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阿和个性网
菜单
个性网名 游戏网名 游戏名字 个性说说 个性签名

正史中诸葛亮有多可怕【119句精选】

来源:个性说说 发布时间:2024-01-15 12:19:23 点击:59次
首页 > 个性说说 > > 正史中诸葛亮有多可怕【119句精选】

正史中诸葛亮有多可怕

1、三国历史上,真正堪称顶尖水平的奇才只有四位。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诸葛亮的老对手,他一生的苦主司马懿!司马懿在渭滨,面对诸葛亮率领的蜀军屡次进攻,仍然不动如山,堪称天下最善防守之大将!

2、既然蜀汉是正统政权,那蜀汉的君臣全部都要正面化,而曹魏政权、东吴政权都要反面化。

3、换句话说,《三国志平话》中的内容无法得到证实,也无法加以反驳。在《三国志平话》中,记载了诸葛亮死时候的场景,就是“诸葛本是一神仙……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其次还记载了诸葛亮的身高。

4、历史上的诸葛亮的确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建树,但是在我看来,诸葛亮更擅长政治,而不擅长军事,其军事思想更多的是呈现在战略思想上,而并非具体带兵作战上。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经自比管仲、乐毅,这两个人都是治世能臣,而并非带兵打仗之人,假如诸葛亮喜欢打仗的话,他自比的人物应该是孙武、吴起、白起这一类的战神,读书人最忌讳打打杀杀。

5、子午谷奇谋一直都是关注三国历史的焦点之裴松在给《三国志》做引注中是这样说的,魏延与诸葛亮建议,“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却始终没有得到诸葛亮的批准,在一千几百年后来看这段历史的话,既然北伐怎么打都不成功,魏延的放手一搏未尝不是一次机会,但是诸葛亮连考虑都没有考虑。

6、这个刘琮生性懦弱而且没有主见,荆州大臣们建议他投降曹操,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荆州军民安全,也可以保住自己荣华富贵。不然让刘备击败曹操的话,刘备定然会凭借极高的威望夺取荆州,到时候也就是自己的死期了。刘琮信以为真,于是瞒着刘备偷偷向曹操投降。(正史中诸葛亮有多可怕)。

7、诸葛亮有极高的“武德”。“武德”这次词,今天的理解和古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说一个将领有“武德”,是说他打仗是为了正义而战,是说他战场上不滥杀无辜,侵扰百姓等等。但是在古代皇权社会里,对“武德”的理解不是这样的。古代皇权社会认为,一个将领有“武德”,就是他虽然手握重兵,但是绝不拥兵自重。绝不因为手中有兵,威胁皇帝的安全。

8、除此之外,《三国志》中还记载了诸葛亮的言行:(正史中诸葛亮有多可怕)。

9、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士,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费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有饮马山河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

10、正是抓住了诸葛亮的把柄,司马懿才成为诸葛亮的克星。

11、但是正是因为其对诸葛亮的神化,才让世人都觉得诸葛亮本领通天。但是毕竟这只是在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描述,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影响我们对诸葛亮的正确认识。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有这么神吗?是否和演义中描写的一样足智近妖呢?以下便是个人的观点。

12、在陈寿所著《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非常的客观,也被认为是对诸葛亮最为真实的评价。陈寿这样评价诸葛亮: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他治国理政的能力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但是军事并不是他所擅长的。从诸葛亮正史中的表现来看,确实如此,在军事上,诸葛亮并没有《三国演义》上描写的那么出色。

13、三国演义是三国志的小说化,而三国志平话更接近正史。三国志平话是元朝时期的作品,讲的是魏、蜀、吴三国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三国志平话》分上、中、下三卷,69节,有图70幅。不过,在《三国志平话》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传说性质的。

14、历史上记载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条策略就是谋取荆州。曹操南征荆州时刘备正在樊城练兵,这里相当于荆州的屏障和前线部队,荆州主要为刘备提供粮草和补给。但曹操大军到达新野时荆州牧刘表突然病逝,他的继承人不是长子刘琦而是小儿子刘琮。

15、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16、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17、因为李严曾和他是刘备选定的两个辅政大臣,如果他处罚李严,肯定会有人说他争权夺利。为了团结,诸葛亮宁愿选择牺牲军事。因为诸葛亮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内部的团结,因此,在诸葛亮执政时期,整个蜀国基本上没有内部斗争。这也使得诸葛亮能够持续不断北伐,不出现任何杂音。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这方面的军事能力,也是很突出的。

18、诸葛亮联吴抗曹显示了古代统一战线,安抚孟获显示了民族团结,精兵简政显示了领导艺术。诸葛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格言: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既然诸葛亮军事成就乏善可陈,军事才干比较一般,为什么他却获得后世那么多的高度评价呢?

