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说的发表,源于“金心异”(钱玄同1887-1939)的拉稿,当钱玄同不满于鲁迅的抄古书、校古碑,说出“你可以做点文章”时,鲁迅首先是断然拒绝,用的是“铁屋子”比喻:
2、 小说的结尾“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狂人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实践性的探索。在狂人看来,现实中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有孩子是纯洁的,没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就只能赶紧救救孩子。
3、文学和科学不同,科学总是新的比旧的好,有了新的,就淘汰旧的,文学不是的。第一篇作品就是最好作品的作家有很多,张爱玲、郁达夫、曹禺,都是。作为文学史的现象来讲,也不奇怪。
4、但是,“吃人”又很写实。小说里讲过几种吃人的形态,比如讲到狼子村时,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意思是:到了非常困难的荒年时,就可以吃人。历史上有“易子而食”,就是闹饥荒时,家长不忍心吃自家饿死的小孩,就跟别人家换着吃。这是一种。
5、(ix)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9页。
6、《狂人日记》整篇作品几乎都是狂人内心世界的表白,狂人认为周围的人都在吃人,自己也要被迫吃人或被人吃,狂人被关起来,拒绝家人送来的饭菜,拒绝被医治,一直劝说周围人不要再吃人,直到最后狂人发现,也许自己就曾在无意中吃过自己妹妹的肉,绝望中的狂人发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喊。
7、有些人认为,不应该用野蛮对待野蛮。端方残杀徐锡麟,不代表革命d应该残杀端方,这道理是没错。甚至除了光复会以外,绝大部分革命d不主张采用暗杀的手段。(狂人日记吃人的含义)。
8、一方面,“被吃人者”们担心着被“吃人者”们吃,另一方面,他们又心安理得地转化成了“吃人者”本身:(狂人日记吃人的含义)。
9、如果说,"真的吃人"是表,那么"礼教吃人"就是里,两者并不是截然无关的,而是互为表里,"礼教吃人"是其核心内核,"真的吃人"则是其最变态、最极端的体现。两者共同构成对于整个封建专制落后愚昧思想文化制度体系的强有力的批判。
10、《狂人日记》被视为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在今人对“启蒙”的想象中,启蒙是一种以己之昭昭启人之昏昏的先觉者行为,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许,因而,今人对启蒙的指摘,直指启蒙者自身,谁比谁优越?谁要谁启蒙?
11、所以,鲁迅厉害在什么地方?别人都说自己说的是真话,只有鲁迅说,我未必都说真话,你们都以为我是直抒胸臆,其实我说话有很多顾忌,我只是不愿意把黑暗的东西太多地影响青年人。
12、“呐喊”没有直接亮开嗓子,直达听众,而是戴上疯狂的面具,借“狂人”之口说出,人为设置了障碍。
13、这难道不是对“吃人”生态的最经典描述?争存于“吃人”生态的人们,一方面不择手段,巧取豪夺,一方面相互怀疑,胆战心惊。
14、当读者站在第一个立场来看小说,《狂人日记》就是真正疯子的日记,日记本文显示的狂人恐惧、敏感、多疑的心理,强烈、执拗的强迫观念,幻觉、错觉和白日梦式的意识形式,简单、武断的判断方式,乖张、诡异的行为举止,以至“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的行文特点,无不符合迫害狂的病理特征,无处不在的对“正常”世界的“不正常”理解,带来颇为搞笑的阅读趣味。同时,日记通过“嘴”、“怪眼睛”、“毒”、“刀”、“牙齿”、“白厉厉”、“心肝”、“人油”、“青面獠牙”、“食肉寝皮”、“通红斩新”、“狼子村”、“海乙那”、“呜呜咽咽的笑”等语象层面的渲染,展示了一个极其恐怖的吃人氛围。在“搞笑”之外,“恐怖”,也许是站在第一立场的读者的另一个较为明显的阅读感受。
15、(xi)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9页。
16、于是,鲁迅决定写点文章,所以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就这样诞生了。
17、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18、为什么?因为,“吃人”生态的核心,是一己私利,在“吃人”生态中游刃有余的人,都是私欲中心的人,都是“阔人”和“聪明人”,他们是不会打破已经形成的与己有利的利益关系的。这就是——“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因为倘一动弹,虽或有利,然而也有弊。”
19、“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是“狂人”经过研究后的一大发现。历朝历代,字面上大多信奉“仁道”、“仁义”、“仁政”,实际上实行的却是基于武力的“霸道”和基于阴谋的“厚黑”之道。春秋时代,真诚笃信仁义礼信、将“仁义”绣上大旗的宋襄公((?―公元前637年),最后不是落得惨败的下场,为后人耻笑?
