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2、D.尾联中“杨花”“楼阁”“玉骢”三个意象,虚实相生,描写春天来临时江南繁华的生活场景。
3、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杜甫《新安吏》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
5、出自先秦屈原的《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6、在诗的题材内容上,以边塞景色与战争场面为主。描写的景观有狂风、酷热、严寒、冰雪、大沙漠、惨烈悲壮的战役、异国情调的胡乐等。人物多为都护、将军、单于、胡姬、征人、胡儿。地名则有天山、阴山、瀚海、轮台、疏勒等。如:凉州词(王之涣)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唐-王昌龄
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9、 晋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确为历史奇迹,故换头以“奇伟”领起,对这次战争的胜利作了生动的铺叙。谢玄等以“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戈甲,代指军队;蛇豕,封豕长蛇之简称。《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大)豕长蛇,以荐食上国。”封豕长蛇,比喻强大的贪暴残害者。此借指苻坚。“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弭,弓之末梢,用骨质制成,用以助驾车者解开辔结。谢玄、谢琰、桓伊等指挥数千之众,直渡淝水,击退北军,使北军望风披靡。苻坚等登上寿阳城,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军。在败逃路上,夜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军追杀过来。弃甲曳兵,亡魂丧胆,惊慌失措,狼狈北逃。词以十分快意的笔调赞扬晋军出奇制胜、力挫强敌,保住了东晋的江山和人民,免遭“索虏”吞噬。其功业之伟大,虽“周雅”所歌颂的周宣王中兴也不得专美于前了。《诗·小雅》中的《六月》、《采芑》等诗记述周宣王任周尹吉甫、方叔等率军北伐 狁,南惩荆蛮,使西周得以中兴。淝水之捷,其功不亚于此。
10、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描写古代征战沙场悲壮场面的诗句,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12、作者均富有浪漫进取的精神,人生观积极而乐观。因此诗中充满了激情和豪兴,显示出充沛的爱国情感。有反映战争残酷、黯然思乡的一面,更洋溢著马革裹尸、立功沙塞的雄心。(征战古诗大全)。
13、B.“惊沙”“飒风飙”突出了西北的特点,“赤烧连天”是指烧野草的火焰在远处与天边相连。
14、4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表现了什么样的心理?说明了什么?
15、原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6、D.“延晋祚,庇烝民”写东晋在淝水取得胜利,使国运延续,人民得到庇护。
17、D(解析)D.“生病的人既然对国事补益无多,可以让他们静养身心,安心隐居”错。尾联“应笑病夫何所补,独能安坐养桑榆”的意思是:应该笑的是,那些心志不坚的“病夫”,对国事又有什么补益呢?只有他们才能独自安坐,静心养息,安于隐居。
18、《前出塞九首·其六》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9、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20、B(解析)B.“回忆激烈的战斗场面”不正确,第四句“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意思是“边塞上吹奏了一曲《梅花落》,这是战士们在庆祝战争的胜利”,是描写战士们欢庆胜利的场景。
21、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杜甫《悲陈陶》
22、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23、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王翰(凉州词二首)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4、曾使西域来,幽情望超越。将念浩无际,欲言忘所说。
25、A.诗人在首联中,写到太原的军队重兵相对,压制强敌,透露出写诗的背景。
26、译文: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7、____李颀《古意》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____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28、C.六句蕴藉丰富,塞外之荒凉,时空之无限,心中之忧愁,皆熔铸在这十字之中。
29、阴云暮下雪,寒日昼无晶。直为怀恩苦,谁知边塞情。
30、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31、最近给孩子读古诗词是大热,丹妈曾经也推荐过不少诗,但唯独古诗词推荐的不多。古诗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浓缩了中华母语的精华,更应该从小就让孩子读。我手头上不少古诗词,挑选了很久,才找到一套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古诗词,每首诗有注释和阅读延伸,真心觉得不错,这周也会组团推荐给你们。今天,我先从中精选了50首,大家可以先感受下。
32、“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一句中景色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33、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
34、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武元衡(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35、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
36、似乎一提到边塞诗,激越或者悲壮,自然就会涌上心头。
37、D.诗人认为生病的人既然对国事补益无多,可以让他们静养身心,安心隐居。
38、诗的首尾两句分别写到玉门关铁门关两座关隘,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9、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40、(阅读延伸)陈子昂初到长安时,在文坛上籍籍无名。一天,他遇见有人索价千金卖一胡琴,众人都觉太贵。陈子昂随手买下胡琴,众人惊诧不已,请陈子昂演奏一曲,陈子昂约大家第二天听演奏。第二天,人们如约前往。陈子昂拿着琴,朗声说:“蜀人陈子昂,有诗文百篇,未为人知,今日竟以胡琴扬名••••••”说完,陈子昂愤然将胡琴摔碎。众人瞠目结舌,陈子昂随即拿出诗稿,人们争相传阅。仅一天,陈子昂就声名远扬了。
