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阿和个性网
菜单
个性网名 游戏网名 游戏名字 个性说说 个性签名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81句精选】

来源:个性说说 发布时间:2024-04-13 12:46:36 点击:59次
首页 > 个性说说 > >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81句精选】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1、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

2、而萨特所说的“存在”却是针对着“本质”提出来的。在萨特看来,无论是宗教哲学,还是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称作“本质主义”。因为他们都认为无论是上帝,还是“自在之物”,“绝对精神”都是某种隐藏在万事万物后面,决定着,主宰着它们存在的某种“本质”。因而从逻辑上讲“本质先于存在”。上帝,自在之物,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源与依据。而萨特要建立的“存在主义就是把存在放在本质之上的一种学说”(库恩语)。这里“之上”即第也即逻辑上的前提与依据。用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观察“人”,分歧就更为尖锐。本质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先于经验中所遭遇到的历史存在,而存在主义则认为人所遭遇到的历史存在是人的本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人的本质是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形成的。“人,不外乎是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要变成某种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自身”。(2)显而易见,萨特强调“存在”是在与“本质”的比较中提出来的,他所确立的存在主义是与“本质主义”,“工匠主义”的对立中形成的。工匠主义,比如铁匠,正是在头脑中先有了对斧子的本质性认识,或者说在把握了斧子的本质以后才打造出斧子的,这在思想实质上和本质主义完全一致,或者说后者只是前者的具体表现。(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3、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又称生存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这一名词最早由法国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马塞尔提出。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以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4、所以,我首先试图在这样的哲学史框架中理解存在主义。

5、B:让我们谈论他是如何阐述它们的,例如,人存在的一个特征···我们刚才说到了一些,他将这个概念称之为“被抛”(thrownness),德语词是“Geworfenheit”,直译过来就是“被抛”。很简单的概念,我们每个人都是被抛到这个世界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然而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仍旧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事实,我们没有挑选过我们的父母,我们在一定的时期,带着被给定的遗传结构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些都是我们为了塑造生活所承受的负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因此人生从一开始就像掷骰子一样,它的偶然性根植于一些无法避免的事实中——你的父母、一定的历史时期···

6、B:我们的存在首先是一个我们主动承担的任务,因为存在不是一个中立的事实,当你关注(concern)人类存在时,存在是在不断运动中的,我们时刻都在创造着我们自己,时刻都在走向一个开放的未来。在海德格尔笔下,未来是一个压倒一切的时态。

7、(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出版社,19

8、M:正如华兹沃斯的诗句:“世事纷繁,久远的眼前的;得来失去,耗人心神。”

9、更重要是从个人的“存在”出发,把个人的存在和客观存在联系起来,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历程。

10、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主要在探讨内在自我的现象学描述,及自我分析及自我考察等问题。他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和自由性。

11、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教育观的现实派代表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著名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中提出了“人人受教育”、“人人学习一切”的泛智论。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在各方面都应与自然相适应。这里的自然一是指自然界及普遍法则,一是指人的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在人的自然天性方面,他指出了人在性格上的差异:“有些人是伶俐的,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顺从的,有些人是强硬不屈的;有些人渴于求取知识,有些人较爱获得技巧。”并由此提出教育要根据各人的要求和特点进行。这和我们中国传统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观念是并行不悖的。

12、海德格尔认为,尽管一切存在者因存在而在,但是你要追问存在问题,你必须通过一个存在者。人总是处在“tobe”的过程之中,存在正是通过人这种在者得以显现,海德格尔将此称之为“此在”。他认为“此在”就是人独一无二的特点。

13、M:这不就引出了存在主义下一个主题——异化吗?我们无视自己存在中令人畏惧的现实,我们不再参与到这些现实中,这也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谈论得很多的一个主题。和“忧虑”这个概念一样,“异化”也被那些追热点的作家们滥用了,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14、B:除了这点,这也是我认为海德格尔远比萨特有见识的地方,因为当人把自己置于这个如悬崖般抉择的境地时,可能会在这种突如其来中崩溃,仍像以前一样盲目,而在海德格尔看来,自由是非常平静、微妙和柔和的,真正的自由是敞开,让真理发生。大多数人把自己关闭了,在生活中和在与其他人的相处中,我们有各种不容冒犯的地方,但有时候这堵墙把我们关闭了,我们无法让真理发生。后期的海德格尔一直致力于抨击这种造就了整个西方文明的权力意志,抨击这种我们必须统治自然的欲望,还有统治我们的生活或统治其他人的欲望。当你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交给它时,你才能真正的理解现实。

