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4、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9、朽木不可雕也。《论语》——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2、孔子语录: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
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名言100句)。
14、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6、(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17、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论语》
19、有教无类。——《论语》(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20、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21、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2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23、(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24、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25、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论语》
27、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30、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2、道不同,不相为谋。——摘孔子《论语》(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33、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
3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中庸》
39、解释: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与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处。
40、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42、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4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44、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45、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4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49、 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50、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孔子《论语》(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5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52、 以诚待人、言而有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3、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名言录孔子读书名言大全读书名言名句大全孔子经典论语名句,孔子论语名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55、(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5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5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