20、蜀后主刘禅不是一位明君,相比较来说,刘禅的智谋肯定是不如刘备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刘禅认了诸葛亮为相父。于是诸葛亮的地位再一次上升。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神入化,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对此有人评价了诸葛亮是“状诸葛之智近妖”。

21、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称为智多而近妖,因为在小说中的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门八卦无一不通,甚至还有借东风的能力,这些只是一些艺术描写,真实的诸葛亮能力并没有如此逆天;真实的诸葛亮是一个全面性的人才,对内能够治理蜀汉集团,增强国家力量;对外能够领兵北伐,指挥战争,同时还提出了联合东吴抵抗曹魏的外交策略,也是一个大才。

22、在演义中,罗贯中塑造了一个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运筹帷幄,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的形象。在演义中。诸葛亮又是"火烧博望",又是"借东风",又是"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简直把诸葛亮写成了神。但是在正史中,诸葛亮却远非如此。

23、其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喜好吟唱《梁父吟》,常自比于管仲乐毅。就连陈寿都如此评价诸葛亮:"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24、诸葛《前出师表》丶巜后出师表》是真实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可信的。

25、当曹操兵临樊城之后刘备才知道刘琮瞒着自己投降,于是带着军队撤回荆州,途径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建议刘备可以趁机攻打襄阳。而当时的襄阳兵精粮足,城内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外边曹操的兵马也不远,这条策略可以说非常凶险。而诸葛亮却推荐给刘备,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并不完全是一个谨慎的人,他也会剑走偏锋。

26、如果某一方面不到位,诸葛亮宁愿不打,也不愿意冒险。比如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就具有相当大的冒险成分。这样打,也有可能夺取关中,也有可能大败溃逃。胜利当然不说了,失败的后果是严重的,就是很可能激起蜀国反弹,乃至于被灭国。包括第四次北伐,李严说粮草运不到,诸葛亮除了考虑政治因素外,同时也是害怕后勤保障不到位,影响战争推进。

27、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

28、能够说出这句,说明诸葛亮自己也是清楚自己的,实际上就连司马懿也是十分清楚的“诸葛亮平生仔细谨慎”。

29、关于诸葛亮缺乏奇谋,连他自己也是承认的,诸葛亮擅长的宏观战略分析,而不是擅长战术当中的千变万化。

30、三国强盛,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交战和分歧时期之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创造了“三重发展”中的英雄最受欢迎的是刘宣臣所建立的舜权,与吴魏不同,孙中牟吴氏是一个真正富庶的王朝,虽然被称为18岁的格格蒙江东,但这只是从建山先民那里继承下来的,而魏方曹则以弟子闻名,尤其是在以后正如他为了侍奉诸侯而俘获天子一样,魏国只是一种救赎,刘玄德在舜国的成长史尤其令人振奋。

31、最后,在性格方面,诸葛亮惺惺作态,早在隆中之时,诸葛亮就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是谁,那都是张良萧何级的大谋士,他们都是了自己的抱负大官,诸葛亮自比他们,自然有扭乾坤的野心,可当刘备来三顾的时候却两次都闭开了,自己想做大官却东躲西藏,让刘皇叔两次败兴而归,这有点虚伪的嫌疑。此外,当周公瑾病逝时,诸葛亮前来吊唁,对头已死高兴都来不及,他却在公瑾棺前哭的一塌糊涂,这不是惺惺作态是什么?其心理就不言而寓了。

32、刘备在打仗方面最信任的人其实是法正,而并非诸葛亮

33、三国演义毕竟是部以历史人物和事件加上野史传说为内容,由作者罗贯中,依据自己好恶为标准,经艺术加工而成的一部小说而已,难免会脱离现实。小说中诸葛亮并非现实中的诸葛亮,无论性格脾气,甚至行为都有可能相差巨大。因为小说毕竟不是历史,更不是诸葛亮传记。

