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2、宋之问的外甥刘希夷写了一首题为《代悲白头翁》的诗,其中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宋之问特爱此联,知他还未传示于人,向他要,刘希夷答应了但并未给他。宋之问怒其诓己,便使家奴以土袋压杀了他。
3、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刑天和黄帝(一说天帝)争位,被斩去头颅,失了首级后,以自身双乳作眼、肚脐为嘴的形态存活,双手各持一柄利斧和一面盾牌作战。(胡适拒绝吴的三句名言)。
4、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5、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6、这就是中国现代教育发轫期的时代背景。在民国教育的话语体系里,扫盲、启蒙与救亡是最显著的三个主题。扫盲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化、普罗大众化,如教育家晏阳初所领导的平民识字运动,黄炎培的职业教育主张,以及陶行知的乡村教育主张等。而启蒙话语无疑是其中最激越的声音,属于精英阶层的事情。按当时受教育者之人口比例,能够读大学者无疑都是精英。精英是社会的塔尖,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精神指向,也是教育质地的直接体现。如果拉长历史的视线来观察一个时代的教育,建立了多少所名校,培养出多少位大师,大概都是小事情,关键是整个教育为历史的火车头提供了多少原动力。一场五四运动,就将民国之初的高等教育提升到一种精神高光的境地。1919年5月2日,当巴黎和会的最新消息传来后,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立即返校告诉了北京大学的学生领袖许德珩、傅斯年、罗家伦、段锡朋等人。北京的大学生们迅即激愤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随即爆发。蒋梦麟说,五四事件使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懂得了,“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五四运动爆发时,适逢美国哲学家杜威来中国访问。1919年6月20日,他从北京给女儿写信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7、这句话还有英文表达,笔者在网上所见到的如:
8、保险的意义,只是今天作明天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幼时作儿女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作是现代人。
9、“杨教授,这是你家请的伙计么?”再后来,胡适到杨昌济家里吃饭,看见毛,他把毛误认为是杨昌济请来的伙计
10、周星驰在一次参访中,谈到自己的这个名字,他透露说,这是他的母亲给他改的名字,自己也曾亲自问过名字的来历,母亲告诉她是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11、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12、“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这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傍门户,不依赖别人,不用别人耳朵为耳朵,不以别人的脑子为脑子,不用别人的眼睛为眼睛,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13、刘文典每次登堂讲授《庄子》,开头第一句必是:“《庄子》嘛,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有人问刘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刘大发感慨道:“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我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周,另外半个嘛……,还不晓得!”刘治《庄子》,作《庄子补正》,尝谓:“古今懂庄子者,唯二人半而已。”
14、其实,这些还只是意外事故。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所可能遭遇的意外事故还远远不止于此。
15、没有保险,爱和责任都不过是一厢情愿,一句空话。
16、(不降志,不屈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胡适胡适)
17、梁漱溟,算是毛在北京期间印象最好的几个人了吧。梁当时是北大哲学系讲师,经常去杨昌济家蹭饭。每次都是蹭住在岳父家的毛姓凤凰男去给开门。建国之后与毛关系很融洽,但53年因为农民问题让毛下不来台,但毛也没台为难他。梁算是真正有操守的读书人吧,批林批孔时的表现,文革后的表现,对毛的平价,无愧有操守的知识分子。
18、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创作的小说《弗兰肯斯坦》又叫什么名字?
19、五四运动的爆发,民国初期的教育改革无疑是其最大推手。1912年9月2日,教育部公布了以蔡元培“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理论为蓝本的中华民国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取代了清末“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也推翻了前清癸卯学制(即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一思想导向和精神基调第一次将教育与王朝命运的维系相推离,确立了较为现代的“国民教育”理念。如张伯苓创立私立南开大学时,就抱定“痛矫时弊,育才救国”、“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理想;浙大校长竺可桢说:“大学教育之目的……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讨专门智识,而尤重于锻炼人的思想,使之正大精确,独立不阿,遇事不为习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从潮流,惟其能运用一己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学教育之富于常识也。”有如此之教育理念,自有“允公允能”、读书不为稻粱谋之精英学子、社会栋梁涌现。虽然当时整个北平只有寥寥几所高校,而作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在校生也不过两三千人,但这塔尖上的革命却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大变革。
20、罗昌龙,1915年入长沙长郡中学,同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名义发出征友启事,他是最早的响应者,被称誉为“管鲍之交,后无来者”。再后来一起创办新民学会,一起去北京筹款,也是那批人里面与毛是唯二两个没去法国的,因为毛觉得国内需要人负责新民学会。不过呢,罗考上了北大,毛没考上(胡适暗笑)。
21、中国三大三角洲指的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哪一个?
22、作者: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23、1938年,外敌侵扰,人心动荡,“群鹿竞逐,黔首愁苦”,“平生杜门”的马一浮受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请,以在野之身出斋讲授国学。竺可桢虽是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出身,但他却拥有相当高的人文素养,在教育理念上也坚持通识教育、人格教育,受教育者将来要作为社会的“标杆”和“领袖”,“不能只谋食而不谋道”。因此,在兵荒马乱、人心动荡、国族危亡之际,他才会想到邀请大儒马一浮出山讲学。马一浮自幼饱读诗书,青年时期曾与同乡马君武、马叙伦游,风华正茂,“各自负以天下为任”。然而不久后,马一浮即“自匿陋巷,日与古人为伍,不屑于世务”。一直到抗战爆发,他都孑然一身,身居陋巷,潜心研究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但大敌当前,为士者自不可独善其身,道义不可违也。
24、读古人的书,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聪明到怎样,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样。
25、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即使开了一辆老掉牙的破车,只要在前行就好,偶尔吹点小风,这就是幸福。
26、第二次的隔空对话,1932年9月18日,傅斯年在发表《“九一八”一年了!》中谈到中国政治的出路问题,认为国民d自身已腐化堕落,弄得天怒人怨,国势频危。““共产d自身的力量也正有限,以我前者同共产d共事的经验论,不能不觉得他们也是感情的发泄,而并无建国之能力,所做的工作很多还是洋八股。”
27、(从前禅宗和尚曾说,菩提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被孔丘、朱熹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28、所谓成熟,不是处世不惊,而是心有底气。从一个家庭看这个底气就是保险,就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的风险,都可以让自己和家人有惊无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