20、原来中国第一篇现代小说,是中国空前绝后的赎罪文学!这是鲁迅刚开始就为中国现代文学树立的高度,但我们继承了吗?连理解还谈不上,谈什么继承?
21、(2)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15页。
22、而这个含义一方面确实是文中所蕴含之意,另一方面,它之所以流传如此之广,还有背后深层次的政治关系:即当时的新文化运动。通过对于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阐释,来达到对于旧道德的批判,对新道德的提倡的目的。
23、小说里的“吃人”是一个比喻,读《祝福》就知道,礼教会把一个人害死。
24、狂人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人,是鲁迅塑造的一个典型的思想启蒙者形象。小说中,狂人异乎常人的思想行为特征导致了他在生活环境中受到排挤、敌视,被认为“有病”。狂人的怪异言行是彻底而纯粹的。狂人在日记中所叙述的环境缺乏写实性,却一语道破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吃人”的社会本质。
25、其次,鲁迅写的小说,是给普罗大众看的。所以,他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思想特点。一般的民众会认为,好人一切都是好的,坏人一切都是坏的。齐桓公在历史上大约算不得坏人。所以,没必要把吃人这种事情和他连系起来,而桀与纣是坏事做绝的人,所以,把一切坏事都安在他们头上,就没有人会提出异义了。大家说的不过是个理而已。
26、第一个“劝转”的对象是一个年轻人,狂人劈头就问:“吃人的事,对么?”无论对方怎样躲闪其辞,一再追问——“对么?”、“从来如此,便对么?”对于狂人的追问,对方最后的答复是:“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27、本图及以下图片均为《狂人日记》木刻版画,作者:赵延年。
28、我们知道,鲁迅一生批判国民性,而对制度层面较少涉及。早在日本时期的文言论文中,青年周树人第一次发言,就将激越的批判,指向当时“黄金黑铁”与“国会立宪”的改革思路,面对“国会立宪”的指摘,今天看起来未免令人失望,受师傅章太炎(1869-1936)的影响?(11)还是思考中缺少制度之维?其实,只需细读文本,就会发现,青年鲁迅指摘的,主要还不是“国会立宪”本身的设计(论文中有受“新神思宗”影响对民主制度本身的怀疑(12)),而是“倡言改革者”的“假是空名,遂起私欲”!(13)其后来对倡言“革命”者的怀疑,亦是同一思路。辛亥事起,民国成立,宪政初建,鲁迅也曾充满向往,然而,民初宪政每况愈下,终至不可收拾。制度建设的挫败,似乎证实其对国民性的怀疑。
29、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30、110年前的今天(1907年),革命者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击毙了安徽巡抚恩铭。起义失败后,两江总督端方决定残杀徐锡麟。徐被剖腹挖心,活着砸碎睾丸,惨死。讽刺的是,仅仅4年后,端方本人被起义军乱刀分尸,头颅还被游街示众。听萨沙说一说吧。
31、“吃人”生态,就是人性的状态。以民族国家为单位、基于长期的文化传统与习俗而形成的人性,就是国民性,国民性劣根性,是“吃人”生态的基础。
32、汪卫东,男,1968年9月生,北京大学文学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曾任日本福井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与鲁迅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新华文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文艺争鸣》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七十多篇,出版专著《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现代转型之痛苦“肉身”:鲁迅思想与文学新论》、《探寻“诗心”:整体研究》、《人、现代、传统:近三十年人文视点及文学投影》、《鲁迅:现代转型的精神深度》等七部。在鲁迅研究方向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33、如果说,“真的吃人”是表,那么“礼教吃人”就是里,两者并不是截然无关的,而是互为表里,“礼教吃人”是其核心内核,“真的吃人”则是其最变态、最极端的体现。两者共同构成对于整个封建专制落后愚昧思想文化制度体系的强有力的批判。
34、在“吃人”生态中,被吃者找不到真正的凶手。
35、“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36、封建礼教吃人恐怕是如今最为大众所认可而广为流传的说法了,其实封建礼教“吃人”的含义来源于周作人,周作人曾经解释说:鲁迅是通过阅读中国古书,获知吃人史实,并归结为“礼教吃人”。而这个含义一方面确实是文中所蕴含之意,另一方面,它之所以流传如此之广,还有背后深层次的政治关系:即当时的新文化运动。通过对于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阐释,来达到对于旧道德的批判,对新道德的提倡的目的。那么,撇开这层政治上的目的来说,我们是从哪里看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呢?