34、三国这段历史是从东汉到西晋之间的一段军阀混战时期,从时间上来说,不过60年时间,期间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35、其次,从战略方针来看,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积极整军,这没错,可他对将领的培养也有不足之处,并导致了五虎死后出现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前锋"的悲剧。由于诸葛亮的确有名气,刘阿斗那个低智商的玩意把过宫中府中及营中的大小事务都交给他处理,这样一来,其他官员都以为凡是诸葛丞相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依赖诸葛亮的风气,不但导致了国家少进言的情况,还使一些比诸葛亮有远见的官员有言不敢发。

36、之后,诸葛亮的画也是精品,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张彦远还在其《论画》一书中,记载了当时绘画收藏与销售的情况。他说:“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则赵岐、刘亵、蔡邕、张衡、曹髦、杨修、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

37、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平日喜欢吟诵《梁甫吟》,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

38、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39、诸葛亮为政治收敛军事才华。诸葛亮的军事才干实际上是很高的,对战争也是有很高的阅读能力的。但是,为了政治上的安定团结,他常常努力收敛自己的军事才华。比如在第一次北伐中,当马谡失街亭后,本来诸葛亮并不是没有再战的机会。但是,由于当初大家都对诸葛亮任用马谡为先锋,造成街亭失守这件事很不满。如果诸葛亮再打下去,将士们的怨气可能更加大。

40、在正面化诸葛亮的过程中,诸葛亮差点就成神了,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往往就感觉诸葛亮有姜子牙的功力,绝活是奇门遁甲,随便摆几块石头就是八卦阵,在赤壁之战的时候能借东风,最为神奇的就是诸葛亮竟然会续命,最后诸葛亮要续命成功了,估计就成神一般的存在了,有时候我就纳闷了,一个能够呼风唤雨的人都没能让蜀汉取得胜利,你说蜀汉到底有多渣。

41、诸葛亮是以谋士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的,从宏观战略角度为刘备谋划了“隆中对”,并且制定了先三分天下,再等天下有变,北上伐魏。

42、而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成就则更高,完全不是现在人所说的“诸葛亮不通军事”;陈寿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就曾提到,诸葛亮“治戎为长”。诸葛亮也曾在《论荐刘巴》一文中亲言:“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可见,诸葛亮治军有方。

43、演义吹了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但是正史诸葛亮军事也不差,三国演义没有告诉我们蜀汉总兵力不过10w,每次北伐带兵不过数万。可就是这数万北伐军,居然打的数十万魏军龟缩不前,排除神话部分,这战绩比起动不动三十万大军北伐的演义诸葛有差么?演义中,出陇上诸葛装神的故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说的是诸葛亮兵至祁山,军中缺乏粮草,于是设计迷惑魏军,出现几个“诸葛亮”司马懿不知是人是鬼,十分害怕,仓皇逃窜,诸葛亮得以收割陇西小麦。这段故事其实原型是正史中的上邽——卤城之战。

44、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九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45、演义没有说比起军事,诸葛亮更强大的是政治才能,当刘备被打的走投无路之时,是诸葛亮出使东吴,力促孙刘联盟。当吴蜀联盟破裂,是诸葛亮力促蜀吴重修于好共抗曹魏。可见诸葛亮强大的外交才能。。蒋琬、廖立、庞统、马良、马谡、董允、蒋宛等重要人才,都是诸葛亮推荐的,出师表中更是推举了很多人才,可见诸葛亮知人善任。刘备攻取益州,离不开诸葛亮在后方调度粮草,益州初定,又是诸葛亮联合刘巴制定蜀科。诸葛亮几年之间,外平南中叛变,内修政理。让千疮百孔的蜀汉变得民殷国富。三国志说诸葛亮的政治能力是不下于管仲萧何的,算无遗策的贾诩都评价诸葛亮:诸葛亮善治国。

46、其次,诸葛亮在经济上的成就也颇高;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

47、诸葛亮但凡有那么一丝想造反的想法,他早就当了蜀国的皇帝。但是,诸葛亮虽然兴兵五次北伐中原,却从来没有任何要拥兵自重的行为。这就是诸葛亮的“武德”。唐肃宗的时候,之所以要把诸葛亮列入“武庙十哲”之中,就是因为诸葛亮极为忠诚这一点。唐肃宗也是有感而发。当初唐玄宗那么信任安禄山,可安禄山却造反了。如此一比较,可见安禄山的“武德”是极为低下的。

