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曾国藩
2、只有将心灵融入当下,用明净的心去感受真实的世界,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3、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4、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5、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6、 1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7、北大校长蔡元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这八点!
8、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9、 1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10、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1、 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12、曾国藩中年以后,以坚忍用世。他晚年总结自己的得失说:“余生吃数次大堑,一败再败,官绅皆取笑之,深感无地自容。”我带兵打仗,连续四次打败仗,官场上的人都嘲笑我,并且我对官场的风气十分厌恶,不愿意委身,而受到排挤。从咸丰三年带兵以来,一直在清政府的猜忌和地方大力的排挤夹缝中生存,可以说没有一天不在艰难困苦中。但我都以坚忍的方法直面困难,绝不气馁,从奋斗中求出路,最终获得了最后的成功。
13、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14、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5、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16、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7、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8、你就装吧,装得愤世嫉俗,装得多愁善感,装得学贯中西,装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装得那阅卷老师都被你蒙晕了,OK!作文合格,没办法,这世道,想写好作文不容易啊!
19、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20、 1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21、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者。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矣。
22、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3、凡人做-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不可见异思迁。
24、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25、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26、 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27、外重者内轻,故保富贵而丧名。节内重者外轻,故守道德而乐贫贱。
28、1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29、曾国藩将“立志”看作男人成大器的基点,他常常不厌其烦地向子弟、门生宣讲“立志”的极端重要性,并将有志与否视为是否是人才与可造之才的首要标尺。正因为如此,在曾国藩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与他志同道合的同志;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成就了那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30、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31、1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32、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33、军事两手之际,物议指摘之时,惟有数事最宜把持得定:一日待民不可骚扰,二曰禀报不可讳饰,三曰调度不可散乱。譬如舟行,遇大风暴,只要把舵者心明力定,则成败虽未可知,要胜于他舟慌乱者数倍。(《曾文正公全集杂著》)一语点醒梦中人。我为事之帅,心为我之帅。任何事情,到了任何时候,都未必不可把握。只要我手中有令箭可发、有将士可用,就不能说是失败。只要我手中有剑、一息尚存,谁也不能认定大势已去。待手中一无可用,只要我心未死,也是卷土重来未可知。曾国藩修身处世名言_经典语录(10)曾国藩修身处世名言_经典语录(10)(不可随声附和)
34、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35、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37、功能技成,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路在脚下,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
38、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