37、通过把“绝望”归之于个人的过去的有限经验,鲁迅将“他们”的“希望”放到了时间之维的“将来”上,重新肯定了“希望”的“可有”——可能有,因此回答:“我可以写一篇”,于是有了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的《狂人日记》。
38、后来想起幼年时,家中死去的妹妹,突然发现自己曾经也吃过几块妹妹的肉,原来自己也是吃人的妖怪。
39、狂人的形象、礼教吃人、“救救孩子”的呼声以及“鲁迅”两字,从此永远留在了中国文学史中。时至今日,《狂人日记》读来仍然让人振聋发聩,藉由百年来的中国现实,仍然让人感受到“刻骨的悲凉”。
40、“比如为那些新青年写点东西。虽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你怎么知道不能启发其中一些人呢?”
41、“新”就是好,这就是“五四”的现代性和主流意识形态。“五四”文学从鲁迅开始便形成了一个思想潮流,假定“新比旧好”,“西比中好”,“城比乡好”。这个历史潮流有它积极的意义,因为中国的传统社会形态凝固太久了,矫枉必须过正。《狂人日记》的最后一句话非常出色:“救救孩子……”因为鲁迅的确相信希望在青年。
42、《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狂人“是一个患有被害妄想症的人。他时时刻刻都害怕被人吃掉。在这部小说中,”吃人“暗示的是中国摧残人性的封建礼教。鲁迅借用”狂人“的眼睛反思中国文化中糟粕的一面,以此来号召人们反抗腐朽衰败的封建文化,为中国文化迎来革命和新生。
43、有一次,学校放映「日俄战争」幻灯片,里面有中国人给沙俄做探子,结果日军以间谍罪将其处死,在行刑现场还有很多中国人在围观。
44、即便按照那个年代的杀人偿命观点,徐锡麟开枪杀死恩铭,将徐枪毙或者斩首就可以了。恩铭身中7枪毙命,并未受到太大痛苦。
45、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46、经过新军士兵投票,最终决定将他们兄弟处死。
47、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但在狂人日记中的孩子,都“恶狠狠的瞪着我”,这一切,自是他们的父母所教给他们的。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如他们的父母一样,成为一个吃人者,而后,他会把这种吃人的思想教给他们的孩子,从此以后,“吃人”便根深蒂固的扎根于这个社会之中,这样的社会永远只能成为一个吃人的社会。那些如狂人一般在黑暗中呐喊“救救孩子”的人,或许最终也会被他所要救的孩子们而吃掉。吃人的社会,是一个没有未来的社会。
48、虚假的文本袒露着,真实的文本却隐藏起来。在表达与遮蔽之间,《狂人日记》真是欲言又止,吞吐再三!
49、这段文字其实就说明了,所谓传统的封建礼教都是在禁锢着我们的思想,这就是“吃人”。
50、对于“被吃”者,“吃人”者往往首先加上某一罪名,或者逼其自尽。这样不仅使“吃人”者摆脱干系,长此以往,也真地以为与己无关,坦然自若。而对于“被吃者”,也被吃得不明不白,找不到凶手。
51、还有第四种“吃人”,很可能是我们都会有的。为了营养,为了美味,为了美容。李碧华有一篇小说,说香港的女人为了保持美貌,就去吃胎盘做的饺子。当然,李碧华的情节一贯荒诞。
52、(6)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鲁迅全集》第3卷,第128页。
53、(xiii)鲁迅:《书信·180820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11卷,第353页。
54、(3)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15页。
55、何谓“吃人”?其意深切。鲁迅所揭示的“吃人”,极为抽象,也极为具体,极为宏深,也极为切近。“吃人”,不能由任何抽象名词来承担,“吃人”既在观念中,也在现实中,既在过去,也可能在现在。抽象的“吃人”,就在具体的日常经验中。