15、不是。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然后他说柏拉图当时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这个问题直到 2000 年后的今天还没有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海德格尔阐述“在”的意义如下:

16、海德格尔要问的是:“何谓存在”,正是要从这个问题上颠覆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或许要问,形而上学什么意思?如果说日常经验领域是形而下的,那么形而上是不是好理解一些。形而上学研究本质,研究一切事物现象抽象出的原因及本源,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这就被称作“第一哲学”。比如,他们会问,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上帝是什么?在这样的问题中,“是”的意义与本质,即何谓“是”的问题从来没有被真正地重视。这正是海德格尔的起点。

17、B:有很多方式能说明这些特点,但我想先做个对比,也许他作出的主要贡献是萨特的那部巨著是在作哲学上的论述,我个人认为他的一些小说和戏剧比他的哲学著述更为重要,但我认同他仍然是位相当有智慧的哲学家。他的最重要的作品是《存在与虚无》,但这本书文不对题,这既不是一本关于存在的书,也不是一本关于虚无的书,萨特对存在没有太多感受,无论你有多么反对海德格尔,你都必须承认人确实拥有各种对存在的感受。而萨特这本书实际上是两种笛卡尔主义的意识上演的情景剧,当然他们是笛卡尔主义者,因为萨特是法国人,每个被逼急了的法国人都是笛卡尔主义者。有两个相互误解的主观主义的心灵,我作为主体,强制地把你转化为客体,而你反过来也这么对待我,于是这种错误表达和错误理解,重复上演着残忍的对话,最后根本无法开展任何真诚的交流。萨特的这本巨作实际上是本关于真诚的书,我想这是法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从蒙田到莫里哀,一直到普鲁斯特。萨特最有名也最积极的学说是他对自由的理解,也就是我们作为人拥有绝对的完全的自由,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去···

18、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19、再者,传统形而上学认为认识存在必须通过理性而非感性,但是海德格尔否认了这一点,认为我们对存在的认识不是通过理性。

20、在萨特看来,选择本身没有痛苦,没有烦恼,但对由选择而引起的后果负责却是令人焦虑的根源。这表明萨特心目中的烦恼不同于海德格尔讲的做人本身的烦恼,而是入世承担责任的烦恼。有人批评萨特,认为这种无条件的承担很苛刻,难以接受。萨特则指出:“人只是他自己行为的总和,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对我们的学说感到万分惊骇,因为许多人在不幸中的唯一慰藉就是这样想,是环境和我做对,我本来应该得到比实际取得的更大的成就,我承认我没有过伟大的爱情或伟大的友谊,但这是因为我没有遇到过配受这种爱情或友谊的男人或女人,如果我没有写好书,这是因为我没功夫写,……但是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离开爱情的行动就没有爱情,除了表现于艺术品中的天才以外,就没有天才。毫无疑问,这种思想对于那些一生无所成就的人是没有安慰的”。这充分表明在萨特那里“自为的存在”(即人)、“自由”、“选择”、“责任”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在不顾任何条件的极端的自由观中明显包含有勇于承担责任的积极合理的成份。

21、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 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22、第“此在”不是独自存在,而是存在于周围的人和物之中,与周围的人与物接触,打交道就是此在“在”的方式。人不仅根据这些方式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存在者,而且还会从这种存在的过程中领会到,理解到他人,他物是如何存在着,是怎样的一些存在者,从而得以澄明“在的意义”。正是人,“此在”的这些特点才使得它在众多的存在者当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成了海氏基本本体论的出发点。反过来说,以此为据海氏赋予“此在”的功能,意义,即是只有通过它才能提出、追问、探索、表述存在的意义问题。

23、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战后的历次斗争中都站在正义的一边,对各种被剥夺权利者表示同情,反对冷战。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24、M:我必须再说一次,我非常喜欢这个看法。虽然我过去接受的是截然不同的哲学传统的教育,但你说的一切让我受益匪浅,我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我想大多数也有这种感觉,我们的日常生活既有平庸、过于熟悉和陈腐的一面,同时它又有着神秘非凡的一面,我对生活有着这种矛盾的感觉

25、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他们不作为与外部世界有关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为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体而存在。