4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42、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43、写捣衣情景的作品,前有班婕妤的《捣素赋》,诗以这篇为较早。这首诗侧重从听觉上写捣衣,感想中又掺入“士不遇”的意思,捣衣者本身的表现还不突出。后来谢惠连的《捣衣》描写妇人心情就较细致真切了,而作品的主题也纯是表现妇人了。
44、C(解析)C.“以秋夜月光的朦胧烘托气氛”错误。根据诗文“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阴”可知,第一首诗是冬夜,不是秋夜,也不是朦胧而是皎洁。
45、____杜甫《前出塞九首》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____戎昱《塞下曲》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46、《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4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48、(1)淝:淝水,在今安徽省寿县境内。⑵限:界。这句说,千里长江,雪浪翻滚,风起云涌,一望无际,但南北界限分明。⑶逾:越。⑷人谋:指大臣的谋略。⑸索虏:南北朝时,南朝骂北朝人为索虏。吞噬:吞食。这几句说,长江的天险难以越过,而大臣的谋略又能制止强敌,北方的秦王苻坚难道能够倂吞东晋吗?⑹阿坚:即秦王苻坚。南牧:侵占南方的土地。⑺倏忽:极快的意思。⑻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采取了积极抗敌的战略措施。⑼颐:面颊。颐指:形容指挥进退皆如人意。⑽八千戈甲:指晋军前锋都督谢玄等将领带精兵八千,争渡淝水,击杀秦兵。⑾蛇豕:大猪和长蛇,比喻贪暴残害者,《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大)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注:”言吴贪害如蛇豕。“⑿弭:弓末梢,用骨头做的,用来助驾车者解开辔结。鞭弭:指驾车前进。周旋:辗转相从,这里是交战的意思。晋公子重耳答楚成王时,说过:“左执鞭弭“和”以与君周旋“的话。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⒀麾动:这里指战旗招展。⒁北军:秦兵。这句说,坐谈之间,北方秦国苻坚的军队顺风倒下,很快被打败。⒂鸣鹤:即风声鹤唳。秦国军队大败后逃跑,看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东晋的士兵,路上听到风声和鹤叫的声音也以为是晋兵追来。见《晋书·谢安传》。⒃王师:东晋的军队。⒄晋祚:东晋的皇位。⒅烝民:众多的百姓。⒆周雅:指周宣王命大臣征西戎、伐猃狁(音险允,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使周室中兴。这句说,周宣王使周室中兴的美事,并不是专有的,东晋谢安等以弱势战胜强秦,使晋朝转危为安,也是值得赞美的。
4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代王昌龄《出塞》
50、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出塞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51、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52、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5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54、译文:边廷上,幸喜没有战事,承蒙您的恩惠,戍守的人们得以放怀欢乐、醉舞军中。
55、颔联,“万里天声扬紫塞,十年人望在黄枢”,写万里之外,宋家天威名和声望传扬到塞外,多年以来,老百姓把期望寄托在朝廷的筹谋上,表达了诗人对战事的期盼与重视。
56、“白草三冬色,黄云万里愁”这两句又转为写景,极写广阔的边疆白草遍地,寒冬季节,阴云密布,给人以艰难困苦、不胜愁苦之感,也喻示着战争还在进行。“因思李都尉,毕竟不封侯”,汉代的“飞将军”李广,他多年在边疆保卫了国家但朝廷又是怎么对待的呢!言外之意,似乎在批评朝廷的刻薄寡恩、赏罚不公。诗人愁的是朝政昏暗。
57、(注释)①紫塞:北方边境。②黄枢:指门下省。门下省在汉为黄门,位居枢要,故称。
58、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这是前半首主意所在,开出下文三句。
59、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60、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代:岑参)
6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2、白话文释义: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63、反常心理,写出由于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人们受到的伤害之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进行了有力的控诉。
64、炎炎夏日阻挡不住孩子内心对诗歌的火热之情,这或许就是诗歌的魅力。古诗词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她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经典古诗词是一座巍峨的丰碑,她记载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更缀满了人类复杂情感的多变。今天、明天、还有未来的许多天,年轻的心灵在诗歌的浸润下,踏花前行。
65、王翰(凉州词二首)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6、B(解析)B.“汉军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叠。显示出汉将军营中的轻敌和松懈,让人不禁惊讶,忧心忡忡。”中“轻敌和松懈,让人不禁惊讶,忧心忡忡”错误,依据第二句诗“笳鼓喧喧汉将营”意思是“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吹笳击鼓,喧声重叠”说明军营士气高昂。
67、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③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68、(1)班超投笔从戎 终军向汉武帝请缨的典故。(2)诗人虽则和班超身份以及人生经历不同,但是跟班超一样不甘平庸,想有所作为。愿意像终军一样为国效力,建立功勋。诗人借这两个典故表达了抗击敌人为国尽忠的豪情。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