56、(11)章太炎有关言论如:“代议者,封建之变形耳。”(章太炎《与马良书》,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85页。)“无故建置议士,使废官豪民梗塞其间,以相陵铄,斯乃挫抑民权,非伸之也。”(同上,第386页。)“徒令豪民得志,苞苴横流,朝有d援,吏依门户,士习嚣竞,民苦骚烦。”(章太炎《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第375页。)“议院者,受贿之奸府,……选充议士者,大抵出于豪家;名为代表人民,其实依附政d,与官吏相朋比,持门户之见。则所计不在民生利病,惟便于私d之为。”(章太炎《五无论》,《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31页。)“有议院而无平民鞭棰于后,得实行其解散废黜之权,则设议院者,不过分官吏之脏以与豪民而已。”(同上)等。
57、“吃人的人,什么事做不出;他们会吃我,也会吃你,一伙里面,也会自吃。”
58、无语的惊愕与困惑业已消散,《狂人日记》已成为现代国人再熟悉不过的文本,随着“鲁迅”的名字逐渐被人熟悉,并成为二十世纪最显赫的文学符号,一个世纪以来,这个被冠以“第一篇”的名篇,渐渐被包裹上各式各样的话语。当初的陌生感消失了,今天的读者面对课本中的《狂人日记》,脑中首先充斥的是诸如此类的“前理解”:“第一篇白话小说”、“第一声呐喊”、“揭露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弊害”、“救救孩子”、“吃人的旧社会”、“反封建的战士”……虽然不至于像五四时代的读者,有可能将其误读为一篇真的、搞笑的疯子的日记,或者二十世纪第一篇恐怖小说,但带着麻木的阅读心态和败坏了的阅读胃口,首先就丧失了读进去的可能性,大多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断章起意、盲人摸象。
59、 小说中狂人感受到的“吃人”恐惧更多的来自文化领域,是精神上的吃人。封建文化经过历朝历代、各路名家的修改完善已经愈发的丰富,对人的约束也就更广泛,更严苛。所以,鲁迅才会悲叹:中国人从来没有争得人的资格。
60、《狂人日记》这是一本读起来很怪异的书,文中的主人公似疯非疯,他是一个“狂人”,也是一个从这个封建社会清醒过来的人,是一个启蒙者,一个革命者。文章以“我”的视角深刻地揭示了这个病态的社会。从对“吃人”的社会的反对,到发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再到“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中对自己的反思和自身的迷惘。文中每句话都十分有深意,都需要细细品味。整本书体现出了作者对社会的忧虑和希望推翻封建礼教的期盼;对当时中国的现状进行深刻的反思;也对当时的中国和人民的未来表示深深的忧虑。
61、《狂人日记》发表至今已经103年,各种显学研究层出不穷。作为一个门外汉,我对大先生的作品中的思想、精神和文学理解都是肤浅的。如今重读《狂人日记》,我只对“吃人”二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说全篇共4870字,“吃人”吃人一词出现28次,平均每170字出现一次,本文就试着谈一谈“吃人”。
62、(10)鲁迅:《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173页。
63、《狂人日记》,是对“吃人”生态的大发现,更是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示!
64、《狂人日记》在表现其主题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鲁迅对中国国民性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他的“弃医从文”的重大抉择便直接由于这个因素。而顾在五四运动前后写的所有杂文和小说,都是以启蒙主义为总的思想特征的。
65、《狂人日记》整篇作品几乎都是狂人内心世界的表白。狂人认为周围的人都在吃人,自己也要被迫吃人或被人吃。
66、《狂人日记》中提到“狂人”因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就要被吃。“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代表中国的封建历史,狂人踹了簿子意味着对封建制度的反抗,而反抗封建制度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也就是“狂人”口中的“被吃掉。”
67、更有甚者,徐锡麟被挖出的心肝,还被恩铭的卫兵炒熟吃掉?这又是怎么回事?