48、刘备拿下益州后果断北上和曹操争夺汉中,留下诸葛亮镇守成都。因为此前刘焉父子在益州实行残酷统治,导致益州士族一直很排外。刘备虽然拿下益州但实际上对于这些士族人来说同样也是外人,和刘焉没什么两样。诸葛亮并没有杀鸡儆猴,而是启用口碑较好的世家子弟做事,允许世家一起商议国策但限制世家招募私兵。另外又重新制定了比较宽松了律法的律法,保护当地老百姓的权益。在张弛有度的策略下,仅仅一年时间益州士族归心,集团上下一心打赢汉中之战。

49、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54岁。

50、至于三气周瑜丶空城计丶借草船等是移花接木。周瑜是自己病死,后两项是东吴人的。

51、诸葛亮早年时期追随刘备,当时的刘备多次邀请了诸葛亮出山,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开始辅佐刘备。换句话说,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遇到了刘备,两人相辅相成。到了刘备病逝后,诸葛亮大权在握。

52、限于篇幅,这场战争的详细过程就不介绍了,只叙述下最终结果:上邽之战,郭淮败退,北伐军收割陇右小麦。卤城之战,司马懿丢盔卸甲,从此不敢与诸葛交锋。演义中空城计虽然子虚乌有,但是“死诸葛走生仲达”却是真的。正史中“死诸葛走生仲达”记载的情况让司马懿比演义中更丢人。演义中说“见木像魏都督丧胆”,可是正史中,司马懿连诸葛亮的木像都没见到,只是杨仪“反旗鸣鼓”,就不敢追击。可见“畏蜀如虎”,名副其实。

53、古代的皇帝总是希望大将能够打胜仗,但又总是害怕大将手里的权力太大而不受控制,并因此造反。所以,对带兵的大将,总有很多限制。比如派遣监军,比如轮换将领,比如预授阵图等等。然而,就算这样做,也杜绝不了大将拥兵造反这样的结果。而诸葛亮当时在蜀国可以说拥有绝对的兵权,刘禅也没有任何限制诸葛亮兵权的措施。

54、诸葛亮未出茅庐就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战略,在刘备时期一直是主管政治为刘备制定法律,管理赋税,在汉中之战时期保障后方供给“足食足兵”,在夷陵之战后受命托孤,凭借一己之力将蜀汉起死回生,使得曹魏与孙吴反目,并且亲自平定了南方的叛乱,稳固了蜀汉内部,随后五次北伐曹魏,接连斩杀王双、张郃等名将,击败司马懿,阻止曹真伐蜀,攻陷武都、阴平,稳定蜀汉。

55、诸葛亮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位谋士,现如今的诸葛亮已经被看成是古代史上忠臣的代表。也有人评价诸葛亮为千古第一忠臣。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在蜀汉期间,是尽心尽力,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尤其是蜀汉后期做出了重大贡献。

56、“田畴辟,仓原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

57、诸葛亮并不是个面面俱到的人,翻开正史,你几乎找不到他打过什么胜仗,神机妙算更是无从谈起,但这个人很善于治国,是个政治家。

58、要知道《三国演义》实际上只是一本小说,里面的内容对比正史来说有只有三分真实性,特别是作者罗贯中为了尊刘贬曹,特意把很多不属于刘备集团的战绩强加到他们身上,所以才造就了诸葛亮智多近妖的形象。正史上虽然存在诸葛亮这个人,但他对于蜀汉来说更多是一个大管家的角色,不会呼风唤雨,能力也没有演义里面那么强。

59、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较为公允,一方面是肯定了诸葛亮的政治能力和治军能力,另一方面也认为诸葛亮缺乏奇谋。

60、但是,诸葛亮偌大的威名,其实主要来源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如花妙笔!要知道,历史上的诸葛亮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

61、再者就是诸葛亮出使东吴。在诸葛亮看来刘琮既然投降了曹操那意味着变成了我们的敌人,荆州上下也会对敌视我们,单单江夏的刘琦3万大军肯定保不住我们,建议刘备和孙权结盟。

62、首先,诸葛亮的政治能力丝毫不逊于荀彧;诸葛亮入蜀之初便与法正、刘巴、李严、伊籍等人依据和增删秦汉旧律,共同制订了蜀国的法典《蜀科》。此外,他还亲自起草了各种科条律令数十则,其内容包括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条规。而且诸葛亮掌权后,在蜀汉上层创造了一个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围,蜀国官员以诸葛亮为榜样,为官节俭,力戒奢华,造就了整整一个廉政时代。

