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他很好学,他从来不迁怒于人,不犯同一个错误,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现在来看却没有了,没听说还有更好学的人了。”
2、据说,这句话是千年前宋朝的唐子西在蜀道馆舍壁间所见,并不知是何人所书。(孔子一生最有名的一句话)。
3、智慧的人,快乐像水,阅尽万物,悠然淡泊;仁厚的人,快乐像山,岿然耸立,包容安宁。
4、说白了,艰难的人生,需要慈悲的情怀,适度的宽容,以及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的态度,这才是与人相处的上上策。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6、的确,我们总想着往人生中填充什么,实际上,人生更重要的是舍得做减法。
7、六十而耳顺的孔子,大抵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也为后世千秋万代留下了无比璀璨的精神文化。(孔子一生最有名的一句话)。
8、你还别说,吕蒙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想通了这事,光琢磨光思考不行,得去好好学习。于是就真的开始学习了。而且他还是个用功的孩子,一下子就成了学霸,学问越来越精深,连一些老学究自叹不如。
9、做到这些以后,还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就可以读书学习了。
10、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他看来,懂得好问,而且不耻下问,才算得是真正的智慧。
12、面对“累累如丧家之狗”的取笑,孔子没有抱怨,而是以一种自嘲的方式回应。
13、在十五岁的时候,孔丘便有了自己的人生宣言:“吾十五而志于学。”
14、关于这一条,北朝的颜之推在他的《颜氏家训》中又补充道:“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
15、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16、透过这样的生活,也会看到孔子性格磊落,生活讲究,甚至呆萌可爱。
17、他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又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亦乐在其中矣。”
18、可见,孔子教学中对不争气的学生,也真是没有好脸色。
19、使者回答:“先生每天想要减少自己的过失,但还总觉得没能做到啊。”
20、 今天,咱就先来看看他关于学习的一些经典言论。
21、有一次,孔子带弟子去鲁桓公的庙里参观,看到了一个宥坐之器倾斜在一边。
22、叔梁纥去世后,他的妻子对待孔子与颜徵在的态度更加凶横,于是,不满二十岁的颜徵在毅然把孔子带离夫家,孤儿寡母搬到了曲阜城,住进了一条叫阙里的小巷。
23、吕蒙就说了,是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呢!
2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5、各位可以仔细对照一下,上至老叟,下至幼童,都可以从中找到参照。
26、然而如今对于“孝”,我们又有几个能完全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呢?
27、先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才能慢慢改变周围环境,进而改变生活。
2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身做到了,做到了之后就会感觉到一个人生命的文雅,生命的高尚,感觉到做人是有尊严的,这个尊严一定要从教育自己开始。他自己的这一生,你不能选择时代,不能选择社会,但是你可以选择怎么样造化自己,让自己的生命可以不断地成长,到最后让学生觉得做一个人能做到这个程度,真是最大的鼓励,也是我们最好的示范。
29、孔子的饮食情趣,比两千五百多年后的我们还更讲究。
30、从一个普通人,到圣人,乃至万世师表,凡足迹所踏之处,特立独行,却深藏着人生的大智慧。
31、孔子转身让弟子们往里面装水,当水装到一半的时候,这个宥坐之器端端正正地立了起来。
3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3、冉求担任季氏总管,协助季氏搜刮民财。孔子多次婉劝无效,就爆发了:
3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
35、孔子总结的这个人生修养的过程,其核心内容在于天命,它说明人生要达到至善之境,要把各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全部看透,之后才能洞达明悉,才能止于至善。
36、我们现在人总喜欢说中年危机,其实缺少的就是志于学的态度。
3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8、“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应该感恩先贤的大智慧,教诲我们如何为仁,如何为孝,如何为人子女。
39、孔子活到73岁,几乎是当时平均年龄的两倍,一定沾了饮食讲究的光。
40、孔子说,学习就像在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41、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表达的是他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也反映了大体的生命规律。他的原话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42、有个小故事:有两个小沙弥,分别住在两座山上,他们约定好每天一起挑水,风雨无阻。