68、(vii)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9页。
69、《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文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写于1918年4月。
70、所以,鲁迅讲的“吃人”,既是象征,又是写实。既讲实际上的吃人习俗,又讲礼教怎么限制人的灵魂。在文学手段里,单纯的象征容易,单纯的写实也容易,最难的就是把象征和写实结合起来,浑然天成,这是最高的文学手法。
71、 《狂人日记》是一篇象征性和寓意很强的小说。当时新文化运动开始,封建愚昧置于眼前,这文章表达了鲁迅对中国国民精神麻木愚昧的痛惜,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鲁迅借狂人的言语,暗喻新文化运动中的困难重重,犹豫与坚定交织,也给了徘徊者一个方向。同时他将封建吃人的事实置于表面,让人无法忽视。而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行者,仿若封建愚昧人眼中的疯子,有过犹豫、逃避,但坚持的是对封建愚昧的批判,是对打破黑暗的渴望。
72、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15日,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作为中国新文学开山之作,诞生伊始,就引起了热切关注,在此后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中,对于它的不同理解和阐释从未间断,甚至形成所谓的“狂人学史”。
73、抽象的吃人,常见的理解有:吃人的旧社会。这是阶级论的理解模式,只有万恶的旧社会才吃人,吃人是封建剥削制度的产物;“家族制度与礼教”吃人。这是按鲁迅的原话来理解,首当其冲。但所指为何,却言不及义,最后往往还是归结到阶级论的批判。遥想鲁迅当年说“揭露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弊害”时,一定会包含母亲包办、婚姻失败的惨痛体验吧,但若仅将小说主题归结为个人经历,则未免因一叶而障目;传统文化吃人。这是文化批判眼光下看似更为深刻的认识,然而,何谓“文化”?如没有具体所指,笼统的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极易招致热爱传统文化者的反感,上世纪九十年代,《狂人日记》开始遭遇义正词严的指摘:将五千年中国文化说成“吃人”,简直是数典忘祖、大逆不道!在今天的语境下,将“吃人”笼统地指向传统文化,也更加不合时宜。
74、连被救资格也丧失了,狂人怎么可能是拯救者?
75、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曾有过多少“狂人”?他们发狂了,也在世人的冷眼和笑语中默默消失了,谁也不想也不会真正了解疯子的内心世界,“日记”第一次替中国狂人展开了内心,更为重要的是,写日记的狂人,还是一个讲道理、好研究、有追问癖的疯子,“日记”第一则即强调:
76、(14)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13页。
77、对于一元秩序中的人们,唯一合理的秩序,就是当下的秩序,每个人首先选择的,就是适应这个秩序。争存于一元秩序中的人,视自己与秩序为唯故正常,如果说他们不正常,一定绝对无法相信,反过来说你不正常。在一元秩序中,觉醒者是痛苦的,一方面,他发现了自身的孤独,另一方面,又无法在一元秩序中找到拯救的资源,就如同《风筝》里的“我”,终于找到机会向“弟弟”道歉,希望得到宽恕,然而,对方却全然忘却!谁来拯救?在一元秩序中,不可能有拯救者,但无论如何,发现自己不正常,对自身有罪的自觉,才有可能打破“吃人”的循环。
78、《狂人日记》的创作,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79、后来鲁迅与郭沫若等人一同留学日本,先是在「东京弘文学院」就学,后毕业成绩能达到申请清政府给予的补助,所以他索性继续留在日本深造。
80、无秩序的生存方式,最终必然会自发形成不成文的“秩序”,近年热门的“潜规则”一词,可以用来概括。“潜规则”原来专指演艺界的不良幕后交易,后来迅速扩大为对广泛存在的社会潜在秩序状况的描述。潜规则依据的不是白纸黑字的纸上条文,而是变动不居的一己私利,奉行的不是不损害他人基本利益的公平和正义原则,而是不择手段的巧取豪夺。因而,“吃”,完全可以换成“潜”,你被“吃”过吗?就是你被“潜”过吗?你“吃”过别人吗?就是你“潜”过别人吗?自己想“潜”人,又怕被别人“潜”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盛行潜规则的群体,不就是处在这样的“生态”中吗?生活在潜规则生态中的人们,都是私欲中心、心怀叵测的人,他们聪明伶俐,闪展腾挪,随时想获得“潜”别人的机会,同时又疑心重重,惴惴不安,随时处在被别人“潜”的恐惧之中,形成尔虞我诈、“面面相觑”的人际关系,社会诚信尽失。
81、发现“吃人”,既然是小说的核心,“吃人”在小说中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82、 文章的开头“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一句将“狂人”的“狂”淋漓地体现了出来勾勒出一个与众不同、异乎常人、纯粹而彻底的启蒙者形象。文章最后“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也暗暗地讽刺了中国四千年的压迫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对人们的迫害。狂人在日记中所叙述的“吃人”的社会,实际暗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下“吃人”的黑暗本质,“吃人”则象征了封建主义礼教毁灭人的危害。
83、除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吃人这件事在古代也确实经常发生。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易牙将自己的儿子蒸了给齐桓公吃。还有刘备被吕布背叛,丢掉了徐州,众人出走的途中没有了军粮,只好吃饿死的人的尸体。在古代的围城战争中,吃人更是家常便饭,为了减轻道德负担,人们还会交换孩子来吃。所以说中国古代的历史是非常悲惨的,我想鲁迅先生也想表达这个观点。
84、徐锡麟大笑:那么说起来,恩铭是死了!我于愿足矣。明天就是千刀万剐,也在所不惜!何况区区一副心肝呢?
