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叔本华的区分,最高级的活动是人在意志驱动下的生命活动这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叔本华反对把人看做是无个性的理性动物,他根据意志既能动又盲目的特点把人理解为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欲望富有喜怒哀乐之情的活生生的人。尼采称赞说,这是一种“个人的哲学”描绘了“人生之画的全景”。但叔本华伦理学的主题不是个人主义和崇高自由创造而是非理性主义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
2、另一方面,好的文艺作品除了娱乐的功能,背后还包含着一种生命体验、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艺作品背后的内涵,不拘泥于自我,更加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
3、我真的相信,这句话很可能会种在某些同学的心里,并且足以影响其一生。
4、如果仅从认识论角度,叔本华无疑打造了一个独立逻辑的认知空间;但他的表象预设论,使他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之中。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其围绕认识论和“真”、善、“美”问题的讨论,既没有摆脱古典形而上学的遗风,也与欧洲理性主义哲学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5、其实稍微了解黑格尔哲学都能看到,黑格尔哲学里面“3”这个数字非常重要,一切事物似乎都以“3”出现,比如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自我发展分成3个大阶段: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逻辑阶段又分为三个阶段: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等等。为什么黑格尔这么注重“3”呢而仅仅因为辩证法包含正题、反题、合题的3个阶段。于是,但凡需要对事物进行划分,黑格尔都会把它分为3份。比如他的历史论述就只承认东方世界、希腊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人的世界,其余似乎根本不重要。罗素说,为了对称,这样做当然也行,但作为一种历史研究方法,似乎就没有说服力了。
6、而叔本华在时间上几乎与黑格尔是同时代的人,然而,他的哲学是属于未来的。正是他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出场揭开了序幕。
7、罗素略带幽默地质疑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础“逻辑学”,这一段其实并不好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来试图给大家解释一下。
8、叔本华还把痛苦的根源归结为意志。所以,在他看来,人生本质上是痛苦的。由意志产生意欲,由意欲产生动机,由动机产生活动。
9、“在这里是如此,在任何地方也是如此,直观总是一切真理的源泉和最后根据。”
10、他认为世界上各种事物的现象虽不可数计,无限杂多。但它们有个统一基础,这就是意志。
11、然而,黑格尔的哲学却是被叔本华视为腐坏的果实。它一无是处,只不过是对于证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论证所作的“荒谬扩充”,康德在很久之前就对该论证表示过怀疑。如果黑格尔还记得他的康德,如果他仔细阅读过亚里士多德的作品,那他就会认识到了,某个事物的定义与证明其存在的论证完全是两码事。尽管叔本华会同意黑格尔的理性是哲学能力的观点,但他将黑格尔的理性视为了失常的理性。对黑格尔而言,理性是调和那些有限、有尽、推定为互为矛盾概念的能力,而知性这种次哲学能力在遭遇这些概念的时候却会粉身碎骨、自取灭亡。理性自身便能思考真正哲学思想的那些无限、无尽与绝对的客体。知性在发现将其称作绝对“本体”就恰恰无异于说它是“虚无”一样空洞的抽象概念的时候,迷失了方向而停顿下来,但理性通过在“生成”的概念中认识到存有与虚无的真理这两者而调和解决了这一矛盾重重的难题:“在生成之中,与虚无同为一体的存有和与存有同为一体的虚无,都仅仅是逐渐消散的因素;它们存在又都不存在。”他继续写道,只有从想象的角度来说,“存有与虚无实则相同的命题才似乎如此的自相矛盾,以至于它或许是被当成了一个笑话。”黑格尔是这样断言的。叔本华觉得这比笑话更糟,并为其鼓吹者设想出了一个不同于哲学家座席的应居之所:“一种其根本主题是存有即为虚无”的哲学,实乃疯人院中才有的东西。令人意外的是,他并未加上“是以唯我论者为伴的”这句话。从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你可以得出任何一个你所满意的命题,叔本华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通过掩人耳目的主观愿望产生了作用。认为那种想法与存有同为一体又实则相同,是想要把一个正方形画成圆圈。
12、但是少部分人例外,这种人一辈子就如同没长大的孩子,他们到老依然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心地单纯,不愿意被世俗同化。这种人就是叔本华认为的具有高贵本性的人,而那些一长大就谙于世故的人,就是他所认为的本性平庸的人。
