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2、解析 学生要注意根据文本前后文意,准确判定句子填写。“悟空”号卫星是语段的叙述对象,据此可排除A、C两项。按照认知事物的逻辑顺序,科学家应该先看到,然后才激动,据此可排除D项。
3、B.建言献策 千钧一发 循规蹈矩 同仇敌忾
4、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
5、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补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6、 大相径庭:径庭,相差很大。形容彼此相去很远。(毫发不爽造句)。
7、造句:孟七就死在公门的院中,他至死时双眼仍是睁着的,是不是他仍不甘心瞑目?他虽然是唯一知道那青面人身份的,但他永远也不能张口讲话了。
8、1 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9、◎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米(公制长度单位,“米 ”的千分之一。)
10、1 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11、可见,对于“状元笔记”,消费者应理性地对待。一方面,“状元笔记”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分好坏,很容易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状元笔记”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每人都适用的“考试秘籍”。与其_______________,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不如学习状元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
12、D.这个标志,预示着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会胜利通过考验
13、20 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论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不要望文生义)
14、解析 此题综合考核文体要求和谦敬辞的使用,“正值……之际”“乔迁”“系”属于书面语,改为口语;“后起之秀”用词不当;口语中不能出现括号。
15、1尝鼎一脔:品尝鼎锅中的一块肉就可以推知整锅的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毫发不爽造句)。
16、科学家从青蛙眼睛得到启发,制造出善于捕捉移动目标的电子蛙眼。
17、1 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贬义词)
18、我当初那篇认赔出场纺文章让读者的电子邮件蜂拥而来。
19、10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含贬义)
20、历来对于“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印印泥”等说法有很多解释。我以为这四句话描画了四种线条形象,以及如何形成这四种形象。用在书法上,就是要求书法点画有这四种形象,并指出造成四种点画形象地用笔方法。
21、他对电子科学一窍不通,你要找他解决问题,岂不是问道于盲?
22、C.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23、近几年也看到书法报刊上某些评介书家和书作的文章。文章把许多美好的形容词如天女散花一样地撒落在作品上。我对照那些花和字,有些似乎粘不上。或许这些评论家能看透纸背,把花从背面贴上的。可惜我不是评论家,更没有看透纸背的眼力,自然只觉得眼花缭乱了。
24、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25、读音:háo fà bù shuǎng释义: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造句: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便是心中许多道理,光明鉴照,毫发不差。”
26、1 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形容读书勤奋。
27、下面是紫砂壶成型过程的简要框架,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
28、10箪食壶浆: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29、传送大大小小的电子音乐照片影片及商业档案。
30、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31、随着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的发展,暴露出来方方面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32、捉襟见肘:见,同“现”。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33、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不差。毫,细毛;头发;爽,差错,失误。
34、D. 青岛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中国的思想力更被见证
35、“深海勇士号”在南海下潜作业28次、388项测试任务和52小时连续下潜4次的记录。
36、1 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酒。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使用时注意这是个贬义词。
37、10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38、B.这成了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胜利地通过考验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