63、他的老对手司马懿曾经这样评价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从司马懿的话中不难看出,他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并不看好,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差点将司马懿烧死,但在正史中,这都是不存在的,反而司马懿屡次挫败诸葛亮的北伐大计是真实的。

64、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

65、而刘备认为自己尽管名声在外但实际上都是在中原、荆州地区、在江东地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这么些年也没有什么联系。而刘表生前策划杀死江东猛虎孙坚,江东荆州两家算是世仇,江东甚至可能会把我们当成敌人。

66、可以说,刘备活着的时候不领诸葛亮打仗,刘备死后,诸葛亮多次北伐,没有取得一次成功,说明打仗并非诸葛亮的强项。

67、诸葛亮最大的成绩,实际就是在刘备死后,稳住了整个蜀汉政权,不至于在统治者换代的时候政权被颠覆,当然,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没能改变被颠覆的局面。

68、在刘备具体带兵作战中,也很少叫上诸葛亮,而是让诸葛亮坐镇后方,运筹帷幄,这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当年刘备在徐州时候就因为自己出战把小张飞留在徐州,结果老窝被人端了。

69、“有天地三人而会祭风:第一个轩辕黄帝,拜风侯为师,降了蚩尤;又闻舜帝拜皋陶为师,使风困三苗。亮引收图文,至日助东南风一阵”,看到这样的描写之后,人们肯定会惊讶的,毕竟在这样的记载中,展现了诸葛亮神奇的一面,这就让人难以置信了。

70、诸葛亮追求的“十全”战争有远瞻性。从战功及用兵奇谋来说,诸葛亮确实不能和白起、韩信这样的军事天才相比。但是,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追求的是“十全”战争。所谓的“十全”战争,就是确保整个战场高度精密配合的战争,先锋、中军、侧翼、粮草,各方面都要协调配合,及时到位,这样才能打胜仗。

71、诸葛亮在刘备夷陵之败后更是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72、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人物之有着极强的个人能力,同时对蜀汉集团鞠躬尽瘁,让人十分佩服。刘备虽然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就连汉献帝也要尊称为皇叔,但是刘备的家族中落,已经沦落到卖草鞋为生,虽然后来刘备得到了关羽和张飞的帮助开始起兵,但是依旧屡战屡败;一直到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刘备集团才开始走向正规,诸葛亮还为刘备制定了一个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而刘备集团也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占据了荆州,益州和汉中地区,成为了雄踞一方的诸侯,可见诸葛亮的能力十分出众。

73、文学形象中几乎成神,却是一个善于守成而不善于打仗的人

74、首先,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魏有荀彧、司马懿等一批谋士,吴有周瑜、陆逊等,蜀有诸葛亮等,这些人中并不存在一个第一名,三国演义里那些独占鳌头的情况是虚构的:比如诸葛亮和周瑜,这俩人并没有什么交集;诸葛亮和陆逊、司马懿是有交集的,他们是同一起时期的顶级权臣,但他的争斗未分伯仲,死诸葛亮吓走活司马是虚构的;而夷陵战后,八卦阵内困住陆逊的故事历史上也没有。

75、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倒是实打实的,但是,这不过是司马懿,为了“养寇自重”,保持自己在朝中地位,配合诸葛亮出演的一场戏而已!

76、“身长九尺二寸”,这是什么概念呢?首先来说,汉朝时期的一尺是1厘米,九尺二寸身高就超过了1米!要知道,现如今的篮球运动员姚明才21米。还有就是诸葛亮巧借东风,看来,风力是不受人为控制的,但是诸葛亮就能够控制。

77、无论是男女老少,对三国演义都是熟知一二的。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对很多历史人物进行了改编。更为重要的是,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经典的描写都是虚构的。不过这并不影响三国演义的精彩程度。人们对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也是记忆犹新的。

78、可以看出,法正才是刘备的御用军事,刘备是一个看人很准的人,当初刘备力排众议重用魏延为汉中太守,取得了重大的成绩,而刘备不主张任用马稷,然而诸葛亮因为和马稷的私下关系很好,就任用马稷,结果导致第一次北伐的失败。

79、而且,像魏延这样的大将,因为没有被选为先锋,心中不满,肯定还会故意捣乱。这样一来,蜀国军队里的团结就很成问题。诸葛亮认为,保持内部的团结比打胜仗更重要。因此,他选择了退兵。再比如在第四次北伐的时候,李严负责押送粮草,因为他不能及时把粮草送到,于是谎称没有粮草了。诸葛亮当时明知道他在说谎,可是依然按他说的,选择退兵。