26、海德格尔生于十九世纪末,谢世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虽然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和无数的政治、经济风云变幻,但基本上是出入于高等学府和书斋。学习、讲授、研究、著述终其一生,是一位典型的学者,深刻的思想家。其著作富于冷静的思辩、清晰的逻辑和完美的结构。读其著作常常为其内在的深邃思考和折服人心的逻辑力量所打动。萨特则兼具学者和斗士的风采。虽说在学理的深刻、观点的创新上很难说能超出海氏多少,但在存在主义的传播和引起的广泛影响方面却又是海氏望尘莫及的。这一方面得益于他不仅作为一名学者继承,推进了海氏的有关思想,还得益于他作为一名作家、戏剧家、诗人其著作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冷峻剖析之外还充满了火一样的激情;另一方面特别是得益于他作为一名社会活动家,作为一名人类自由的勇敢斗士而亲身参加多项社会实践。萨特早年应征入伍,当过俘虏,后来积极参加反法西斯侵略的地下抵抗活动。六十年代热情支持学生造反运动,并亲自上街讲演,散发传单,虽屡遭控告、拘禁而不屈不挠。但无论海德格尔与萨特有多少区别,二者无疑都是人类思想史天空上的璀灿明星,至今仍闪烁着熠熠光辉。

27、本质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先于经验中所遭遇到的历史存在,而存在主义则认为人所遭遇到的历史存在是人的本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人的本质是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形成的。“人,不外乎是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要变成某种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自身”。(2)显而易见,萨特强调“存在”是在与“本质”的比较中提出来的,他所确立的存在主义是与“本质主义”,“工匠主义”的对立中形成的。工匠主义,比如铁匠,正是在头脑中先有了对斧子的本质性认识,或者说在把握了斧子的本质以后才打造出斧子的,这在思想实质上和本质主义完全一致,或者说后者只是前者的具体表现。

28、因此本期节目,我们将主要通过海德格尔的学说来探讨现代存在主义,稍后我们也会谈及萨特,谈及他在这股思潮中的位置,马丁·海德格尔于1899年生于德国南部,并且在欧洲的这个小地方上度过了他几乎全部的一生,在成为职业哲学教师前,他跟随著名哲学家胡塞尔学习。1927年,38岁的海德格尔发表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存在与时间》,此后,他又活了将近半个世纪,而且著述颇丰,其中的一些也分量可观,但没有一部像《存在与时间》那样宏大、精彩、且具有影响力。这本书并不易读,但今天与我一起讨论的人,我认为他是向普通读者介绍存在主义的最佳人选——威廉·巴雷特,纽约大学的哲学教授,《非理性的人》这部优秀作品的作者。

29、M:你刚才说海德格尔试图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明晰的描述,你说的突然出现的裂口是什么意思呢?你说的是死亡吗?

30、“此在”既然为“常人”所支配,个人不需要也不可能对任何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更不需要,也不可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一切依“公共意见”、“公共舆论”为准绳,其结果必然使此在失去了自己本来真实的面目。对于此在这种“在的”状况,海氏取了个专有名称,叫“沉沦”。他还特别谈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为闲谈、好奇、两可等习尚所支配而处于沉沦的状况;“闲谈、好奇、两可,这些就是此在日常用以在‘此’,用以开展出在世的方式的特性……在这些特性中以及在这些特性的联系中,就暴露出日常生活中在的一个基本样式,‘我们把它称之为此在的沉沦’”。(1)(P219)

31、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32、  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存在先于本质”为萨特所提出,代表了存在主义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同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的形而上学一般给“本质”赋予了普遍的、抽象的以及形式的特征,而且一般认为在时间上来说,本质先于存在。关于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存在”:   

33、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34、威廉·巴雷特(WilliamBarrett):美国哲学家,代表作《非理性的人》被公认为英语国家中研究和介绍存在主义的最优秀的著作,在西方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本集他通过讲解海德格尔的学说来介绍存在主义,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给大家介绍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 

35、在弗赖堡大学时期,海德格尔在一些哲学杂志发表过论文(《学者》),与当时著名的教师交往密切,例如施耐德和李凯尔特,毕业时海德格尔的考虑过专攻数学争取教师资格和专攻哲学留校工作或者继续哲学,最终还是进了哲学系,并倒向胡塞尔。

36、存在主义代表作品:《存在与虚无》(作者:让·保罗·萨特)

