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句话玉龙雪山优美句子
1、芦苇很茂盛,白色露水凝结成霜。(我)所爱的那个人,在水的另一边。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艰难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她,(她)恍若站在水中央。
2、作者以一滴水的名义,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通过一滴水的视角来看丽江古城,以一滴水自述自己在丽江古城的所见所闻,让一滴水来替自己思考、说话。通过拟人化的描述,向读者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景物和人文风情。这样写,便于作者在描绘丽江古城的美景的同时,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情感,能带给读者强烈的现场感。
3、第3段:“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中,“涌”“挤”“撞”“推推搡搡”“撞”等动词的运用,使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呼之欲出。“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句中的“驰骋”一词,既呼应了前文“其势如千军万马”的比喻,又生动地描绘出壶口瀑布处的黄河水汹涌奔腾的雄壮气势。“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中,动词“跌”“闹”“挤”等把壶口瀑布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写活了。
4、课文选自《礼记正义》。二则都需背诵。
5、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感受其美丽、厚重、和谐、淳朴。
6、诗歌的结尾两句是“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首诗是1956年3月9日于延安写的,当时诗人并没有离开延安,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
7、(答案)(1)燕然未勒归无计(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4)兴尽晚回舟(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
8、震zhèn撼hàn:震动,摇撼。
9、“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10、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文静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不可得,日日夜夜思念她。思念之情绵绵不绝,竟翻来覆去难以入睡。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文静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亲近她。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挑。文静美好的女子,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11、雪水涌长江,布润孰斯大。
12、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13、①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以全石为底”)
14、好,这就是不一样的经过,让我们再次齐读课题。这次,我们重读——经过。读——
15、推搡sǎng:推来推去。
16、②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17、“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我”欢喜愉快的心情。
18、去玉龙雪山的最佳时间
19、第1段的结尾句“短短几年,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有什么含义?
20、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二、玉龙雪山的语句
1、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了各拉丹冬严寒气候停留的时间之久。增强了各拉丹冬的神秘感,为下文描写作者爬各拉丹冬山的艰难埋下伏笔。
2、第一部分:回延安。抒写诗人重新踏上久别的延安土地时的兴奋、激动以及见到亲人时的喜悦之情。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③是鱼之乐也。(“……也”表示判断)
5、爸爸告诉我,有句话叫做“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说明黄山的风景非常秀美。这次,我身临其境,真正体会到了黄山的美。真的希望下次还能再来!(结尾很有震撼力)
6、(答案)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
7、第3段从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及听当地人说黑猪掉进深沟的事,作者的感受是“不觉打了一个寒噤”。写这种感受的目的是为了完整和丰富枯水季节壶口瀑布水势浩大凶险的形象,突出壶口瀑布水流的迅猛。
8、如何理解“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格拉丹东的近旁”?
9、人生是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你关心的是沿途的风景和观赏风景的心情。旅程不会因为美丽的风景而结束。
10、点评:文章语言流畅,用词优美,结构完整。形象生动的讲述了玉龙雪山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文章选材不错,四季之美将玉龙雪山的美写了出来。不过,文章结尾不太恰当,对于玉龙雪山的美,究竟该有何感想,文章立意有待思考。
11、感受:是琼瑶仙境;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12、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14、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5、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黄山的天气可古怪了,就像婴儿哭笑多变的脸,一会儿细雨绵绵,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又白雾蒙蒙。整个黄山好似人间仙境一般,人仿佛像是在云海里漫步呢!
17、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18、不知所措cuò: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19、矗chù立:高耸直立。
20、我关注到这里还用到一个比喻句,把薄云比作——银匠,把月亮比作——银盘,这个银盘是哪里的银盘?(丽江古城)是怎样状态的银盘?(正在被擦拭着的)是的,这个银盘,越擦就越——亮,越擦的话银盘上精美的图案就越——清晰。所以,在丽江古城,连月亮都比别处更有特色,更亮,更美。这样的夜色,是多么地宁静而——美好啊。(板书:美好)让我们在朗读中,感受丽江的宁静美好。读——
三、玉龙雪山的美景的句子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介词)
2、好,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探访了几个不一样,不一样的经过,不一样的丽江,不一样的一滴水,以及不一样的作者阿来。透过阿来不一样的作品——人是出发点,也是目的地。我们明白了,读游记,不仅要关注到景物,也要关注到人,这才是游记的灵魂与生命。
3、“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作者列举的这三个例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次序能否打乱?
4、③故人不独亲其亲(代词,自己的)
5、《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梁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6、雾笼云遮缥缈中,浑然浩气贯苍穹。寒光耀日峥嵘面,好个擎天碧玉峰!
7、①学学半(“学”同“敩(xiào)”,教导)
8、东郡小学校园记者站三(3)班刘紫晗
9、站在“云杉坪”的中央,踏着脚下的草坪抬头向上望,如果天气好,你就能看见雪山的全貌,雪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像一条银色的“玉龙”在山间飞舞;但如果天气不好,就只能看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雪山的轮廓了,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蒙着面纱呢!即便如此,它仍让人神往!