80、诸葛亮的《隆中对》着实非常精妙,他的战略眼光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出师表》中对局势的分析和超凡的文采同样令人敬畏,但是诸葛亮一生打过的胜仗在正史中确实记载不多。诸葛亮曾经五次出兵讨伐魏国,都没有取得有效的战果,还损兵折将,耗损了蜀国的实力。

81、陈寿在《诸葛亮集》中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在《三国志·诸葛亮传》评价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肖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钦卫”。

82、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83、刘备出征的时候带着谁呢?蜀郡太守法正!诸葛亮对法正的评价是“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

84、演义里面描写诸葛亮是一个草根,长期在南阳隆中种地,经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平时也会帮农夫改良农具。因为名声在外,刘备特意带着两兄弟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嘱托弟弟诸葛均守好家业后跟随刘备征战天下。

85、首先——军事上。很多人一直对于诸葛亮的军事实力有所怀疑,认为是演义里面神话了诸葛亮,其实他不会带兵打仗,但是从诸葛亮南征北战上的成就来看,这句话已经是不攻自破了,诸葛亮南征时期,亲自领兵“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克服了瘴气、沼泽等困难之后击败蜀汉叛军,并且生擒孟获使其归降,后来北伐曹魏,也是震动魏国人心,每次都必须从关中派遣援军,运用多倍兵力与诸葛亮作战,但是依旧无法战胜诸葛亮,后世评价道:

86、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

87、诸葛亮在文学上的成就就不用多说了,《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充分展现了诸葛亮在文学上的造诣。在书法上,诸葛亮也是颇有功底,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宋徽宗宣和内府的《宣和书谱》卷13记载: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又说:“今御府所藏草书一:《远涉帖》。”宋徽宗在书法上的成就是极高的,但都对诸葛亮的书法尤为喜爱,可见一斑。

88、我读杨念群老先生的《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中讲,在强大的朝代如汉、唐时期其实是不讲什么正统的,普天之下莫非皇土,什么样的朝代开始讲正统,那就是不自信的朝代,比如从宋代开始,讲正统,讲三观,实际上就是掩盖国家羸弱的情况。

89、演义里面关于诸葛亮的军事作战描述篇幅同样很多,诸如南中之战、七擒孟获、火烧藤甲兵、空城计,火烧上方谷等等,但其实绝大部分都是杜撰。历史上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的第三年的确领着部队南征,但作战的主要对象并不是孟获这一类蛮族,而是益州南部叛乱的几个郡城,敌军也不是藤甲兵、象兵,而是士族们的私兵,更多是一群民夫、散兵游勇。他们的战力很差,在蜀汉正规军两轮攻势下很快败阵。这次南征包括路上行军来回,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结束了,就跟去南边逛了一圈一样。

90、司马懿一切的心思,可以说在郭嘉面前都无所遁形!可惜的是,天妒英才,郭嘉早早的去世了!第三位,则是“凤雏”庞统,诸葛亮曾感慨过,凤雏智谋,十倍于我!

91、此外,诸葛亮还精通音律,喜欢操琴吟唱。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习凿齿《襄阳耆旧记》:“襄阳有孔明故宅……宅西面山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瑟为《梁父吟》,因名此山为乐山。”当然还有卧龙吟,真是千古绝唱,《中兴书目》记载:“《琴经》一卷,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

92、也就是说,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神乎其神,似乎天文地理、兵法谋略、治国安邦、人情世事等等,这些都是诸葛亮无所不能的。这样的人才即使是在世界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仅仅凭借一个策略,就可以改变当时的战争局势。

93、包括他赖以成名的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博望坡等等,都是罗贯中杜撰出来,往诸葛亮脸上贴金的事迹!一代奇才周瑜,到了罗贯中的笔下,却成了被诸葛亮三番两次玩弄于股掌之中的鼠辈,着实可恨!

