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2、(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译文: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三军可以的元帅可以被抓,也不能随意污辱我的人格.儒家肯定生命和道德都是有价值的。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简短)。
7、(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禽虫十二章白居易禽虫十二章燕违戊己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疑有凤王颁鸟历,一时一日不参差。(不知其然也。燕衔泥常避戊己日,鹊巢口常避太岁,验之皆信。)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鲲鹏鳞羽多?(齐物也。)江鱼群从称妻妾,塞雁联行号弟兄。但恐世间真眷属,亲疏亦是强为名。(故名也,江、沱间有鱼,每游辄如媵随妻,一先二后,土人号为婢妾鱼。礼云:雁兄弟行。)蚕老茧成不庇身,蜂饥蜜熟属他人。须知年老忧家者,恐是二虫虚苦辛。(自警也。)阿阁鹓鸾田舍乌,妍媸贵贱两悬殊。如何闭向深笼里,一种摧颓触四隅?(有所感也。)兽中刀枪多怒吼,鸟遭罗弋尽哀鸣。羔羊口在缘何事,暗死屠门无一声?(有所悲也。)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应是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自照也。)蠨蛸网上罥蜉蝣,反覆相持死始休。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仇。(诫报也。)蚁王化饭为臣妾,螺母偷虫作子孙。彼此假名非本物,其间何怨复何恩?豆苗鹿嚼解乌毒,艾叶雀衔夺燕巢。鸟兽不曾看本草,谙知药性是谁教?(尝猎者说云:鹿若中箭发,即嚼豆叶食之,多消解。箭毒多用乌头,故云乌毒。又燕恶艾,雀欲夺其巢,先衔一艾致其巢,辄避去,因而有之。)一鼠得仙生羽翼,众鼠相看有羡色。岂知飞上未半空,已作乌鸢口中食。鹅乳养雏遗在水,鱼心想子变成鳞。细微幽隐何穷事,知者唯应是圣人。(鹅放乳水中,不能离,群雏从而食之,皆饱而去之。又如鱼想子,子成鱼,并皆是佛经中说。)白居易《寒闺怨》唐诗原文及鉴赏寒闺怨
8、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9、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10、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11、(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2、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4、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6、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0、译文: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光。
21、(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22、译文: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三军可以的元帅可以被抓,也不能随意污辱我的人格.儒家肯定生命和道德都是有价值的。
23、(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2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2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27、(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28、(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30、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3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5、《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版),为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版”教材,分为六三制七年级上册和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
3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37、(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3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40、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4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5、白居易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封建女性生活、命运和痛苦的诗作,这首闺怨诗是表现闺中少妇思念征夫的。此诗前两句写深秋孤寂之景,后两句写缱绻绵长的思念之情。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
46、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47、翻译: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4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49、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5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2、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53、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54、译文: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于我如浮云。
55、(译文)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56、(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57、(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5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0、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
6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文言文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62、(译文)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63、(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6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65、(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66、(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67、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68、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69、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70、译文:孔子站在河边上说:“过去的如此夫,日夜不停地流去。”
71、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7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73、(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74、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7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7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77、译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78、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泛指多次。一说,是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7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80、(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1、(译文)曾子说:自己有本事,却去请教没有本事的人,自己知识丰富,却去请教知识有限的人;有学问却像没有学问,内心充实却像空无一物;被人冒犯了也不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曾这样做了。
8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8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8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5、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86、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