37、萨特的“自由观”一方面是以存在主义为其本体论基础,另一方面又是相对于“本质主义的自由观”建立起来的。在萨特看来承认本质先定,承认上帝决定论、命定论、承认自由是对必然的限制等都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表面的自由,不是真正的、完全的自由。存在主义自由观确认“自由”首先不是有待于争取的目标,而是“自为存在”的起点。换句话说,有自为存在,就有自由;有自由就有自为存在,人作为“自为的存在”生来就是自由的,并且是无法摆脱的。“人生来就是自由的囚徒”,“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人的存在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因此我们称为自由的东西是不可能区别于‘人的实在’之存在(etre)的。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区别”。(3)(P5—6)

38、马丁·海德格尔(德语:MartinHeidegger,公元1889年9月26日—公元1976年5月26日),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39、B:没有诀窍,关键是他指出了无论你为了给予生命意义或在迎接死亡时,作出的是什么决定,这些都是你必须面对的人的境况。海德格尔虽然没有明说,但似乎暗示了或许所有的哲学都是对死亡问题作出的回应,苏格拉底说所有的哲学都是对死亡的沉思,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如果人毋须面对死亡,那么人也不会开展哲思,如果我们都像亚当那样永远生活在伊甸园中,我们只会悠然闲晃,胡思乱想,但决不会思考任何严肃的哲学问题。

4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1、用“Dasein”与“Ereignis”阐释中国思想:新儒家的牟宗三把中国哲学康德化,建立了“圆教”。后来学者把中国哲学海德格尔化,用“Dasein(缘在)”与“Ereignis(本成)”阐释中国思想。例如;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和赖贤宗《道家禅宗与海德格的交涉》。

42、我还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在死亡面前人会想去寻求存在的意义,说到这点,海德格尔是否求助于传统宗教对于存在的解释?他做了什么呢?

43、“烦神”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烦心活动的进一步引申。因为在烦心中此在不仅与用具打交道,还要与相关的他人打交道。如读书就要与写书的人,卖书的人,印书的人打交道,吃饭就要与种粮的人,做饭的人打交道等等。因此,“此在”的在世不是孤独的个人在世,而是与他人一齐在世,即共同存在,共同在世。但这种他人的在世、存在的意义同用具的存在、在世一样,也是由此在的在世赋予的,或者说也是通过此在的在揭示和澄明的。

44、B:是的,死亡可算作一例。死亡、忧虑···他对意识进行了分析,但我们还是以死亡为例,你问我

45、这充分表明在萨特那里“自为的存在”(即人)、“自由”、“选择”、“责任”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在不顾任何条件的极端的自由观中明显包含有勇于承担责任的积极合理的成份。

46、海德格尔的描述如何能给我们一些我们还不知道的东西,他对死亡的描述就相当的有意思,这个描述颠覆了我们通常的观念,因为我们通常会竭力回避死亡这个现实,他指出了死亡这一事实中非常独特的一点,我们通常认为死亡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事实,我们在讣告上读到人死去等等,是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东西。死神肯定会降临到我头上,但时辰未到,所以死亡是外在于我的一件事。但奇怪的是,如果我开始认为它是我的死亡,我的死亡对我来说决不再是世界上的一个事实,我永远无法读到自己的讣告,死亡对我来说是件天大的事,它决不是这个世界其他人的事。

47、海德格尔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48、但是萨特赋予“自为存在”的功能、意义却和海氏有别。在他看来“自为事实上无非就是自在的虚无化,它是做为一个纯有的空穴包含在纯有之中”。换句话说,他提出“自为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和“自在的存在”相区别,揭示人自身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存在者,即“自在的存在”的在的方式的存在者。人的存在方式是自由,“所谓自由,就是这样一种人的存在,他在分泌他自己的虚无时,使自己的过去失去作用”。这里“纯有的空穴”,“分泌虚无”,“使自在虚无化”,说法不一实质一致,都是指人的存在总是不断地否定自我当下存在状况,超越自己,通过否定自己不是什么,而宣告自己将成为什么,即“不是其所是,是其所不是”或“将是”中存在的。换言之,“自为的存在”总是受制于自我的目的、未来,从未来出发而规定现在,它和自在的存在受制于过去,从过去、现在出发而确定未来的存在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

49、无论是海德格尔还是萨特都突出强调“存在”的本体论意义,都把“存在问题”作为其学术思想的核心,但二者提出“存在”所针对的对象不同,赋予存在的功能有别,各自的存在“在”的结构也不完全一样。

