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也能写出那种历经错失与遗憾后的智慧深沉,把走到一半不知所措的人一把捞回来。
2、陈奕迅,苏永康,黄耀明,黄伟文,容祖儿,何韵诗,薛凯琪——给十年后的我
3、这篇文章,就是1971年第131期《明报周刊》的封面报道《亦舒为什么爱岳华》。时隔多年后,岳华接受《志云饭局》采访时表示,“她(亦舒)是否爱我,我不太清楚……因为她的性格比较特别,她是个颇特别的女孩子”。
4、偶尔疯玩到深夜,亦舒借口夜盲症无法看路,坚持要岳华送上楼。如此一来二往,亦舒和岳华暗生情愫,郑佩佩也因始终无法情归岳华而远赴美国,嫁给一个富商。
5、“啊,不就是那个XX嘛,他和你还是好朋友来着。”
6、我没有温柔,唯独有这点英勇。——黄伟文《勇》
7、留我做个垃圾,长留恋于你家,从沉溺中结疤,再发芽。——黄伟文《垃圾》
8、如果想哭,可试试对嘉宾满座,说个笑话纪念我。——《活着多好》
9、是不是作词人在责怪父亲对自己的忽视和冷漠果然,黄伟文亲口说过这首歌不是歌颂父爱。而是责怪父亲。多年后的黄伟文,回忆起这首歌的创作缘由,说到,自己和父亲的关系并不愉快,因为父亲对自己总是太过冷漠了,父子之间缺少沟通,甚至于到今时今日,父亲也不是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又有了怎什么样的成就。
10、他说自己是任性怪,人人都有,人人都有的东西,他不稀罕。但是人人都有,不给他,他又会抓狂,为什么偏偏我没有。比如他很喜欢《小王子》,但当许多人开始喜欢《小王子》的时候,他却开始装得淡淡的。
11、被世界遗弃不可怕,喜欢你有时还可怕。——《垃圾》
12、铃声可以宁静/难过却避不过/如果沉默太沉重/别要轻轻带过/明月光为何未照地堂/孩儿在公司很忙,不需喝汤/Shallwetalk/斜阳白赶一趟/沉默令我听得见叶儿声声降
13、台湾平权运动推行的是多元家庭,对于大陆的人,这样的概念足够新潮。打破了一夫一妻制度,重组家概念庭,将家庭成员不再局限于亲情和爱情,乃至友情的羁绊,都可以构建成一个新的家庭,其次除了同志群体之外,还有其他的弱势群体,比如残障群体,比如其他LGBT群体,甚至是开放性关系的家庭成员都可以组成新的家庭。所以这样的概念,足够给予新型家庭的自由。这一步,台湾就已经先大陆很多年。只能说,这是台湾之光,也是中国之光,毕竟台湾是亚洲第一个支持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地区。
14、林夕和黄伟文,同是六十年代生人,一个起头,一个结尾,却都因满腹才气,成了香港乐坛名头最大的填词老姜。两人各有千秋,以至于出道多年,就连八卦毒嘴的香港媒体,都未曾将两人拉作对手看待。这是一种奇迹,也是一种默契。
15、如我爱你是金句,要讲到你睡去——黄伟文《年年有今日》
16、和很多人的人生一样,这个故事前半段并不美好,但好在有个好结局。
17、我说我反感吃橘子,你说你怎么能反感吃橘子呢,苹果和橘子都一样,都只是水果啊,但是的确苹果和橘子口感不一样,然而都有被选择的权利,他们是平等的,但我喜欢吃苹果,不喜欢吃橘子,于是吃橘子团体就来对我进行教育,你以为你支持他们吃橘子,自己就会喜欢上吃橘子,危机意识严重,那么苹果就会绝种,有时这样的强迫教育令人更反感,胁迫了对方的自由意志。如果我已经到了看到橘子就恶心程度,更别说橙子,枳等等,这世界不是你觉得恶心,它就不存在,或是被灭绝,哪怕就像狗屎一样,你恶心他也会出现在你脚边。你有保持你恶心的权利,它也有它酸甜可口的口感。最起码,别人享受吃橙的时候,你吃好自己的苹果就好。若觉得苹果和橙一样,那么不妨去各地帮手,让橙不只是台湾之光。马薇薇说过,如果大家一起跑到街上,谁也分不清谁是谁。那时都被认为是“吃橙子的人”,但是真是吗?吃苹果的人为了吃橙的人维权,假装自己吃橙,听来无畏又悲凉。
18、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总好于那日我没有
19、我在场有闷场的话,表演你看吗?够歇斯底里吗?——《浮夸》
20、做过销售的人都知道,这资源对你的业绩工资有多重要,如果没有资源没有单,底薪只能让你勉强活着。
21、可就算亦舒再怎么动刀动枪,岳华还是选择原谅她。导致他们彻底决裂,是在美国过了两年人妻生活的郑佩佩写了一封信给岳华,抱怨生活中琐事。
22、我将毕生威武放低,做块阶砖给你垫底。——《犯贱》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