43、前段时间舞蹈家杨丽萍被骂上热搜,原因竟然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有生儿育女”。
44、孔子在七十三岁的时候寿终正寝。他过世以后故事才刚刚开始。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总结之后,你才发现说盖棺论定了,发现这个人太特别了,了不起。他培养的学生很多人才,一个子贡就可以让鲁国发展得很好。
45、人要服老,不要认老。生理年龄是谁都逃不过的,但是精神、心理的那种状态每个人都不一样。孔子永远保持年轻,就是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具体实践的结果,这些都在《论语》里面。孔子最后综合成一句话,六个字,叫做“尽人事,听天命”。
46、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那是对自己无益的损耗。有些人就算你再费尽口舌,还是不在同一频道,倒不如将时间利用起来,完成自己的事情。
47、而我抓着一块浮木,努力的飘着,海浪一波波拍过来,怎么也躲不掉,随时都有被淹死的危险,还要担惊受怕有没有鲨鱼经过。
48、孔子从幼年以至于老,他一生用力之所在,不在旁处,只在他的生活。
49、孔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孺悲求见的礼仪不对,孔子才故意让他吃了“碰壁”。
50、传说,她自小就崇拜叔梁纥,所以,哪怕是做妾,哪怕是年龄确有差距,她都愿意嫁给叔梁纥,可见,这个女子从小就颇有主见。
51、第一个,出现在《论语》的开篇《学而》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与“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对应的。
52、尼采说过:“不乱评价别人,不轻易对别人下判断,不在背后说人闲话,少去想别人如何,就是好人的做法。”
53、不久后,他进入太庙,协助礼仪,遇见不明白的问题,也不怕别人嘲笑,只要有机会,就向懂得的人请教。
54、有人主食吃米饭面条,也有人将土豆、青稞、炸香蕉作为主食;有一夫一妻的社会,也有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的制度;有人崇拜上帝、佛祖,也有人崇拜大地之母。
55、所以,三十岁的时候,有志于学的孔子,究竟立了何业呢?
56、据说,孔子是见过老子的,他向老子求过学问,那时候,孔子还年轻,身上难免有些傲气与过度的欲望。
5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8、他说:“卜商这个人,非常吝啬财物,我向他借车盖,如果他不借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如果借给了我,他肯定要心疼。”
59、小沙弥急忙爬上伙伴的那座山,却看见伙伴在寺院中与一群沙弥开心地玩闹,小沙弥便上前问:“这几天挑水,都没有看见你,我还以为你生病了,过来看看你”。
6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61、也就是说,孝顺父母最难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
62、发愤忘食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你知道这一辈子要做什么的时候,明确了自己这一辈子的目标以后,才可以发愤忘食地全心全意去做。这个时候不能再计较了,更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
63、世界上永远没有设身处地,一个人随意评价的一句话,或许就是压垮别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64、只要选择了自己认为该做的事,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就义无反顾走到底。
65、子路便问,究竟如何才能让人生完满并保持不倾覆呢?
66、译文:君子心胸开阔,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6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
68、皇侃(488~545),一作皇儡,其字不详,吴郡(郡治在今江苏苏州市)人。南朝梁儒家学者,经学家。
69、另外从夫这字的结构上看,是二被一个人项破了。而二字,上一横代表地(阴),下一横代表天(阳),阴阳统一称为道,所以,夫字是说一个人无法无天,破坏阴阳的人。
70、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是要靠自己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求助于别人。
71、那时候的孔子还不是孔子,他被唤作孔丘,在那个时代,家中若是没有成年的男子,生活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72、在现实生活里,其实很多人不敢展现真实,甚至压抑自我,刻意讨好。
73、孔子和子路,是亦师亦友,亲密无间。子路最为直率和大胆,也只有他敢经常去挑战孔子的权威,甚而质疑孔子的学说。
74、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75、人啊!高尚的品德修养助你挥洒人生。《诗》曰:"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也就是说:每天有所成就,每月有所收获,日积月累地学习,就会达到光明的境界。伟大其实是具体而平凡的,其事迹业绩更是琐碎的,是岁月的积累,并不总是突然地表现为惊天动地的事迹。立业德为主,修身德为先。引用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正在人生路上拼博的人优为重要。
76、遇到学生犯错,孔子也会大发雷霆。宰予是被骂最狠的一个。
77、遇见这样的人时,不要强行争执,最好的方法就是无声做好自己,让时间证明一切,给出最有力的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