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Dewey,John.TheSchoolandSociety,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00,p.(十个周树人抵不过一个周作人)。
2、最新研究显示,对于多子女家庭中的孩子来说,兄弟姐妹要比父母更能促进他们性格的形成。在他们的一生中,配偶出现得相对较晚,父母最终会离开,兄弟姐妹才是能与他们终生相伴的人。童年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他们三分之一的空闲时间是和兄弟姐妹一起度过的,这比他们同父母、朋友、老师在一起的时间都多,这也就不难理解兄弟姐妹为什么会对他们的性格形成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了。那么,兄弟姐妹这一因素是如何影响人性格形成的呢?
3、我的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朗读这篇课文时,读到文章结尾句“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你会在什么地方重读?结合你对选文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说说你这样设计重读的理由。(4分)
5、从他与鲁迅先生失和这件事上,大致可以看出他性格上的一些特征,首先,他并非是一个好丈夫和家庭支柱。当时他在北京大学任职,鲁迅先生同时在六所大学兼职,工作不可谓不辛苦,维持着这个家庭的生计。他不顾兄长的劳苦,对妻子诸多不当的行为没有制止,而是一味纵容,没有负一个丈夫应有的责任,维持好这个家庭的秩序。这是其一。
6、这时周作人建议她卖掉鲁迅藏书,换取度日之资。这个消息传到上海,马上引起快速反应,鲁迅两名追随者赶到北京制止此事。
7、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浙江绍兴人。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8、郭宇一《毛泽东与周作人文》中说周作人:“给周恩来写了一封六千多字的长信,作了一些检讨,也为自己的过去作了一些解释。周恩来将这封信转呈毛泽东,毛批示:‘文化汉奸嘛,又没有杀人放火。现在懂希腊文的人不多了,养起来,做翻译工作,以后出版。’”,但“毛是否真的看到周作人的这封信,真的是否作了这样的批示,学界目前尚有争论”,但毛泽东很早就与周作人来往却是事实,同文引1920年4月7日《周作人日记》:“毛泽东君来访。”君常用于老师称呼学生。(毛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时旁听了许多课程,并造访了多位老师,《胡适日记》1920年1月15日有记载“毛泽东来谈湖南事。”)
9、 日本的报纸报道了鲁迅逝世的消息,正在日本的萧红,也终于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消息,标题是鲁迅的“偲”。
10、俞芳在《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一文中提到,鲁老太太曾对人说:“这样要好的弟兄都忽然不和,弄得不能在一幢房子里住下去,这真出于我意料之外。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道理来。我只记得:你们大先生对二太太(信子)当家,是有意见的,因为她排场太大,用钱没有计划,常常弄得家里入不敷出,要向别人去借,是不好的。”
11、显然,在知情人看来,羽太信子对鲁迅和他的元配夫人朱安是非常不满的。关于这点,鲁迅、周作人虽声明“不说”,但暗示却是有的。1924年9月,鲁迅辑成《俟堂专文杂集》,署名“宴之敖”;1927年4月,在所作《铸剑》中,又用“宴之敖”命名复仇者“黑的人”。据许广平回忆,鲁迅对这笔名有过一个解释:“宴”从门(家),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也就是说“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逐出的”。这个日本女人自然就是羽太信子。
12、出行必坐汽车,小孩生病必须请外国医生,就连日常用品都要托人大老远从日本捎来。如此种种,原本宽裕的经济时时崩溃,捉襟见肘。
13、伦理演讲纪略:道德与人类本性(即本能);情绪在道德上之地位
14、黄炎培自1912年12月被委任为江苏省教育司长,至1914年2月辞职,对江苏一省的教育改革影响甚大。(37)1913年该文发表以后,黄炎培将此文分送各校江苏省内所谓“实用主义”的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刊文《我校之施行实用主义》(39);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校教员范善撰文《实用主义实施法》纷纷予以回应,竭力将教育司长的意志贯彻下去,由此才有了课堂上老师要教学生怎么识别伪币的场景。孙福熙日后回忆:“当江苏有些地方推行‘实用主义’教育的时候,先生是不赞成的。尤其使先生觉得可笑的,是教课中有‘看假洋钱’一课,来辨认银元的真假。这真是舍本逐末。”(41)
