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生,招生,劝学为乐;予人,育人,孜孜不倦。(劝学的名言警句)。
2、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劝学的名言警句)。
3、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4、宋代:朱熹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5、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
6、只要你在生活中,在工作中稍有用心,稍有细心的话,你会发现每时每刻你都会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收获的,积少成多、积土成焉,日久无常,你就会发现,你已成为一位知识的富有者,尽管每个人的先天资质有所差异,但着差异是微乎的,只要聪明能干,多去凭借和利用客观事物,你也会成为君子的。积土成为高山,风雨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就在渊中成长,积累善行养成美德,人就能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品质,所以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地走,这样才能到千里之外,就象前面所说的留心生活中的每一点滴,日久天长的坚持下去就会成为富有者,但是具备了“财富”还应专心致志、刻苦钻研、戒骄戒躁,你才会成为真真正正的“富有者”,只有这些都做到了你才是真正地会学习,懂学习的人。
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8、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只有每天再度战胜生活并夺取自由的人,才配享受生活的自由。
10、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1、(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
12、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13、 木材经过加工以后就能变直,刀剑在砺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君子学习渊博的知识,并且能经常注意考察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而行动上也不会犯错误。荀子用木与刀剑为例,来说明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检验自己。与这个意思相近的,是《论语》中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也是说要经常检查自己。
14、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
15、 这句话意思是:没有刻苦钻研精神的人,在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的成绩;不能埋头苦干的人,在事业上就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荀子在此前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比如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都是在强调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16、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
17、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而开大学习能给予你机会,助你飞翔。
18、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对“专注”有深切的体会,他说“锲而舍之,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国清代学者王国维曾总结了学习的三个境界。其一为志存高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基二为持之以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为成功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话都说明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19、(运用范例)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对终身教育思想就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劝学》开篇就提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现代终身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都应该不间断地接受教育,通过教育求得自身发展。荀子说:“学至乎没而后止也。”荀子的论断,可以说是世界上对终身教育理论的最深刻最独到的见解,反映了现代各国大力提倡的终身教育的实质。这说明荀子的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性,这也是我们可以从荀子教育思想中汲取精华的基础。
20、(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4)(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5)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21、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2、格言大意:人一定要懂得“礼”以后才能产生恭敬之心,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这句话表述了“知
2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5、(答案)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26、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27、(4)___________,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
28、有一个童话叫《鹰背上的小鸟》,说的是鸟类举行飞行比赛,看谁飞得最高。鹰认为自己能飞得最高,便努力向高空飞去,当它再也没有力量飞得更高时,它背上的一只小鸟一下子飞起来,飞得又高又远。鹰感叹道:“再强大的个人也不如软弱的个人加坚实的后基。”小鸟的力量是微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能比矫健的鹰飞得更高,因为它学会了借助外力来增强自己。
29、2 业精于抄勤,荒于嬉;⾏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0、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儿童作出或好或坏的评价。
31、做善事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帮助上,劝学亦是一个方面。
32、格言大意: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这是孔子劝人改过的话。它所强调的是,人不免犯错误,有了错误而不改正,就真的会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了。
33、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3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6、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7、不登高山不止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38、格言大意: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使命交给一个人的时候,一定先会使他的心志受苦,身体劳累,忍饥挨饿,肌肤消瘦,做事情总是不如意。这段话深刻地揭示,艰难困苦的逆境,更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增长才干,成就未来的大事业。
39、学习是幸福生活的催化剂!学习是事业成功的助推器!
40、(10)(20山东卷)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 绝:停止,气绝
41、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42、积土成山,风雨兴(起)焉(兼词,“于此”,从这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善行 )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半步),无以至(没有用来……的方法)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骏马,千里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功在不舍。锲(雕刻)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名词作状语,向上)食埃土,下(名词作状语,往下)饮黄泉,用心(古今异义词,因为心思)一(专一)也。蟹六跪跪(脚 )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藏身)者,用心躁也。
43、格言大意:才干因为使用而不断增进;思想因为疏导而不穷竭。这句话是说,人的才干和思想只有在不断使用中才能得到增强和提高,如果没有实践的激发,才思就会枯竭。
44、(1)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例,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强调了学习并自省的重要性。
45、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46、只有强者才懂得斗争;弱者甚至失败都不够资格,而是生来就是被征服的。
4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
48、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入的一生,但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5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1、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52、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53、格言大意:源头干净,水流就清;身形正,影子就直。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品格高尚,清白无瑕,就能时刻把握自己,堂堂正正地做人。
54、(5)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55、晋人有美玉。邻人觊觎,屡盗而不得。为绝(断绝)邻人之念,晋人遂率妻子至桃源绝(隔绝的)境,途遇江河,假舟楫而绝(横渡),后至无人处,而闻妙声,目力所绝(尽),亦无所见,其子仰望,见一大鹏,绝(直上穿过)云气,图南飞。妻子皆以为妙,遂居于此
56、(4)《劝学(节选)》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58、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咏史·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