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2、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3、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4、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5、23)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有关孝敬父母的名言)。
6、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林逋《省心录》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弟子规》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有关孝敬父母的名言)。
8、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9、24)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10、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13、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14、29)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15、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6、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7、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9、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20、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1、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22、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23、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4、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25、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26、儿子娶妻后就是自己的儿子,可是女儿终身都是自己的女儿。
27、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8、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29、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30、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6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31、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32、在怙恃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门,后代是他抱负自我再来一次的机遇。——费孝通
33、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34、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35、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36、83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37、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38、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39、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40、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41、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4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4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