85、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ix)
86、最早的“狂人”是企图“看人”(救人),其实也“被看”(被救)。后来的《阿Q正传》和《示众》,更多只是“被看”。(我在本书前言中说过,本想看人家教书,结果却是“被看”。)如果说鲁迅自己也是半个“狂人”,那是病中反抗“看人”的半个,而非最后被招安的半个(至少到一九三六年是这样,倘若鲁迅很长寿,后面的情况就不知道了)。
87、有什么样的秩序,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什么样的国民,也就有什么样的秩序。我们需要制度层面的批判与建设,也不可缺少鲁迅式的国民性洞察与持久批判,在中国,后者更为艰巨,也更为重要。终其一生,鲁迅的焦虑,是对国民性的焦虑,鲁迅的批判,是对国民性的批判,鲁迅的绝望,是对国民性的绝望。
88、“吃人”往往隐藏在道德、伦理、大义、历史等冠冕堂皇的说辞之后。
89、遥想五四时期的青年读者,面对《狂人日记》,大多将其读成搞笑或恐怖小说的吧。今天的读者,冲着“鲁迅”的鼎鼎大名,谁也不会产生这样的误读,“狂人正常”,这一判断是先验的存在,然而,我们就因此进入“狂人”的内心,理解“狂人”的闪烁言辞了吗?
90、(8)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在中国的孔夫子》,《鲁迅全集》第6卷,第316页。
91、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这一切,从其的文化中有着更加鲜明的体现,且看“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了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李时珍的“本草什么”中,亦分明的写着人肉可食,易牙烹子,也被当做经典流传下来。文化是用来教育后人并不断传承的,当流传下的都是被仁义道德所掩饰的吃人时,毋庸置疑,这样的社会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在文中,狂人对他的哥哥说了这样一段话:“大哥,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变了真的人。有的却还吃,——也同虫子一样,有的变了鱼鸟猴子,一直变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还是虫子。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惭愧。怕比虫子的惭愧猴子,还差得很远很远。”从这段话中,也可看出,吃人的社会,其本质仍是野蛮原始的。
92、桀纣是两个人,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桀是夏代亡国之君,纣是商代的亡国之君,他们都曾宠信小人,残害忠良,最终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也正因此,这二位便成了暴君的代名词。
93、在学医的过程中,鲁迅发现医学大部分内容都是要死记硬背,而不去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并且医学课程太繁重,导致自己没有剩余时间去做其它的事。
94、但是现如今,应该只有孩子没有吃过人,只有孩子还没被那些臃肿腐化的思想所玷污,所以鲁迅最后只能说“救救孩子……”
95、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先生用他那短短几千字的笔墨刻画了一位有“被害妄想症”的狂人。
96、审讯的满清官员毓朗说:你知罪了吗?明天就要剖你的心肝了!
97、《狂人日记》,对于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读者,是再也熟悉不过的文本,长期以来,文学史家、评论家、文学老师大多是这样在描述和评论着:“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揭露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弊害”“鲁迅的第一声呐喊——救救孩子”“狂人是个´´形象”等等,这几乎成为有关这篇杰作的常识;学界从叙事学、解释学、接受美学、诸多主义等视角的轮番解读,也是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98、110年前的今天(1907年),革命者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击毙了安徽巡抚恩铭。
99、端方残杀徐锡麟成为革命者公敌,自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100、整篇小说给读者带来最具冲击力的阅读体验,便是“吃人”。“吃人”这一行为令主人公“狂人”恐惧,也强烈震撼着读者。
101、其实徐锡麟就是今天所谓的卧底,战斗在敌人的心脏。
102、(1)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14页。
103、《狂人日记》的奇妙之处,是一篇小说,两个文本。所谓两个文本,不仅仅指人们常说的“日记”的白话文和“小序”的文言文,而且是指两个不同的价值世界。造成这两个世界的“翻天妙手”(《狂人日记》语),就是“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