10、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2、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完)
13、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景物也不固定,是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
14、秋天,是岳麓山的黄金季节。漫山遍野的枫叶红如火,(改为“、”)艳似花,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杜枚的那句古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毛爷爷也曾用“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来形容岳麓山的奇特与壮观。
15、第二部分(2~6):写登山的见闻和感悟。
16、“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17、下列事例与本文“做一个有趣的人”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18、冰雪的山峰,一个比一个高地屹立在夜空中。
19、静穆mù:安静而严肃。
20、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
四、关于玉龙雪山的唯美句子
1、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2、看!在远处,有一位“国王”因为冤枉自己的子民而自责不已,来到黄山请求神仙让时间倒流,好让自己改变已经做过的事情,这块石头叫做“国王求神”。
3、戛jiá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4、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用意。(5分)
5、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13一会儿工夫,太阳蹿上了高高的山头,古城也热闹起来了,家家户户都打开了“吱吱嘎嘎”响的木门,游客们也涌进了迷宫似的丽江古城。
7、——峰巅云朵“奇幻”——赶车的车夫是“奇人”;——乘车的经历堪称“奇遇”
8、奔流:(水)急速地流,淌得很快。
9、作比较,如:“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物候观测仪器的复杂性、灵敏性。
10、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11、第2段中引用《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有何用意?
12、纳西族是一个自杀王国,他们有殉情的传统。被深爱过,也深爱过,认真地哭过,也认真地求生,可惜不能。两个相爱而不能在一起的恋人,会相约去玉龙雪山自杀殉情。他们走的那一天,一定有花香,有绿叶,有蓝蓝的山峰,水水的天,有脚上的铃铛伴奏,有风的和音,还有阳光暖暖的抱慰。
13、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年始发愤读书。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曰:此未足为我学也。”焚甚文团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空六经百家之说。嘉佑初,与二子轼、辙至京师。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士大夫争持其文,二子举进士,亦皆在高等。于是,父子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植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14、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活了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不能打乱顺序。这三个例子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我国北方的同一地区,杏花二月开,桃花三月开,布谷鸟鸣叫之时,正是割麦种稻之时。同时也照应了后面一句“花香鸟语”。
15、④他说的是法语,还不时地打嗝,像是在加标点符号。
16、“支撑”写出“我”看戏的勉强,“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写出了“我”因戏不好看而心生困意。这句话描写非常细腻,形象地刻画出“我”睡眼蒙眬时看到的景象,突出了“我”既觉得戏无趣,又不甘心就此回去的心理。
17、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及百家之说
18、第一次在雨季观看壶口瀑布,课文初步勾勒了壶口瀑布壮阔的气势和令人惊心动魄的形象;第二次在枯水季节观看壶口瀑布,课文详细描写了壶口瀑布的雄伟、壮阔的气势和水的多样形态。
19、皎jiǎo洁:明亮洁白,多形容月光。
20、文章结尾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五、玉龙雪山美景的句子
1、现在,我想问:如果是你去游览丽江,与这一滴水的游法有什么区别?
2、帷wéi幕:悬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大块布、绸、丝绒等。
3、这部分交代了平桥村的环境和人物关系,既写出了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又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4、玉龙雪山,每一眼景色都是一幅记忆深处的画,仿佛每一步足迹都是踏进一次轮回,于轮回中寻觅着自我。
5、雪山是为有信仰的人准备的,它与任何项目都不同,是真正关乎灵魂的运动。
6、全文从整体来看是否和谐统一?
7、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描写方法,通过不同语言中频频出现“丽江,丽江”,从侧面写出了游人对丽江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8、“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9、“我”观赏到丽江什么民俗画面?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玉器店、演奏古代音乐的老者、东巴象形文字、种植兰花的三坊一照壁的院子。
10、黄山除了奇石,给我另外一个印象最深的就是到处可见的松树了。我看见了位于十大名松之列的迎客松、黑虎松。其中最难忘的就是那株世界闻名的迎客松。它长得枝繁叶茂、向一边摆,像是一位好客的老爷爷面带笑容、伸出长长的手臂朝我招手,欢迎我们来黄山玩。另外,从导游姐姐那我还知道了全世界只有黄山这一棵迎客松!
11、八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集目录+复习
12、好,通过抓关键的短语和句子,我们又读出了一个宁静美好的丽江。这是易老师读出来的丽江,它景色优美、宁静美好。接下来,轮到你们分享了,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丽江呢?
1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14、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
15、第6段作者着重描写了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说说其妙处。
16、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17、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这黄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什么?
18、褶zhě皱:文中指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19、诗歌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描写和对想象中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意中人强烈的思念之情和可望不可即的苦恼。
20、丽江水多,水美,选取“一滴水”游览丽江,富有地方特色;可以多角度展开描写;如童话般奇幻,充满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