50、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最有创见的哲学家,他宣扬无神论存在主义,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与时间》(1926)中第一次提出了存在主义这一称谓,并促使存在主义理论系统化、明确化。正是忧虑和恐惧,才揭示人的真实存在。人有自我选择和自我控制的自由,忧虑、恐惧使人通向存在,只有存在,才谈得上自我选择的自由,它与光明和快乐相联系。

51、例如,如果我们提问“什么是书”,可以回答说书是写满文字与信息的印刷物集合。可是,如果没有知识、阅读、写作、接受等一系列有关于书的意义理解的话,我们很难去区分哪些东西是我们所说的书。这就是说,存在的意义先于存在者,在决定某物是否存在时,首先要求助于存在的意义的问题。

52、“人只是他自己行为的总和,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对我们的学说感到万分惊骇,因为许多人在不幸中的唯一慰藉就是这样想,是环境和我做对,我本来应该得到比实际取得的更大的成就,我承认我没有过伟大的爱情或伟大的友谊,但这是因为我没有遇到过配受这种爱情或友谊的男人或女人,如果我没有写好书,这是因为我没功夫写,……但是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离开爱情的行动就没有爱情,除了表现于艺术品中的天才以外,就没有天才。毫无疑问,这种思想对于那些一生无所成就的人是没有安慰的”。

53、(3)萨特.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出版社,19

54、B:我不想对哲学的状况作令人反感的评论,不过确实存在某种职业上的曲解,每个人都会有某种看法,使得他会对其他人的看法产生盲点,我认为原因之一是海德格尔的用词是让人不快的,但如果你读的是德文原著的话,他写的是相当通俗易懂的德文,如果你把他的文章同黑格尔的比较的话。

55、他现在已经年过长得体态匀称,身心两健,肌肉结实,手脚灵巧;他富于感情、富于理智,心地是十分的仁慈和善良;他有很好的品德,有很好的审美能力,既爱美又乐于善;他摆脱了种种酷烈的欲念的支配和偏见的束缚,他一切都服从于理智的法则,他一切都倾听友谊的声音;他具有许多有用的本领,而且还通晓几种艺术;他把金钱不看在眼里,他谋生的手段就是他的一双胳膊,不管他到什么地方去,都不愁没有面包。

56、马丁·海德格尔(德语:MartinHeidegger,公元1889年9月26日—公元1976年5月26日),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33岁时成为德国马尔堡大学最年轻的哲学教授。期间撰写出版了重要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著作全集累计结集80余卷,无疑是思想界的瑰宝,他用思想证明了他的一生,对当代哲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深远,因此被誉为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

57、无独有偶,萨特把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前者是指不能意识,不能领会、理解、体验到自己存在意义的那种“存在者”,即物或“自然的存在”,相当于海德格尔“此在”之外的“存在者”。而“自为的存在”则是能意识到,领会到自己存在意义的存在者,而这样的“存在者”又只能是“人”,这和海氏的“此在”实质完全一致。

58、B: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必须应对它。但存在是给定的,不是推断出来的,哲学家的任务便是用描述的方法表述出存在的特征,我认为强调海德格尔的目标是描述性的这点很重要。他不是一个做推断的形而上学家,他不打算建立任何关于终极现实是什么的抽象的思辨理论,他更在意自己的理论是否充分地描述了我们的现实。

59、烦有“烦心”与“烦神”之分。前者是指此在与他物发生关系时的存在状态;后者是指此在与他人发生关系时的存在状态。要说明的是“烦心”中的他物主要不是指与此在发生关系时的某种事物,而主要是指此在藉以与他物发生关系的“用具”。某种用具(即工具)的存在以它们为“此在”所用这种活动为前提。此在使用用具既揭示了“此在”本身的“在”,也揭示了用具的“在”,同时也揭示了用具所及对象的在。以此类推,通过用具的使用就揭示了与此在有关的其他存在者以及整个世界的“在”,由这里就不难引申出其他存在者“存在”的意义正是在烦心这种活动中由“此在”赋予的。

60、“此在”既然为“常人”所支配,个人不需要也不可能对任何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更不需要,也不可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一切依“公共意见”、“公共舆论”为准绳,其结果必然使此在失去了自己本来真实的面目。对于此在这种“在的”状况,海氏取了个专有名称,叫“沉沦”。他还特别谈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为闲谈、好奇、两可等习尚所支配而处于沉沦的状况;“闲谈、好奇、两可,这些就是此在日常用以在‘此’,用以开展出在世的方式的特性……在这些特性中以及在这些特性的联系中,就暴露出日常生活中在的一个基本样式,‘我们把它称之为此在的沉沦’”。(1)(P219)

