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世间》(庄子名言名句100)。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对知识的追求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东西追寻无限的事物,早晚灭亡。
3、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4、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
5、用很薄的东西插入有空隙的东西,宽宽绰绰地。掌握好做事的规律,做事就能游刃有余。
6、(解)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外篇·秋水》
8、那些夸你夸得最狠的人,可能也是背地里损你损得最狠的人。
9、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1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大宗师》
12、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13、事物的那一面同样存在是与非,事物的这一面也同样存在正与误。事物的对错或是非标准不同,不能僵化绝对的看问题,要看具体情境,具体对待。
14、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15、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16、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17、好朋友不是通过努力争取来的,而是在各自的道路上奔跑时遇见的。
18、庄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20、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译文:小的袋子不能拿来装大东西,短的绳子不能用来提深井的水。《庄子·至乐》
2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22、白话释义: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3、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2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25、《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26、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27、“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单纯),民有其亲(亲人)死不哭”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休息)。不思虑,不预谋” “故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藏身)而弗(不)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闭口不言)也,非藏其知而不发(去智不用)也” “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 “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知道)穷之有命,知通(亨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苏轼区分匹夫之勇与大勇,庄周区分烈士之勇与圣人之勇。
28、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29、所以,我们经常行于“道”之中,学习于“道”,逍遥于“道”,故不必刻意去问“道”求“道”,我们忘了“道”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在“道”里面,就像孔子说的“道不可须臾离也。”道没有一刹那离开我们。
3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1、解释:旋转木轮,摩擦木条,木条燃烧。烧旺火炉,投入金属,金属熔化。
32、(译文)世人都去赞誉他,他也不会因此振奋;世人都诋毁他,他也不感到沮丧。
33、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34、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35、白话释义: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36、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37、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庄子·逍遥游》
38、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39、(感悟)人总要长大,不管你愿不愿意,时间真的在一步步追着我们长大!
40、“不知而后知之,其问之也,不可以有涯,而不可以无涯”(不知然后求知,学无止境,但又有止境)–––––––庄周主张对知识、学问要适可而止,重在境界的提高。中国思想就是不求知识,唯求境界。
41、解析: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42、“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