、-------------------------------------------------------------------
46、猫头鹰绝大多数是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白天隐匿于树丛岩穴或屋檐中不易见到,但也有部分种类如斑头鸺鹠"xiūliú"、纵纹腹小鸮和雕鸮等白天亦不安寂寞,常外出活动;一贯夜行的种类,一旦在白天活动,常飞行颠簸不定犹如醉酒。
47、同杜鹃科大部分鸟类巢寄生行为相同,噪鹃自己不筑巢不抚养后代。它们选择红嘴蓝鹊、八哥、黑领椋鸟作为宿主。下图为难得一见的噪鹃巢寄生于红嘴蓝鹊:
48、复课半月发生三例中学生体育课猝死,深圳真的还是坚持体育中考?!
49、夜出性。喜结群,常成小群于晨、昏和夜间活动,白天结群隐藏于密林中僻静处,或分散成小群栖息在僻静的山坡、水库或湖中小岛上的灌丛或高大树木的枝叶丛中,偶尔也见有单独活动和栖息的。
50、我那年刚好在“五一”小长假时回了四川。也听到这种叫声,问母亲这在四川叫什么鸟,她说是纪念英雄李向阳的英雄鸟,我被她弄到一楞一楞的不太相信,回来查“李向阳鸟”却没有这样叫的。四川的噪鹃倒是和深圳的不是一个品种,但叫声都是夺命十二声连嚎的,小时候居然没注意着这奇怪的鸟叫。
51、杜鹃科的鸟类,除鸦鹃属外,其他均比较类似。一般在24-37厘米之间,都有一个长尾巴和强健的腿爪。常隐栖树林间,平时不易见到。
52、白颊噪鹛(学名:Pterorhinus sannio):中型鸟类,体长21-25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前额至枕深栗褐色,眉纹白色或棕白色、细长,往后延伸至颈侧。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等其余上体包括两翅表面棕褐或橄榄褐色,尾栗褐或红褐色,飞羽暗褐色,外翈羽缘沾棕。颊、喉和上胸淡栗褐色或棕褐色,下胸和腹多呈淡棕黄色或淡棕色,两胁暗棕色。特征明显,野外容易识别。 相似种画眉眼周白色,颊不为白色,明显可与之区别。
53、从此,每年杨梅开花之时,姑嫂鸟便在几座山头之间往返盘旋不停啼叫,声音荡漾在空中,充斥着苍凉和凄清,也充满着人间的亲情……
54、《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一书中如此介绍它:“昼夜不停的响亮叫声吸引着观鸟者,但几乎无人见过此鸟,因其极隐蔽,常躲在稠密的红树林、次生林、森林、园林及人工林中。借乌鸦、卷尾及黄鹂的巢产卵。”
55、深圳的春是黄花风铃木、木棉、羊蹄甲、芒果树盛开的季节。。。
56、噪鹃,学名:Eudynamysscolopaceus,鹃形目杜鹃科噪鹃属鸟类。中型鸟类,体长42厘米。全身黑色(雄鸟)或白色杂灰褐色(雌鸟),嘴绿色。
57、诗中“望帝春心托杜鹃”,指的是参与灭商联军的古蜀国国君杜宇的故事。
58、其实,如果忘掉杜宇的典故,忽略其夜啼的习惯,正确认识其口腔上皮和舌的红色,那么,大杜鹃和四声杜鹃们的叫声哪里有那么凄切哀怨可言,要我说,它们啼声清亮、快乐、诗意盎然,让人联想到春天、田野、稻穗和炊烟袅袅的村庄。
59、据旧题汉扬雄所撰《蜀王本纪》与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蜀志》载,战国时蜀王杜宇,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本草纲目》中说:“蜀人见鹃而思杜宇,故呼杜鹃。说者遂谓杜宇化鹃,误矣。鹃与子巂、子规、鶗鴂、催归诸名,皆因其声似,各随方音呼之而已。其鸣若曰‘不如归去’……”
60、何方鸟类如此鸣叫?原来它的名字是噪鹃(录音中高歌的是雄性)。顾名思义,噪,就是吵的意思,噪鹃的名字就是根据拉丁文名字直译过来的。噪鹃雄鸟的叫声听过一次便难以忘记。网友对其叫声有各种吐槽,大意总结如下:
61、噪鹃是那个叫起来听着像有人要掐死它的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