61、本次讲座,马元龙教授将就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展开畅想,在存在与不存在间进行讨论,在时间的深空中展望,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哲学的奥妙。

62、B:它们是对立的。从当代哲学的其他分支中你能得知,某些哲学家有种倾向,他们将语言当成一种演算,一种工具,能够被操纵和控制——这表明技术思维的一种延伸,甚至统治了整个语言。在海德格尔看来诗是不受意志的摆布,诗人无法用意志力写诗,灵感是自己找上门的,我们作为读者,也不能控制我们的反应,我们只能把自己交给诗,感受诗,海德格尔把文明中的技术中心与浮士德式的意志联系了起来···人掌控自然的决心成为了现代文明、现代技术和现代科学的基础,而这是海德格尔所要反抗的。我想这里有必要引用弗朗西斯·培根的一句话:“我们必须把自然置于刑架上,迫使它回答我们的问题”这是一种支持实验的非常戏剧化的说法。然而你停下来想想,即便我们把可怜的、受尽折磨的自然置于刑架上,我们仍必须听取它的回答,我们仍必须让自己能接收到它的回答,我们对自然的扭曲必须服从我们得到的回答。

63、1970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根据他以前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时给联合国的报告,写成了《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针对学校教育)和“学习社会”(针对学历社会)的概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完成了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建议“将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若干年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报告认为:“惟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需要正随着个人分裂日益严重的紧张状态而逐渐增加。”

64、关于存在的问题,其实一直都在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范围内,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有。而在海德格尔看来,他们是把存在者等同于了存在。存在究竟是什么意思?这里涉及的不是何种存在者存在,或它们的存在方式,而是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65、本书的前三部分是要解决现象学本体论的基本观点问题:萨特确定了存在的范畴,确定了自为的存在的结构与特性及其存在规律。

66、人本主义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罗杰斯在教育上的影响更直接。他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主张,就是以学生的自由发展为中心,为此他发明了“非指导性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完全不干预学生的思想,只起一个组织者的作用,学生自己表达,自己指导,自己评价,自己创造,自己选择,成功的教育就在于学生学会了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

67、摆脱沉轮和异化,或者说把此在从沉沦和异化中救拔出来的途径是“畏”和“死”。

68、最后,海德格尔认为以此在的将来时态为尺度、为标准衡量此在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看到此在有两种“在的状态”,本真的存在状态和非本真的存在状态。

69、如果说海德格尔只是把“自由”看作是他的基本本体论的一个有机环节,一个构成要素的话,那么萨特则是把“自由”看作是他的整个学说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存在主义本体论只是为其存在主义自由观服务的。

70、在得到布伦塔诺的论文《论“存在”在亚里士多德的多重意义》后,海德格尔说:“我开始了在哲学上第一次笨拙的尝试。”第一次开启了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追问,莱布尼茨曾感叹道:“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是多么令人震惊啊!”海德格尔显然也被哲学的发问震撼到了,并坚持着哲学就是对“存在”的追问。

71、存在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以存在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他认为没有存在,就不可能有存在者。

72、B:这个问题一直引发人们的争论与猜测,从我最近这几个月在美国得到的资料看来,海德格尔留下了第二卷的手稿,我不知道是否会作为遗作发表出来,我不认为它是可发表的。我自己倾向于认为我已经知道他会说什么了,他已经在他写的关于康德的书里谈到了,但之后发生了研究海德格尔的学者称之为“转折点”的事件。海德格尔感到《存在与时间》似乎过分关注于孤立的个人,这种哲学是人文主义的强力之作,但却没有系统地把握住人类存在的根源。

73、所谓“非本真存在”是指此在失去独特个性,不是独立自主地存在,而是为其他存在者所约束、控制,以假面示人的非本来真实面目的存在方式。海氏指出:“相互共在完全把本己的此在消融在‘他人的在’的方式中。而这些他人在各种不同的,却又明显的情况下越来越消失不见了。在这不引人注意而又不确定的情况下,‘常人’展开了对他的真正的‘独裁’。‘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艺怎样阅读和怎样评判,我们就怎样评判,‘常人’怎样从‘大众’中抽身回来,我们也就怎样抽身回来;‘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这个‘常人’不是任何确定的人,而一切人(都不是作为总和)都是这个‘常人’,就是这个‘常人’规定着日常生活之在的方式”。(1)(P164)

