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____朱彝尊《出居庸关》(描写雪的诗句及赏析)。
2、0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____白居易《夜雪》
4、0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6、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终南望余雪》祖咏
8、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____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9、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赏析:在大自然众多的景物中,雪可谓得天独厚。
10、唐·元稹《南秦雪》?;“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描写雪的诗句及赏析)。
11、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____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12、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____陆游《梅花绝句》
13、0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____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14、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
15、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无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付了一下,立刻写完了四句,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又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但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被清代诗人王渔称为咏雪最佳作。诗人描写了终南山的余雪,远望积雪,长安城也增添了寒意。这诗精练含蓄,别有新意。
1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7、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18、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____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19、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以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汀”与“洲”不能区分来映衬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点。“野桥”两句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与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有异曲同工之妙。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____李白《北风行》
21、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____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2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3、(出自):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关于雪景的诗句古诗无闷·催雪-清朝吴文英
24、“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雪的存在,而且暗示雪大,因为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足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见出雪的又一特点。
25、当诗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这样的雪花,让诗人不禁感慨,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得与雪一样洁白美好。
26、夜雪初霁,荠麦弥望。____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27、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28、 “瑞雪兆丰年 ”,本来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 一场瑞雪即便能够促进来年庄稼的丰收,百姓的景况又会怎么样呢?他们饥寒交迫的处境能得到些许的改善吗?唐朝末年,沉重的赋税徭役把人民逼上了绝路,广大百姓的命运是不能以一场丰收来获得彻底改变的。
29、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____陆游《除夜雪》
30、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____薛昂夫《蟾宫曲·雪》
31、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唐·杜甫《古柏行》
3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33、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____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34、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____李清照《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35、 选材典型,是这首诗歌重要的艺术特色。在唐朝末年,政治的黑暗和腐败已经到了极点,统治者的丑行真是比比皆是,闻不胜闻。但是诗人没有面面俱到地罗列封建帝王的劣迹,而是选取了耍猴者获宠邀恩这样一个既典型又带普遍意义的材料入诗,把嘲讽的对象贬得体无完肤,窘态毕露,收到引人发笑,发人深思的喜剧效果。
36、一组诗句奉献给你,希望你能收录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37、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____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38、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39、正梅雪初消,柳丝新染——宋·杨炎正《瑞鹤仙·元夕为王史君赋》
40、 这首诗以《雪》为题 ,但其立意不在吟咏雪景, 而是借题发挥,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怒和不满,流露出诗人对广大贫苦人民的深刻同情。
41、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____陆游《除夜雪》
42、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____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43、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____杜甫《对雪》
44、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4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6、 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须。____李华《吊古战场文》
47、(按)相传此诗为应试之作。唐代应试诗限五言六韵十二句,作者只写四句即交卷,问其故,曰“意尽”
4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49、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
50、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赏析:《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5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释文: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二月初时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52、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53、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____杜甫《腊日》
54、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55、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56、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57、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____白朴《天净沙·冬》
58、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9、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____崔道融《梅花》
60、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孟郊《洛桥晚望》
6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2、“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雪的存在,而且暗示雪大,因为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足见落雪已多时。
63、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 李商隐《对雪二首》
64、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____陈羽《从军行》
65、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6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8、翻译: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