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刚硬的不是肌体,而是内心。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尔春暖冬雪冷。有魏晋名士狂歌痛饮,谈笑无羁,白眼向权贵,折枝为美人。有人梦蝶翩然,渺渺若垂天之云。有雅士泛舟于重湖叠巘,暗香疏影,白月入诗,绿水为酒。有短褐布衣的隐士倚着茅屋,日日看云出月落,松翠菊黄,守一亩山田,将万千情怀酿成山水文章。浮沉云水间,闲看浮生过。
2、(写作指导)这道题从难度上来说,明显较大;从广度上来说,文化气息浓厚,带有显著的人文色彩。
3、从探险者角度,因为人类活动影响蝴蝶在适宜环境下的生存,所以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环境角度来展开写作也是切合题旨的。
4、②从现实生活切入,引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生活实例为论据,论证虚拟世界的不可抗拒性,论述其对人类的有益作用(正面论证)→以生活实例为论据,论证远离虚拟世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反面论证)→理性论辩我们只要理性对待、科学控制,就能运用虚拟网络为人类进步服务。(励志名言短句激励简短古文)。
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万可加。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8、夕阳西下,已而在山。余晖把来往的人影拉得很长,天边留下一片绚丽的霞光,水儿红了脸,山儿也醉了心……
9、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
10、不用说,革命战争年代又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真理和梦想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让我们把目光投射到当代——
11、100年前的5月4日,青年学生凭着对祖国的满腔热忱,勇敢地站到了历史大潮的风口浪尖,“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这场五四运动的精神核心。
12、老来益当奋志,志为气之帅,有志则气不衰,故不觉其老。
13、每个人开始都是一杯浑浊的水,然后会不断有人来帮你澄清。当你变得清澈的时候,别忘了那些喝了泥沙的人。
14、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15、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7、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增广贤文》
18、早上,闹钟响了,他迷迷糊糊地走下楼梯,洗漱后吃饱饭就上学去了,他没有注意到妈妈今天不曾对他唠叨不停,也没有注意到妈妈的身影有些摇晃,他也不知道他的妈妈已经……
19、存一念爱异时便是爱己,有一步进德处胜于进官。
20、(写作指导)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内容及寓意比较容易理解,侧重考查学生破题的角度、发现问题的能力。材料信息多元,能保持相对自由度,可浅可深。根据材料所给的结果“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可以追问其中的原因,得出立意的角度;①技术的力量可以化腐朽为神奇;②变通可以创造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③改变可以有效地发挥优势;④技术改变命运。
21、 职业生涯规划,需与人的理想、志向挂钩,有人说他的理想很现实,就是“考上大学、弄个文凭、找个工作”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未免太短浅、狭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敢于负起国家的使命、人民的重托,要为这个时代贡献力量。因此,在我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也要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内核导向引领,这里的“无我”,指的便是将使命融入骨血、将家国负于铁肩的担当。
2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3、有时候,你得停一下脚步,等一等心灵,让心情平和,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拥有的所有美好的东西。
24、(写作点拨)本作文的立意要注重对“车”的解读。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生活中离不开车”,是生活常识,也是材料的引子,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生活,进而聚集生活中的车。第二句话,从车的种类、形态等方面加以提示引导,意在帮助学生展开联想。第三句话,是材料的核心,也是作文的重心所在。“车来车往”,既可以是现实中的,也可以是记忆中的。它既是本句中几个分句的主语,也是不同写作角度的相同出发点。车见证时代发展,承载世间真情,可提升到车具有的形而上的意义:折射观念变迁,蕴含人生哲理。可以说材料本身言简意赅、内容丰富、发人深思。它提示考生,车中有情,车中有理,车的背后还有观念和哲理。
25、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26、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27、点评本文思想健康,中心突出。文章围绕共和国发展组织内容,通过一组组照片,表现出国家的发展变化,突出共和国的繁荣与富强,表达了由衷的赞美之情。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全文以看照片这一场景,以清晰的顺序,在展示照片的过程中展示出清晰的逻辑性。表达流畅,语言灵活。文章以充满灵活色彩的语言形式,将两个小伙伴翻看照片时的情境表现出来,整个内容具有流畅感。
28、周树人的品格,重塑了正直的道德观,重塑了崇高的人生观。周树人的《藤野先生》,写出了周树人对待老师的敬重,写出了周树人面对嘲讽的从容,写出了周树人对学问的渴望。何等可爱的周树人先生,何等崇高的周树人先生,怎能不叫人心生敬佩之情呢?
29、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30、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31、请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四个词中任选其结合你的体验、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32、1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33、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34、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35、一个人需要技巧和智慧,但最不能缺少的,是原则和信念。
36、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37、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3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39、在我的力量还不足的时候,我就得忍让,违心的忍让!《成吉思汗》
40、周树人的勇气,鼓舞着青年们的斗志,带领着人们走向解放。周树人弃医从文的勇气,极力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敢于同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勇气,带领着我们打破黑暗的寂静,迎来文明的曙光,怎能不叫人深深景仰呢?
41、(2)学生可以从生活小事入手,以小见大,思考文明习惯的养成与传承,思考传统文化的当下意义。
42、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看似很舒服、很享受的生活却需要你付出丢掉梦想的代价。因为,没有大风大浪,没有艰难险阻,只是每天有规律地做事,有些事情是不能办成的。他想要更加广阔的舞台。
43、(20山东高考,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4、过了几个星期,花生们都长大了,开出了淡黄色的小花,同学们更加认真地照顾它们,不让它们受一点伤害。这时,老师却提出要将花盆移到操场上去,我们都无法理解。“在班上缺乏光照和露水,花生长不大,而且,没有蝴蝶授粉,花生也无法长出果实。温室里的花是结不出丰硕的果实的,这个道理不仅你们要懂,你们的父母更应该懂。”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望着淡黄的小花,深有所思。
45、(4)被重新整理出来,重提这些“老规矩”,为何要重提?从社会文化发展、社会环境、民俗变化等方面探讨。
46、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47、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4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49、(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一句话构成,属于给出观点的材料作文,考生其实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需顺着观点去阐释、找事例证明。
50、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5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2、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有言:我们须用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光才能照耀最初的梦想。让我们持时代涌流淘洗心上沉沉雾霭,勇领家志向前笃定航向,助国强之力惠利万家。九万里风鹏力举,三千里击水沧海!
53、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54、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
55、是啊,爱国学生激昂的呼告犹萦耳畔,我们要不得坐享其成,也没时间踌躇犹豫。然而当下现状却不得不使人忧思:这果真是“垮掉的一代”吗?杭州小伙在公路边抱头痛哭的一幕,令人感慨唏嘘,且不言“草莓族”、“丧文化”之盛炽,如今青年浸润在科技进步、生活富足的东风中,作为年轻“先锋”的创新精神、坚韧品性却也被纷繁的世界消弥殆尽。我亦是那青年大军中的一员,我也曾迷惘、彷徨:新的“五四”精神在哪里?心中的那份初生牛犊般的锐气如何葆有?
56、在立意上,既可以从环境和条件上写文章,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把握,从而联想到对人生、事业、命运等的意义;还可以从蝴蝶本身来切入,或者反弹琵琶,写眼见为虚的观点。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