74、正是由于它具有时间性,“自为的存在”就不像“自在的存在”那样是一种“是其所是”的存在,而是一种总是显示为“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面貌的存在,人是什么只是指他过去是什么,将来并未存在,现在是一个联系着过去和将来的否定,实际上是一个虚无。

75、M:你谈到海德格尔试图描述我们所处的现实,对我们的存在进行描述,但外行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具有这个存在,我们在这儿,我们活生生地在这儿,我们都能具有这个存在,描述一种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东西有什么意义?海德格尔的描述还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76、谈到二者之间的关系,海氏认为“存在”是确定“存在者”作为“存在者”的依据,是一切“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从动态的角度讲,是使“存在者”显示为“存在者”的活动,过程。“存在”较之“存在者”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反过来,既然“存在”本质上是一种时间性,没有现实的本质,不能给它下定义,仅仅是一种“在起来”的可能性,从这一点出发,就不能问“存在”是什么,只能问“存在者”怎样存在,为什么存在,有什么理由说它存在而不能说它不存在,等等。显然这便是通过“存在者”提出、追问、澄明“存在”的意义。这表明“存在者”固然要依据“存在”而成为存在者,但是“存在”自身的意义却要依赖、通过“存在者”才能加以探求和追索。正是根据这种认识,海德格尔才借用柏拉图的话说:“当你用‘存在者’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已经早就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1)(P1)之所以茫然失措,原因正在于没有真正懂得“存在”的内涵。这表明在海氏看来传统哲学有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即都是在没有真正理解“存在”意义的情况下就肯定了它的存在,而实际上却是把“存在”的问题作为“存在者”的问题处理了,从而导致“存在”的失落或遗忘。

77、现在人们谈到人文主义总是言必称希腊,言必称欧洲文艺复兴。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同样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以个体自由发展为目的为价值追求的精神。其代表当首推老庄。比如老庄哲学中最基本的核心概念“道”:

78、古代希腊哲学家是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滥觞,而亚理士多德则是集大成者。他的“和谐教育”思想,是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教育观最重要的来源。

79、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80、B:是的,认识到这点很重要···我认为对“忧虑”根本和健全的评估是“忧虑”这个概念在现代文化中起起伏伏,数十年前,忧虑一词突然火起来,我记得是因为奥登写了《忧虑的时代》这本书,忧虑似乎一下成了一件时髦的事,这很愚蠢,因为顺着我们刚才关于死亡的讨论,我们知道忧虑无处不在

上一篇: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句句净化心灵【93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个性说说

  •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句句净化心灵【93句精选】
  • 亲情素材事例名人【27句精选】
  • 我爱读书手抄报内容字读书名言【60句精选】
  • 团队取名字大全【39句精选】
  •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98句精选】
  • 关于责任与担当的议论文【66句精选】
  • 五条有关读书的名言【43句精选】
  • 关于自信乐观的名言【79句精选】
  • 写给母亲的一首小诗【25句精选】
  • 豁达乐观的名人名言【75句精选】
  • 给母亲的一首短诗【11句精选】
  • 关于积极乐观的励志名言【67句精选】
  • 有关于桥的诗句【20句精选】
  • 游戏情侣网名情侣专用两个字霸气【干净网名110个】
  • 游戏情侣网名情侣专用王者荣耀超甜【干净网名100个】
  • 中秋经典佳句100句【54句精选】
  • 个性说说相关栏目

    推荐个性说说

  • 男人调侃女人的歇后语【12句精选】
  • 又痞又坏幽默的句子【25句精选】
  • 又辛苦又没赚到钱的说说【100句文案】
  • 西安城墙发朋友圈【100句文案】
  • 彩票中奖的心情说说的句子【文案100句】
  •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短句(一年就这样过去了短句文案134句)
  • 春天去烧烤的朋友圈说说【文案100句】
  • 成语大全50000个解释【57句精选】
  • 最新个性说说

  •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81句精选】
  •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句句净化心灵【93句精选】
  • 亲情素材事例名人【27句精选】
  • 我爱读书手抄报内容字读书名言【60句精选】
  • 团队取名字大全【39句精选】
  •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98句精选】
  • 关于责任与担当的议论文【66句精选】
  • 五条有关读书的名言【43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