13、叔本华同时代德国人曾经问:他这么不谦虚,这么不绅士,那他的妻子对此怎么说?非常幸运的是——他没有妻子。
14、在叔本华看来,世界本体是意志的,而客体是表象。具有自觉意志的人,为了达到世界的本体,往往会不停地反思,而反思的结果又因新的欲望需要,从而产生新的意志。人越是自我觉醒,就越是痛苦;反过来越是痛苦,就越是挣扎,与此往复,不断循环。所以人生本质上就是无休止的痛苦,这也让叔本华的思想蒙上了一层悲观主义色彩。
15、由此,叔本华得出一个看似很悲观的结论:人生,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人活一世可以选择的其实并不多。
16、二是康德哲学中(包括二律背反)还存在着自在之物、质、时间、空间等等的唯物论的成份,还没有建立起纯粹理性王国的哲学、逻辑学。
17、“叔本华以为,关于外在世界实在性的争论是愚蠢的,这种争论的起因是由于人们对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误解,即误认为主、客体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物质与精神,谁为第一性的问题。“由此导致了独断论(唯心论和唯物论)。实际上,因果关系是存在于客体之间,而不是存在于主、客体之间,这样也就不存在是主体产生客体(如唯心论而言)或客体产生主体(如唯物论而言)的问题。”(摘自《西文哲学十大名著导论》,严春友语)。在这里,似乎唯物论与唯心;怀疑论和独断论都得到了协调。果真如此吗?叔本华写道,“我们以为自己在思维着物质,其实,我们思维的是能够感觉物质的主体,是看见物体的眼睛,触摸物质的手,以及认识物质的悟性,这样,物质这个大大的预期理由就意外地露了马脚;因为,最后一环突然又表现为起初的一环,变成了环状的链形,如此,唯物论者就好像闵希豪森男爵一样,骑着马在水里游泳,双腿夹着马,而自己却揪住搭在前额上的辫子,想连人带马扯出水面”。这是对唯物论的有力反驳,不过,这不是叔本华的目的。一切物质既然不能为我们的思维所认识,那么我们认识只能是表象。世界,对认识的主体一个而言是作为表象的世界,那么除此之外呢?
18、这里,我们来听听英国哲学家罗素和叔本华,是如何评价黑格尔哲学。从中也可以看到思想家的思想魅力。
19、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
20、黑格尔的理性哲学体系,抛弃了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唯物论成分,这是一种倒退;但他大大推进了以对立统一为核心的辩证法,建立了完备而系统的辩证法体系,这又比康德的哲学前进了一步。叔本华建立了反理性的哲学体系对于康德,叔本华虽然奉之为“人类的伟大导师”,但他还是在对康德在继承的同时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21、尼采,这个人对哲学批判的多一点,所以他不是一个提供哲学体系的人。但大致来说,尼采是追随叔本华的,而叔本华是唯意志论者。叔本华的思想也逃不出康德的思想,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是类似于谢林自然哲学的唯心主义,所以也可以将其划归到客观唯心主义的阵营中去。
22、他认为人的性欲是生命意志最强烈表现,其目的是为自身保存和种族繁衍。
23、他声称,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地球”。②但是叔本华推崇的主体不是贝克莱的感知主体,也不是康德的知性主体而是行动的主体这就是意志。因为我们当下知晓的,就是那些与我们须臾不可分离的行动那就是意志。如果我们审视内心立刻便可体会到行动的意愿(Volition)这就是意志(Will)。所以意志不是不可知的,而是最接近于我们的、最容易被感受到的主体。意志不但是认识的主体而且是身体的主体。人的一半是主体一半是客体(身体)。意志的每一个活动都立即表现为身体的活动,身体活动就是客体化的意志。比如胃和肠道的蠕动是客体化的食欲,生殖器的勃起是客体化的性欲。
24、在哲学上,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只通过观察物质,进而来考察思想的这种方法,它可以解决科学上的很多问题,对吧,科学问题可以这样——我们观察物质,来思考,但是,它无法解开“形而上”的问题——就是,这种方法只适合科学,“形式上”的问题,它不适合。换言之,我们无法发现这个世界隐秘的本质。
25、应当说叔本华对黑格尔理性主义的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的分析,以及对其宗教唯心主义本质的揭露,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要害,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叔本华的批判与后来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有某些相似之处,尽管两人批判的立场并不一样。费尔巴哈在分析黑格尔哲学的错误时也曾指出:“思辨哲学的绝对或无限,……不过是不加规定的、不确定的东西——抽去一切规定的抽象”。“思辨哲学一向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想到实在的进程,是一种颠倒的进程,这样的道路永远不能达到真实的、客观的实在”他还揭露,“黑格尔关于自然、实在为理念所建立的学说,只是用理性的说法来表达自然为上帝所创造、物质实体为非物质的、亦即抽象的实体所创造的神学学说”等等。但须指出的是,叔本华提出类似于上述的判断却要早于费尔巴哈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