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释义)只有勇气,没有计谋。形容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2、(望风而溃):远望敌人踪影就已吓得溃散。形容军队毫无战斗力,还未接触,就已溃散。
3、(枕戈坐甲):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4、(刀折矢尽):折:断;矢:箭。刀也断了,箭也用尽了。形容战斗到最后,无力再战了。
5、(拼音):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6、(攻必克,守必固):克:攻下据点,战胜;固:牢固,坚固。进攻没有打不下来的,防守没有不稳固的。形容战斗力极强。(关于战争的四字成语)。
7、(枪林刀树):犹言刀枪林立。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
8、(擐甲执兵):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9、(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10、(鞍马劳困):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11、(枪林弹雨):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12、释义:用兵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最早出自《三国志》注引《江表传》:讨逆将军(孙策)智略超世,用兵如神。
13、(英文): conduct a desperate fight
14、(精兵勇将):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15、(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16、(解释):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17、(人强马壮):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18、(矢尽兵穷):箭已用完,兵已打光。形容战斗到兵力丧尽。
19、(金鼓齐鸣):金鼓:指金钲和战鼓。金钲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20、(弓上弦,刀出鞘):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21、(枕戈坐甲):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22、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3、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2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
25、(例句):这场战斗,只杀得侵略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26、(举例造句): 老子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打了十几年天下,凭什么快到手中的果子让给别人吃?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27、(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28、(捉将挟人):挟:制服。在战斗中能制服、活捉敌将。
29、(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拟定作战策略,获取战斗的胜利。
30、(解释):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31、(各自为战):各自成为独立的单位进行战斗。
32、(鞍马劳倦):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33、(弓弩上弦,刀剑出鞘):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34、(出处):南朝(梁)任方《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吊民,一匡靖乱。”
35、(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36、(练兵秣马):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37、(出处):《后汉书·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
38、(有勇无谋)、(烽烟四起)、(步步为营)、(刀光剑影)、(枪林弹雨)
39、(排兵布阵):指排列队伍,摆列战斗阵势。亦引申指安排、布置事情。
40、(例句):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到处是炮火连天的战场。
41、(塞井夷灶):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42、(拼音): bèi shuǐ yī zhàn
43、(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44、(全民皆兵):指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45、(用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战
46、(群威群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47、(擐甲披袍):擐:套;披:穿。套上铠甲,穿上战袍。指做好战斗准备。
48、(释义):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49、(持枪实弹):持:握。手握钢枪,子弹上膛。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战斗。
50、(砺戈秣马):磨戈喂马。比喻作好战斗准备。
51、(武艺超群):武艺:武术上的本领。也指军事、战斗的本领。形容武艺高强,超出一般人。
52、(解甲释兵):解:解除;释:卸下。放下武装,卸掉盔甲。比喻不再战斗。
53、(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54、(飞箭如蝗):飞:飞快,迅速;蝗:蝗虫。飞快的箭像成群的蝗虫一样多。形容激烈的战斗。
55、(严陈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同“严阵以待”。
56、有勇无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ǒuyǒngwúmóu,意思是只有勇气,没有计谋。形容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只会鲁莽的去做事,从不会投机取巧。
57、(裹血力战):犹言浴血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58、(金鼓连天):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钲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连天:响彻云霄。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59、(擦拳抹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同“摩拳擦掌”。
60、(弹雨枪林):弹下如雨,枪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61、(兵强马壮):兵力强盛,战马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62、(硝云弹雨):硝烟如云,子弹像雨。形容激烈的战斗。
63、(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64、(释义):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65、(鸣金收兵):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66、(赤壁鏖兵):鏖:激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斗。
67、(望风而溃):远望敌人踪影就已吓得溃散。形容军队毫无战斗力,还未接触,就已溃散。
68、(赤壁鏖兵):鏖:激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斗。
69、出处:《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70、(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心情
71、(解甲休兵):卸下盔甲让士兵休息。比喻不再战斗。
72、惨不忍睹(cǎn bù rěn dǔ): 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73、(被坚执锐):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74、草木皆兵,读作cǎomùjiēbīng。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75、你死我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斗争非常激烈。
76、(解甲投戈):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不再战斗。
77、(南征北讨):形容转战南北,经历过多次战斗。
78、纸上谈兵(zhǐshàngtánbīng)
79、(肉薄骨并):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
80、(赤体上阵):阵:指战场。光着膀子上阵交战。比喻不顾一切,勇敢战斗。也比喻公然跳出来干坏事。
81、(例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82、(执锐披坚):执:拿着;锐:锐利,锋利,指兵器;坚:指铠甲,古代军人护身的战衣。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形容投身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83、(卷甲韬戈):卷起铠甲,收起武器。指停止战斗。
84、(鞍马劳倦):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85、(举例造句): 方才要说的,正是梁朝中一员虎将,姓葛名周,生来胸襟海阔,志量山高;力敌万夫,身经百战。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六
86、(浴血战斗):浴血:浑身都是血。浑身是血还在奋勇战斗。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87、(运筹制胜):指拟订作战策略以获取战斗胜利。
88、(持枪实弹):持:握。手握钢枪,子弹上膛。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战斗。
89、(一击即溃):溃:溃败。刚一交战就立即溃败。指军队缺乏战斗力。
90、(故事): 西汉三年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刘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与韩信硬拼,韩信用计将其引至河边,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杀死陈余,活捉刘歇,消灭赵国。
91、(精兵猛将):精:精锐;猛:勇猛。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92、(赤膊上阵)、(穷兵黩武)、(百战百胜)、(战无不克)、(速战速决)
93、(披袍擐甲):披:穿;擐:套。穿上战袍,套上铠甲。指做好战斗准备。
94、(励兵秣马):励:磨利;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饱马匹。指准备战斗。
95、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剧景象。
96、(兵不雪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97、(不战而溃):溃:溃败。没有开战就自行崩溃。形容毫无战斗力。
98、(背水为阵):水:指河流。背对着淋漓摆开阵势,拼死战斗。比喻决一死战。
99、出处:三国·魏·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100、(打草惊蛇)、(各自为战)、(孤军奋战)、(南征北战)、(骁勇善战)
101、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继之又道:‘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这样了,何况炮火连天,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102、(释义):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103、(枕戈待命):枕着武器等待命令。形容时刻准备战斗。
104、(兵不雪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105、(强兵猛将):强兵:强大的军队;猛将:威猛的武将。指军队强大而有战斗力。
106、(严陈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同“严阵以待”。
107、(合刃之急):合刃:兵器的锋刃碰在了一起,指交战。指战斗到了最激烈最危急的时刻。也形容事情发展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108、(擐甲披袍):擐:套;披:穿。套上铠甲,穿上战袍。指做好战斗准备。
109、(用兵如神)、(同仇敌忾)、(暗度陈仓)、(胡服骑射)、(炮火连天)
110、(擐甲执锐):擐:穿;锐:兵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111、(反义词): 安营扎寨、安家落户、纸上谈兵
112、(弓开得胜):弓:射箭的武器。形容战斗一开始就获得了成功。也用来比喻事情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