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纨忙笑道:“蘅芜苑更利害。如今香料铺并大市大庙卖的各处香料香草儿,都不是这些东西?算起来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还有一带篱笆上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藤,单这没要紧的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几个钱。”探春笑道:“原来如此。只是弄香草的没有在行的人。”平儿忙笑道:“跟宝姑娘的莺儿他妈就是会弄这个的,上回他还采了些晒干了编成花篮、葫芦给我顽的,姑娘倒忘了不成?”宝钗笑道:“我才赞你,你到来捉弄我了。”三人都诧异,都问这是为何。宝钗道:“断断使不得!你们这里多少得用的人,一个一个闲着没事办,这会子我又弄个人来,叫那起人连我也看小了。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人来:怡红院有个老叶妈,他就是茗烟的娘。那是个诚实老人家,他又和我们莺儿的娘极好,不如把这事交与叶妈。他有不知的,不必咱们说,他就找莺儿的娘去商议了。那怕叶妈全不管,竟交与那一个,那是他们私情儿,有人说闲话,也就怨不到咱们身上了。如此一行,你们办的又至公,于事又甚妥。”李纨平儿都道:“是极。”
2、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虽然身在怡红院,但老叶妈很显然只是个普通的粗使婆子,因为和宝钗的丫头莺儿的娘有交情,这才被宝钗推举出来照管蘅芜苑的香料生意。和养尊处优的李嬷嬷相比,身份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3、自由的日子过久了也会烦闷,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贾宝玉让茗烟给自己找几本野书看。茗烟在外面托关系找人弄来了《西厢记》、《牡丹亭》等等野书。
4、先说一说,“上意”到底能不能随便“揣测”。
5、若论认干亲,《红楼梦》里有两例轰轰烈烈而有影响力的认干亲。一例是贾母太喜欢薛宝琴,逼着儿媳妇王夫人认宝琴为干女儿,宝琴也就成了贾母的干孙女,宝玉的干妹妹;还有一例是黛玉五十七回认了薛姨妈为干妈,五十八回薛姨妈住进了潇湘馆,五十九回,莺儿编了个新鲜花篮送黛玉,黛玉边晨妆边向莺儿说:“我好了,今日要出去逛逛。你回去说与姐姐,不用过来问候妈了,也不敢劳他来瞧我,梳了头同妈都往你那里去,连饭也端了那里去吃,大家热闹些。”看到没有,黛玉直呼宝钗为“姐姐”,呼薛姨妈为“妈”,薛姨妈和宝钗在此之后对黛玉如何,曹雪芹自此再也没有写一个字。
6、宝玉不是搬入大观园以后,有一天不自在了吗,觉得老没劲。那么园子里的女孩子也不了解他的心思,茗烟左思右想琢磨出一个法来。
7、他因此猜测,新领导得多怕再被革职啊,得多想赶紧还贾府王府一个人情啊。
8、可是,高雅清静的日子对渴望在红尘里翻滚的少年,吸引力日见消退。忽然一天,宝玉就不自在起来,热情消减,心生烦闷,像个正在经历七年之痒的丈夫,觉得大观园里,“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茗烟是什么意思)。
9、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和袭人刚刚有过云雨之事,两人的感情极剧升温,有那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受。但是贾宝玉作为贾府里最尊贵的公子哥,想要正式去袭人家里拜访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个是按照当时的规矩,主子不能私自到丫鬟家里;另一个他正式出门必须经贾母允许,因为他出门的排场很大,身边要跟好多人。有了这些羁绊,他无法自由行动,所以趁机抓住茗烟的把柄,让茗烟言听计从一起干“坏事”。
10、“跪着借当头”,是指跪着求人借东西去典当。意思指出璜大奶奶卑躬屈膝求助王熙凤施舍的意思。
11、林黛玉一看贾宝玉的怂样,内心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既然你用原文来调侃我,那我也用原文来调侃你,于是就说出了那句“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林黛玉用事实评价贾宝玉贾宝玉这个人是比较懦弱的,在面对晴雯、芳官、金钏等事情上,他只能做一个逃跑者。每当有大事发生时,贾宝玉就会表现乖乖的,如同小绵羊一样。而等到风平浪静的时候,则会尽情表演,讨贾母和王夫人开心。
12、但是,老大这样想,不表示你可以这样说出来。
13、茗烟心里疑惑,但并不问。只是跟着宝玉,一路快马,奔出北门。
14、亲情过了三代就已经模糊了,等出了五服,像林黛玉无家可归也没有林家人管,血缘亲缘已经淡如水了。
15、那他这两个名字有什么意义呢?“茗”字本身是茶的意思,而“焙”字是用火烤的意思,用火烤茶这是个什么玩儿法?那“茗烟”又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指茶叶冒烟了?