15、傅斯年确实“霸”,但瑕不掩瑜,很多时候“霸”是基于公义、公心、公事。虽然傅、顾关系早已恶化,疏于往来,但在傅斯年的推荐名单中,不计前嫌,只论学术,依然提名顾颉刚,而且在“史学”中排名第在他本人之后。反而是胡适的推荐名单中,未提名顾颉刚。结果没有悬念,胡、傅、顾这“三个老板”,都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16、 爱吃甜食,拥有数十个以上笔名,与表面看起来很反差地宠娃。
17、周树人在杭州找到一份教职,本来有不少机会回家,但他并不如此,而每次短暂的逗留,也不和朱安说话,更不进她的房间。
18、1901年,受国内新学风潮影响,到南京进入江南水师学堂(民国后改海军军官学校)。在校间,根据“周王寿考,遐不作人”的典故,改名为作人,号朴士。在管轮班(轮机专业;轮机科)读了6年,当时专业科目都用英文书,他因此有了相当的英文基础,后来考取官费生,和哥哥鲁迅、好友许寿裳(季茀)等人留学日本。
19、周作人最主要的成就是散文小品的创作,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成熟的散文风格——“平和、冲淡”
20、(3)对文中画线字笔顺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21、(39)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我校之施行实用主义》,《教育研究》1913年第8期。
22、(31)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第140页。
23、她才生了两个子女,全家雇用的男女仆人少说也有六七个,还不算接送孩子上学的黄包车夫。孩子偶有伤风感冒,马上要请日本医生出诊。日常用品自然都得买日本货。
24、比如梁实秋,他曾经做过一篇短文,题目就叫《早起》。文章开头一句就是:“曾文正公说:‘作人从早起起。’因为这是每人每日所做的第一件事。这一桩事若办不到,其余的也就可想而知。”对于那些“晚上不睡,早晨不起”的人,梁实秋很不理解地说:
25、一九二三年七月,鲁迅和周作人兄弟决裂,鲁迅被迫迁出八道湾。周家的家庭组织破裂,朱安的位置也动摇了:鲁迅给她两个选择,一是留在八道湾,一是回绍兴娘家。这两个选择其实都只会把朱安逼上绝路。兄弟二人既已互不相容,周作人凭什么要让大嫂住在自己家中呢?假如朱安回到绍兴,就成了不容于夫家的弃妇,以后日子就很难过了。朱安提出另一条出路:鲁迅迁居后总要有人照应生活,她愿意负起这份责任。对自己的婚姻,朱安再没有太大的幻想,但在当时的社会,一个旧式女人离开丈夫是极不名誉的事,这一点鲁迅也了解。
26、 直到许广平对他说:“不要哭了,我们做事吧。”(逝世4-8小时)
27、(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8、没想到傅斯年把他的好心当成驴肝肺,当着他和赵元任的面,提议次日一起到车站接清华教务长杨振声,谋个清华学校的职位。其实是拐弯抹角讥讽顾钻营,来接站有其他目的,想谋清华教职。因为傅本人是史语所所长,不会向清华求兼职;赵元任已是清华教授,无需向清华求职。顾当然听出傅的弦外之音,现场隐忍不发飙,却一直憋在心中,憋到6月18日,终于憋不住,累积怨气一并爆发。
29、一九三零年,鲁迅和许广平的儿子海婴出生,他们寄了一张三人合照回北京,朱安看到照片后表现出关怀和友善的态度。一般鲁迅传记作者都说这是她迷信的表现,认为有了男丁承继香火,她死后也会有人拜祭她。
30、周作人虽然在文学方面颇有才能但他也曾走错路
31、(26)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32、(49)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胡适文集》卷第254页。
33、如果再把时间往前追溯,杜威在抵京后不久,就分别于1919年6月12日,在教育部举办学术讲演会,“到会听讲者约千人,会场座位极形拥挤”(17);1919年9月21日至次年2月22日,每周日上午,杜威也在教育部作题为“教育哲学”的系列报告。杜威的报告多在周末,主事者胡适显然有为了扩大影响的考量在。但验之《鲁迅日记》,这时候的鲁迅似乎更珍视自己作为公务员在周末休假的权利,对听讲兴趣不大。不过,杜威在教育部连续演讲,形成了巨大影响,身为教育部佥事的鲁迅要说对此完全不知情,只怕不合情理。此外,这一时期也是鲁迅和胡适因为《新青年》组稿及小说史研究而往来频繁的一个时段,两人聚餐的记录也不在少数胡适是杜威来华最核心的推动者,他在这段时期同鲁迅谈及杜威实在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34、紧急会议不了了之。4月18日,顾颉刚抵中大,火上浇油又刺激鲁迅。4月21日,鲁迅提出辞职。傅斯年随即因鲁迅反对顾入中大、学生抱怨他挤走鲁迅,也提出辞职。鲁、傅两人各自以辞职要挟中大,主持校务的朱家骅是“和稀泥”的高手:准许鲁迅请假离校;派顾颉刚携款到上海、北京为学校收购旧书避风头;又让学生表决鲁、傅、顾的去留。三人皆名师,“中大学生开会结果,主张三人皆留”。鲁迅负气未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