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孔子的经典名句)。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翻译: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4、(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7、(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凡建邦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木。宰我不本其意,妄为之说,因周用栗,便云使民战栗
10、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11、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2、公山弗扰占据费邑,起兵造反,反叛季氏,他招请孔子去帮忙。孔子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兴奋的坐不住了,就准备去,他的高足子路很不乐意,说道:“没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氏那里呢?”孔子说:“那个叫我去的人,难道是白白叫我去吗?假如有人用我,我将使周文王、武王的德政在东方再度兴起啊!”
13、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14、(《关罘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15、0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
16、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8、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19、出自《左传》:“福祸无门,唯人所召。”祸与福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找上门,那都是各人自己造成的。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善得福,为恶致祸。
20、 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神。
2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2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见《论语述而》)。
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5、孔子语录: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26、·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