16、好在贾代善死前上本求皇帝变更了荣国府第三代的继承。让贾赦、贾政两房分袭荣国公的爵位和爵产。否则荣国府的一切都是贾琏、王熙凤的。贾宝玉还想当他富贵的宝二爷,纯属做梦。不知道那时候她母亲王夫人会不会在邢夫人面前“打旋磨子”,他还有没有资格瞧不起璜大奶奶……
17、有。很会“揣测上意”的茗烟,就活得很好,是老板宝玉的第一心腹。
18、在传统社会,一个书童跟少爷出门做客,竟然勾搭起别人家的女仆,青天白日就在别人家的书房里干起这种勾当,大概只有被打死一条路。茗烟跟这丫头被发现了,都全身吓得发抖。
19、(第十回)且说他姑娘,原聘给的是贾家玉字辈的嫡派,名唤贾璜。但其族人那里皆能象宁荣二府的富势,原不用细说。这贾璜夫妻守着些小的产业,又时常到宁荣二府里去请请安,又会奉承凤姐儿并尤氏,所以凤姐儿尤氏也时常资助资助他,方能如此度日。今日正遇天气晴明,又值家中无事,遂带了一个婆子,坐上车,来家里走走,瞧瞧寡嫂并侄儿。
20、其实,到这个时候,茗烟应该是完全get到了宝玉是想做什么。但他什么也没说,只建议:
21、按理说茗烟地位低于李贵等那些仆人,他也就是个二等的男仆。在宝玉身边是二等男仆,在整个贾府数不上,但是宝玉对他最信任。
22、茗烟者,解渴生津,温暖身心,实在是宝玉身边一良朋益友。
23、但是,为什么不能“揣测上意”,又没几个人能说得清,好像属于神秘主义范畴。只知道,有不少人,例如著名的高智商抖机灵分子杨修,就是因为喜欢揣测老板曹操的意思,被“咔嚓”掉了。
24、宝玉和宝钗婚后的生活情景,在49回已经曝光
25、脂砚斋对茗烟小人得志不以为然(蒙侧批:可怜!开口告人,终身是玷。)
26、作者写一个十四岁青少年的天真妄想,没有任何疑虑,如此不可能被世俗成人世界理解的妄想,作者写得理所当然。
27、焙茗,这个名字初见于小说的第9回,本称茗烟,直到了第24回方改为焙茗。可是,第34回之后,到了第39回时又忽然改为茗烟。
28、茗烟不是代宝玉说吗?所以那个话就更加有文采,咱们注意一下,曹雪芹写得非常细致,有的地方是茗烟的口语,这个地方他是代宝玉的。
29、如贾宝玉从九岁左右至十八岁左右,一直生活在家中的女儿国中,王熙凤不但与贾蓉拉拉扯扯,甚至身边带着个识文断字的男人彩明,尤三姐如粉头一样调戏两个姐夫,而茗烟与卍儿,秦钟与智能更是随时都有机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30、茗烟还不教宝玉学好,在第二十三回里偷偷给宝玉买来了少儿不宜的书,让宝玉非常高兴,也让黛玉看得很上瘾,看来他非常懂宝玉的心,确实是个得利的助手。宝玉的原型应该是大明的“传国玉玺”,是皇权的象征,那茗烟又象征着什么呢?也许确实是作者借此来暗示我们明亡于社会风气堕落,而茗烟算是成了社会风气的推手。
31、鲁迅说,人类的悲欢从不相通,我只觉得吵闹。
32、这茗烟乃是宝玉第一个得用的,且又年轻不暗世事,如今听贾蔷说金荣如此欺负秦钟,连他爷宝玉都干连在内,不给他个利害,下次越发狂纵难制了。
33、茗烟狗仗人势,完全不将金荣的姑姑璜大奶奶放在心中,各种挑唆贾宝玉请贾母出面惩治金荣和贾璜一家。可谓“小人之心不可测”。
34、。贾宝玉的这句话说得相当有威慑力,因为在贾府的管理中,不论是主子还是仆人,是严禁男女之间私下里发生这种事情的。很奇怪的是,贾宝玉在责怪两人之后,竟然主动放走了万儿,对茗烟也不没追究。这是为什么呢?
35、曹雪芹会不会与梁清标不是亲兄弟呢?比如是拜了摆子,这要的猜测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梁清标可是当朝的相国,哪个那么大胆敢主动找他当弟弟呀?关键是的真正的曹雪芹死在了梁清标之前,所以不存在“棠村已逝”这样的情况。总之,梁清与《红楼梦》没有半点关系,这是毫无疑问的。
36、他需要在一个不甚吵闹的地方,祭奠一下这份隐秘的悲伤。
37、他就出去到外边书房,就是书店,街上那些书店找了很多书,赵飞燕、合德。这姐妹俩,还有什么武则天、杨贵妃的那些传奇故事,都是小说,言情小说。
38、卍是佛教的符号,梵文写作Srivatsa,本是佛祖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具有“万德吉祥”的含意.原来是古印度婆罗门教标志(婆罗门教就用这个标记卍来表示大觉者的智慧),后来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继续使用卍符号。
39、每每读到这一段,我就扪心自问:遇到类似的错误,我也可以像宝玉一样宽容谅解吗?
40、其次,如果是相同地位、相同职能的丫头、小厮,而且是主子起的名字,基本上会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珍珠(袭人的原名)和琥珀,鸳鸯和鹦哥(紫鹃的原名),晴雯和麝月,秋纹和碧痕等;
41、在西藏,“卍”字不论作为图案还是符号均随处可见。在汉语中该符号标志读作“万”。在藏民族看来,“卍”表达的是吉祥的含义,这一点,同汉民族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称“卍”为“雍仲”吉祥符。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