94、如此短暂的政权,却因为罗贯中老先生的一部《三国演义》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有些人连朝代顺序都搞不清楚,却能熟悉的知道《三国演义》中出现几次的颜良文丑之辈。

95、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其实远没有演义中吹捧的那样神化,但也有不小的本领。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真假难辨。但可以确定的是,诸葛亮确实向刘备献策《隆中对》。诸葛亮提出了尽可能的避开强大的曹操,占据荆州,再图益州,寻求三分天下的计策。而事实也证明了,诸葛亮的此番谋划的正确性。

96、首先,从战史来看,草船借箭,火烧博望,借东风,七擒孟获等战中,诸葛亮在小罗笔下是十分活跃,但我们知道在正史中,草船借箭是孙坚所为,虽然孙坚早死,为何在赤壁仍然出现我不知道,但确不是诸葛亮所为。火烧博望是徐庶的手笔,借东风,只是自然现象,他只不过是通过长江的渔夫所言才知道的,七擒孟获有人已评论过了,在当时的环境不可能有那么充足的时间七次抓孟获。此外,取四川诸葛亮只不过提供战略上的支持,真正打起来,有功的有黄忠张飞等一行人。还有六次出祁山,除了取了天水和安定两郡,别无所获。

97、历史上诸葛比《演义》上更神奇,而不是恐怖。诸葛创造了古代冲锋枪《连弩箭》丶《木牛流马》(据说是黄夫人画的图纸)丶做了《诸葛肉包子》等很多,有的可惜失传了,后人做《木牛流马》也做不到诸葛巧妙天工。

98、因此有人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神化了。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就是“智慧的化身,神一般的存在”。可是在一本古书中,诸葛亮就是神一样的人物。这本书就是《三国志平话》。那么《三国志平话》是什么书呢?

99、诸葛亮可以称为军事家,是因为诸葛亮打仗“治戎为长,奇谋为短”

100、而当时的诸葛亮,想必就已经有目的地了解天下的局势了。若非如此,诸葛亮又怎会对曹操、孙权等各路军阀势力有如此清晰而准确的认识?又怎会做出如此正确的谋划呢?不过可惜的是,蜀汉最终并未按照诸葛亮的计划顺利开疆拓土。反而节节败退,落得个三国中首先衰败灭国的下场。

101、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10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这一句再一次说明了刘备用人之长,知道诸葛亮的谨慎性格。

103、用兵南中、北伐曹魏,都是诸葛亮亲自担任主帅,而且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104、“响亮一声若雷,沙石四起,顺风者赢,逆风刮折松梢,跳楼坠水。黄忠用刀斫开门,众官夺门而入。”也就是说,诸葛亮在关键时刻,救了黄忠一命。看到这样的记载后,人们肯定会发现,诸葛亮借东风就像是吃饭喝水一般容易。

105、劳而无功的结果就是劳民伤财,极大地消耗了蜀国的国力。就算他被人津津乐道的蜀国战略规划“隆中对”,由于关羽失荆州,以及数次北伐劳而无功,也被证明是有问题的。连伟人也对“隆中对”提出质疑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106、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均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锁属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据史料记载,诸葛亮的祖上出过司隶校尉,父亲当过太山都丞。叔父当过豫章太守。而后来,自己和弟弟也是跟随着叔父去走马上任。

107、尤其作者罗贯中先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崇敬汉刘皇室,褒刘贬曹充斥三国演义,而诸葛亮又是蜀汉军师,夸大美化,脱离现实极有可能。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也就并不奇怪了。

108、这一点刘备看得很准,刘备招抚诸葛亮,听了诸葛亮的《隆中对》(三国宏观战略局势分析)后,十分满意,给诸葛亮的第一个任务是到东吴公干,以外交大臣的身份促成联吴抗曹的方针。

109、上文也提到了,诸葛亮在初见刘备时,便提出了联吴抗曹的政策。而这也一直是诸葛亮重要的外交策略。在刘备万分危急的情况下,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可见诸葛亮对于孙刘联盟的信任。而且在第一次与孙权的联合中,刘备所得到的利益也为入蜀奠定了基础。而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被东吴大败,孙权称帝后。

110、这大概都是中了罗贯中老先生的毒,正是因为《三国演义》流传太广,导致人们对这段历史都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三国争霸实际上应该是三个军阀之间的战争,然而在罗贯中的小说中,非要加入正统的观念,这大概也是全书的一大笔吧!

111、后来刘备着手攻略益州,因为军需物资准备不足,特意派遣诸葛亮到这三个郡城筹备粮草、兵甲等各种军需物资。诸葛亮仅仅三个月时间就能高标准完成任务,刘备可以提前行动,特意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驻守荆州。诸葛亮在这段时间里重新开通通商口岸,批准荆州地区的商人和东吴、益州来往做生意,当年荆州得到的赋税对比往年直接翻番。

112、据说,诸葛亮临死之前,仍然耿耿于怀,自己频频败于司马懿之手!第二位,则是曹操麾下的“鬼才”郭嘉!郭嘉擅长洞悉人心,掌控朝局,是司马懿这个“冢虎”的最大克星!

