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乐》 (描写雨的古诗一年级两首)。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南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4、下载|人教、北师大数学上下册学生用书+预习卡+课课练
5、(孟浩然:《春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 视频+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7、“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花重锦官城”,着一“重”字,准确地写出了经受春雨一夜洗礼滋润之后锦官城花朵红艳欲滴,饱含生机的情态,寄寓了作者对春雨的盛赞之情。
8、下载|语数英下册《黄冈小状元作业本》附答案
9、(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0、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1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2、四句言春雨伴随着微风夜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写春雨的作用,笔墨细腻。末两句写清晨看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润下,红润一片,花因饱含雨水而重、而浓,写的情深意切。
1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又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总之,杜甫的《春夜喜雨》无论在锤字炼句方面,还是在意象的捕捉、细节的描写方面,都体现了他体物察情,精细入微的过人之处。
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5、《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6、《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诗中一共描写了七种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雪)、(船)。提到了四种颜色,分别是(黄)、(翠)、(白)、(青)。
17、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18、《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9、(孟浩然:《春晓》)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2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21、◇无边无际的碧绿的荷叶铺满了湖面,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显得更加的鲜红、艳丽。
22、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采莲曲李白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23、诗意:泉眼悄然无声是因为爱惜细细的水流,树荫映照在水面是因为绿树喜欢晴日里柔和的风光。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24、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
2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26、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子夜四时歌》(南北朝)南朝民歌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27、下载|苏教版1-6年级数学上下册《课时练》
28、《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9、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30、 原来是二月春风——它恰似一把灵巧的剪刀。
31、《蜂》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2、(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33、岭南(lǐng) 绝句(jué) 行走(xíng)
34、(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回答者:完颜康康-状元十四级12-1016:5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5、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36、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志南《绝句》
38、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
3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从(听)觉来写春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从(视)觉来写春雨的。
40、让大人孩子都能尽兴的TrampolinePark才好玩
41、《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2、(李商隐:《无题》)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中。
4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监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44、――――杜牧《江南春绝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5、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
46、《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47、《绝句》通过对大自然明媚春光的描绘,折射出诗人愉快的心情。四种独立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心情十分愉悦。
4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