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多豪迈啊?拿起了酒杯,就对着青天问,那问什么呢?
2、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3、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4、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6、唐·杜牧《清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7、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又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今古。
8、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9、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0、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11、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12、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遥看绚丽多彩的灯光,就好像把大地分开了,远远看去,繁多的灯火点缀着无边的天际。这灯火就好像连接着银汉天河的织女星坠落下来,依靠着高楼的灯就好像月亮悬挂在空中。还有美丽女子的笑容,映照在万千灯光火光之中。在如此美丽的景色当中,谁会没有爱意呢?
13、《元宵》•(明)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14、节日活动有划龙船、放纸鸢、挂艾草菖蒲和拴五色丝线辟邪等;节日饮食为粽子、五黄、咸鸭蛋、绿豆糕等。
15、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6、五月五日——(北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17、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说他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苏轼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今夜是哪一年呢?肯定不是了,借着酒意问,为后面的悲欢离合做铺垫罢了。
18、①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9、《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0、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21、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22、七夕,又名乞巧节、七巧节等,每年农历七月初是中国本土传统的情人节,在神话故事中,牛郎与织女被银河隔开,只能在七夕这天渡河相会,是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锁。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宋代文人杨璞的《七夕》一诗将七夕佳节的传说写得趣味十足。
23、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24、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__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5、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12日)。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26、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
27、①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