113、在诸葛亮的事业中,有许多智慧和亲和力,有许多毕生的图谋,非常有力。然而,在平凡的历史中,诸葛亮并不是最可怕的。他有五个非常吓人的人:刘锋、李和和、曹真、郝昭,其中最让刘锋害怕的人。刘锋是刘宣德的衬里,他对刘宣德很有价值。那一年,刘玄德在中国战后大败,让刘焕去上三镇准备关羽,为未来的北伐做准备。然而,当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刘范没有去救援,甚至当关羽在逃时,刘范也没有去救援。在执行中,关羽率关羽退守麦城,当辽水向刘芳求援时,结果刘欢拒绝了,由此产生了关羽余羽余羽余羽余羽余羽余羽余羽。也正因为如此,最终刘志恩大发雷霆,把刘锋打死了!但在普通的故事里,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刘观虽不去援救关羽,但在诸葛亮刚回来的时候,刘观却没有机会援救关羽,所以刘玄德不想杀了刘丰,因为诸葛亮这么说!

114、而诸葛亮认为孙权是一个雄主,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掌权江东,而且这么多年也没有发生什么叛乱,由此可见他的能力。

115、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116、其次——治国上。诸葛亮治国能力一直是有目共睹的,之前在汉中之战就可以为刘备不断保障后方供给,在夷陵之战后花费五年时间可以使得蜀汉继续出征,后世评价道:

117、但历史上并不是这样,诸葛亮是士族出身,诸葛家一直都是青州琅琊郡的士族,诸葛亮的祖父曾经做过青州别驾、扬州刺史、冀州刺史等职务。诸葛亮的父亲年纪轻轻就被举为孝廉,23岁就任职泰山郡的郡丞,是未来泰山太守的第一人选,后来在诸葛亮8岁那年染病去世。

118、既然宋代开始讲正统,那就要把历史上的朝代也讲上正统,这关系到后世如何评价宋朝的问题,蜀汉和宋代有很多相似之处,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偏隅一地,尤其南宋朝廷在失去中原,臣服金国之后,还要偷偷的讲正统,通过拔高蜀汉形象也要证明,即使失去中原,咱也一样是正统嘛!

上一篇:诸葛亮的名言警句全部【64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个性说说

  • 诸葛亮的名言警句全部【64句精选】
  • 欢度中秋节名言佳句【34句精选】
  • 中元节是哪一天【24句精选】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16句精选】
  • 诸葛亮气周瑜歇后语下一句【35句精选】
  • 邓卫的微信经典说说(在寂静的黑暗中,响着“嘀嗒”)
  • 2023张琴秋的微博爱情说说(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必须排除)
  • 胡中花的qq空间个性说说(从此我的世界只有工作和挣钱,)
  • 表达中秋节的诗句【46句精选】
  • 中考祝福语大全【28句精选】
  • 好句好段摘抄大全初中100字【84句精选】
  • 中秋节发朋友圈的简短句子【96句精选】
  • 厨卫灯的空间爱情说说(德波顿在书中说道:西方思想中)
  • 陶汉林的抖音心情说说(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品格,好比)
  • 中国名人谦虚的例子【41句精选】
  • 中秋节节日祝福语简短【88句精选】
  • 个性说说相关栏目

    推荐个性说说

  • 男人调侃女人的歇后语【12句精选】
  • 又痞又坏幽默的句子【25句精选】
  • 又辛苦又没赚到钱的说说【100句文案】
  • 彩票中奖的心情说说的句子【文案100句】
  • 春天去烧烤的朋友圈说说【文案100句】
  • 成语大全50000个解释【57句精选】
  • 捡菌发朋友圈说说【100句文案】
  • 涨水的搞笑说说【100句文案】
  • 最新个性说说

  • 正史中诸葛亮有多可怕【119句精选】
  • 诸葛亮的名言警句全部【64句精选】
  • 名家爱情名句经典语录【71句精选】
  • 表达父爱最感人的句子发朋友圈【50句精选】
  • 不可一世的意思是什么【79句精选】
  • 名人名言长句100字【31句精选】
  • 少年豪情壮志的诗句【64句精选】
  • 关于天气的谚语12年级【15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