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课堂的深度参与,让夷陵中学的学生不仅成为学习的主人,还成为了一个个“评课专家”。5月23日,1410班罗贝戈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刊登了一篇评课日记《归谬法中见真理》:“这一堂课,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人生的哲理,每一个数学老师都是哲学家,数学这一学科带给我们的不光是知识还有思维的模式与对待事情的态度。”5月30日,1405班刘晓萱同学也上传了一篇《从试卷评讲学习同学方法》,她评析的是一堂习题课,这次所有题目都由学生自己评价,而老师只是稍加点评。她指出本次习题课的意义在于,“平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老师所教授的知识体系,而且要学习身边同学好的经验方法,榜样就在身边。”通过学生的评课日记,可以看出夷陵中学的学生思维之深邃,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思学习的全过程。(名人读书的故事简短些20字左右)。
2、牛角挂书。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
3、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刻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4、大学生写论文不像中学生写议论文,要有一定的格式要求。
5、既然活了800岁,彭祖对人生的思考,当然不是一般的深入,不是一般的智慧。
6、从此,这个故事便演化出来一个成语: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7、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8、对张易简而言,一辈子能有这样的学生当然也很骄傲。
9、投稿、转载、合作请发邮件至:theysaid@1com
10、当时在巴蜀一带,有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规模“淫祀害民”,聚众敛财,无恶不作。
11、在家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幺,很容易被父母忽视,内心孤独,这个,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同感。(名人读书的故事简短些20字左右)。
12、苏洵的生活偶像是大诗人李白和杜甫,李白还是他的老乡。
13、可王献之练完一缸水后,又自我感觉不错,就捧着自己的作品给父亲看。王羲之什么都没有说,就在“大”字上提笔加了一点,成了“太”字。王献之不甘心,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母亲端详许久说:“我儿写了千日,唯有这一点像羲之。”原来母亲指的这一点正是父亲在“大”字下面加的那一点。自此,王献之天天研墨挥毫,刻苦临习,终成举世闻名的书法家,和父亲一起,被人称为“二王”。
14、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最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之后,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名人读书的故事篇11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15、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之后,最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16、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17、混乱的局势中,平日约束、规范众人行为的制度在饥渴面前失去了效用。许衡因心中有“主”则能无动于衷。在许衡心目中的这个“主”就是自律。有了自律,才能在没有纪律约束的情况下亦能牢牢把握住自己。
18、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19、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苏家的人,天生要通过摇笔杆子来讨生活。
20、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
21、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名人读书的故事篇19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柳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22、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23、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24、此次活动的具体参与方式,将延续前三季“文化寻根”——约会古今大先生、约会千年古村落、约会江南经典老行当的做法。
25、站在时代面前,夷陵中学人保持着惯有的冷静和气魄,在坚守和改变中寻找教育的出口。“教育从来不是一个天翻地覆的事情,一定要回归平淡,去功利化,去浮躁的心态。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家长的迫切需求,学生去一所好的大学,也相当于为他一生发展作准备;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要与社会责任、国家责任很好地统一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从教34年的夷陵中学校长高圣奉说,分数只是教育的副产品,夷陵中学不以培养北大清华等名牌高校学生为目标,而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综合素质高的夷陵学子。
26、《沈氏家训》以传统儒学为伦理基础,既讲道理又重实用。
27、由于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于是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只有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28、(感悟)陶行知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学完了四书五经,又学习了现代科学和古典文学,终于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事例说明,环境再恶劣都不能成为不学习的理由。一个对知识充满渴求的人,不会被困难、环境等诸多因素所阻碍,而是把这些不利因素转化为勤奋努力的动力。
29、培训是夷陵中学提升教师幸福度的有力武器。6月27日,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一周时间,学校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暑期集训了。据介绍,从2013年起,夷陵中学每年投入100万,暑期把教师带到外省,对全体教师轮流展开订单式集训。培训内容不涉及具体学科内容,而是关于教师如何过一种高尚的生活,譬如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投资理财、美学、科技与人文、诗词鉴赏等等。多样性、开放性的课程设计,跳出教育来思考教育问题,拓宽了教师的思维空间,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幸福感以及职业责任感。
30、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31、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32、而且,字迹潦草成这样的人,必定是心烦意燥,怎么可能写得出好文章?
33、少年陶行知迫于生活的压力,不能一心读书,必须经常参加劳动。他有时替父亲挑瓜、挑柴进城出售,有时帮母亲挑水、洗菜。崇一堂校长见陶行知勤奋好学,便允许他免费入学。这样,15岁的陶行知进入了崇一学堂。由于基础扎实,他一入学就直接被编入二年级,毕业时,他的成绩名列第一。在崇一学堂读书期间,陶行知既学现代科学知识,又没丢下古典文学。因为家境不好,他向崇一学堂的同学借来唐诗选本,在吟诵之余将一本书工工整整地抄完了。还书时,同学的父亲问陶行知唐朝诗人中最推崇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杜甫和白居易。”并说::“杜诗沉郁有力,多伤时忧国之作;白诗通俗易懂,道出民生疾苦。”同学的父亲为陶行知有这样的想法而感到惊奇,他认为陶行知一定会有所作为。
34、凿壁偷光讲的是在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小时候很喜欢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也买不起书。怎么办?只好借书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35、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36、从学生投稿中,我们将优选出100人左右,组成浙学少年团,有机会在节假日免费参与现场体验营活动,实地寻访这些名门家训,感受历史与传承,完成一份研学报告或录一段解说诵读视频。
37、他继承了儒家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8、很多人都提到过他的学问之道——遇到喜爱的文章,他一遍遍地抄写。
39、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让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仍然能够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丝毫不放松自我监督的力度,谨慎自觉地按照一贯的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