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7年,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九九那个艳阳天哟,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风儿吹得风车转,蚕豆花儿香麦苗儿鲜...”当这首插曲在影片中响起时,一股浪漫而温馨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柳堡的故事》是中国电影的一次大胆尝试,它放弃了描写大规模的战斗情节,转而从军人的个人感情生活入手,在书写年轻人儿女情长的同时又兼顾了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在战争的叙述中恰如其分的融入了动人的爱情故事,使人们在对战争历史的追忆中平添了几分浪漫和温馨。歌曲的旋律委婉多情,让人心旷神怡...
2、以上10首歌给孩子,最后一首,是给我们自己的 ↓↓
3、电影《雷锋》插曲。电影《雷锋》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在和平年代,更为可贵的是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的精神。雷锋用他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d、对人民的爱!这支歌曲真切地唱出了雷锋的心声。此后,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再次引用了这首歌曲,就让我们用它来寄托对雷锋的怀念。
4、1973年夏天,邬大为和魏宝贵应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作曲家傅庚辰之邀,为影片《闪闪的红星》写主题歌歌词。一年后,主题曲《红星歌》迅速唱红了祖国大江南北。
5、《当兵的人》由王晓岭作词,臧云飞作曲,刘斌演唱.演唱家怀着激昂的情绪、用饱满有力的声音演唱,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又称作《咱当兵的人》。
6、《团结就是力量》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产生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疯狂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
7、《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儿童合唱团演唱的歌曲,由管桦作词,瞿希贤编曲及谱曲,歌曲发行于1957年。该曲的主题讲述的是经历过旧时代的妈妈,于和平年代到来时,对下一代的孩子,回忆起自己遭受地主迫害,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8、《松花江上》是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
9、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10、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阳光下尽情唱着歌,看我们幸福的生活,像花儿五彩的颜色。这首是幼儿园出镜率最高的歌曲,在抖音上也挺火的,感觉是各大幼儿园,表演节目的必备曲目。
11、这也是一首流行了几个年代的经典的儿歌了。每次听到“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和“哇哈哈呀,哇哈哈呀,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总会觉得很亲切。
12、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13、《团结就是力量》是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的歌曲,创作于1943年6月。《团结就是力量》在音乐上继承了民族音乐的优秀遗产,吸收了外国近代音乐的艺术成就。该曲歌词朗朗上口,节奏铿锵有力,体现了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八路军和老百姓团结一致,奋勇抵抗日寇侵略的决心。
14、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您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
15、《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1939年4月13日在延安首演,歌曲慷慨激昂,在中国抗日战争时起到鼓舞作用。1960年代后期因江青的建议,被殷承宗等音乐家改编为《黄河协奏曲》,后来又出现了有石叔诚版的《黄河协奏曲》。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黄河大合唱》在台湾"戒严时期"被禁止演奏。
16、九送红军到通江,通江河上船儿忙,千军万马河边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红军啊!眼望江水断肝肠。
17、《五月的鲜花》是阎述诗创作的一首抗战歌曲,由光未然填词、阎述诗谱曲,原为光未然于武汉所作独幕话剧《阿银姑娘》的序曲,1959年作曲家瞿希贤把《五月的鲜花》选作故事片《青春之歌》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