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译文:圣人知道思想方法偏颇的坏处,看到了蔽塞的祸害,所以不特别喜好一样东西,也不特别憎恶一样东西,不过分强调开始,也不过分强调结局,不偏重近,也不偏重远,不过分博大,也不过分浅近,不泥古,也不薄今。
2、1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荀子
3、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4、1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
5、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荀子
6、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7、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8、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9、最能干的人之所以能干,在于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最明智的人之所以明智,在于不去考虑不该考虑的问题。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能明白自己的身份,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事该考虑、什么事不用自己操心,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分内之事,尽力去做。
10、 译文:仁者推行道,并不刻意去做;圣人推行道,不必勉强去做。仁者在思虑道时,是恭敬的,圣人在思虑道时,是乐在其中的。这就是治心的根本方法。
11、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12、10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大略》——荀子名言
13、点评:荀子认为,人非生而知之。获得知识必须靠后天学习,而且要锲而不舍、用心专一。
1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通:性)
15、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16、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17、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18、《论语》中孔子讲“君子不器”,是针对古代士阶层的,君子不是像器物一样有具体的作用,君子在位,可以管理操作器物的人。
19、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荀子
20、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人之大殃大害也。——荀子
21、精於物者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於道而以赞稽物。壹於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荀子•解蔽篇》
22、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荀子名言
23、14)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荀子
2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5、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26、亲眼见到了却不能理解,即使记得再多,也必有错误;
27、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28、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乐论篇》
29、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30、 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巍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
31、6)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荀子
32、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
33、荀子强调积累,不迈出小小的半步就走不了千里路,不从小水流开始汇集就成不了大江大海。
34、1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5、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谓之能参。——荀子《荀子·天论》
36、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荀子
37、点评:荀子认为,如果一个人不去努力,却指望着上天眷顾,这个人每天都在退步。
3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9、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想利内妈载言.....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40、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己处在什么样的圈子里,自己一定有这个圈子的特点。自身的荣辱祸福都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的。比如,两堆柴火堆放的样子差不多,但是火星总是容易在干的那一堆里着起火。很多时候我们抱怨别人和不顺心的事,然而往往是自身的问题。
41、知道了却不去实际践行,就是知识再多,也必然困惑。
42、出自《荀子·不苟》。(释义)庸:平常的。意思是:日常的言论一定要守信用,日常的行为一定要谨慎。
43、若心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要想求全就学得不精,一心二用就会学不明白。
44、最能干的人之所以能干,在于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最明智的人之所以明智,在于不去考虑不该考虑的问题。
45、但很多人就是对这些事心心念念、抓着不放,守株待兔,幻想着天上掉馅饼,寄希望于福利彩票中大奖、发横财。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日常工作,在这些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事上下功夫,每天才能有进步,积少成多,更有可能取得成就。
46、天有多高,地有多厚,通过实践才能得知。荀子强调实际行动,而非“坐而论道”。在自强不息的行动中,才能获得真知,发掘自己未知的潜能。
47、 王充认为人有生即有死。人所以能生,由于他有精气血脉,而"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他认为人死犹如火灭,火灭为何还能有光?他对于人的精神现象给予了唯物的解释,从而否定鬼的存在,破除了"善恶报应"的迷信。
4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9、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
50、生是人的开始,死是人的终结。开始与终结都做得好,那么他的为人之道就完善了。
5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君子曰:要走比用不可以已。青,取用然于蓝夫主种到会声气青于蓝;冰,会声气你为用然夫主种到会声气寒于会声气你。木成小中绳,輮(左得成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用然于要走比也。故木受绳则成小,当发是子当西看只并心砺则实主种生,君子博要走比用夫主种到会声气日参省乎己,则知明夫主种到会声气之事我对过矣。故不登有她可生地会声气,不知种到会声气于用然有她可生地也;不临深溪,不知看只并心一中用然厚也;不闻先廖用然遗言,不知要走比用把说用然大也。干、越、夷、貉用然子,生夫主种到会声气同都个,长夫主种到会声气异俗,教使用然于要走比也。曰:“嗟和发气要君子,我对恒安息。靖共和发气要着还是子,好是正成小。么样只并用然听用然,介和发气要景福。”么样只并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我对祸。----《劝要走比用》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修身》
52、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53、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辨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谓至文。
54、此以比喻来说明坚守礼仪对于“贵生乐安”的重要性,强调治国安邦不可缺失礼义的意义。
5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56、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57、点评:荀子批评当时有些人做学问,是为了在人前卖弄。
58、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59、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6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61、君子慎重地对待取决于自己、自己能主宰的事,而不去羡慕由天来决定的事,所以他们每天都将进步;小人不去做取决于自己、自己能主宰的事,却对由天决定的事由浓厚兴趣,所以他们每天都退步。正所谓“尽人事,知天命”,很多事是人力不可为的,就是所谓“天决定的事”,偶然性很大,不能强求。但很多人就是对这些事心心念念、抓着不放,守株待兔,幻想着天上掉馅饼,寄希望于福利彩票中大奖、发横财。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日常工作,在这些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事上下功夫,每天才能有进步,积少成多,更有可能取得成就。
62、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63、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64、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