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2、释义: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评说):常记他人之恩,以感恩之心看待周围的人及所处的环境,则人间即是天堂。以忘恩负义之心看待周围的人事,则人间即是地狱。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3、原文: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4、宜Yí未wèi雨yǔ而ér绸chóu缪móu,毋wú临lín渴kě而ér掘jué井jǐnɡ。
5、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6、轻Qīnɡ听tīnɡ发fā言yán,安ān知zhī非fēi人rén之zhī谮zèn愬sù,当dānɡ忍rěn耐nài三sān思sī;因yīn事shì相xiànɡ争zhēnɡ,焉yān知zhī非fēi我wǒ之zhī不bù是shi,须xū平pínɡ心xīn暗àn想xiǎnɡ。
7、听Tīnɡ妇fù言yán,乖ɡuāi骨ɡǔ肉ròu,岂qǐ是shì丈zhànɡ夫fū;重zhònɡ资zī财cái,薄báo父fù母mǔ,不bù成chénɡ人rén子zǐ。
8、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
9、他婉言谢绝曰:“此是私家斋舍,不当烦官司。”赵又怜其穷,愿从自己的俸禄中取一二周济之,也被朱熹连连辞谢。朱熹对他人惠赠的财物,于法有碍,一概以礼谢绝,然而与亲友的礼尚往来,却又慷慨相赠。吕祖谦妻故,陆游子亡,朱熹长期生活在农村,深知民众疾苦,从小心中就蕴藏着帮贫救困、忧世恤民的思想。
10、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11、原本是祖先教育孩子之童蒙教材,但今成人世界屡见教育缺失者,随处可见“中国巨婴”。道德淡化,价值错位。
12、朱熹为官内每到一处,极度重视荒政,他重农桑,兴水利,正经界,轻赋敛,惩贪官,治豪强,真个是民间疾苦“一枝一叶总关情”。他于1171年创建的社仓,奏请朝廷颁行诸路州军,救助了无数灾民,被誉为“先儒经济盛迹”。如今,朱子社仓仍然完好安在,向人们昭示着纯朴善良的朱熹救荒恤民的故事。
13、读Dú书shū志zhì在zài圣shènɡ贤xián,非fēi徒 tú科 kē第dì;为wéi官ɡuān心xīn存cún君jūn国ɡuó,岂qǐ计jì身shēn家jiā。
14、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朱子治家格言篇2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15、三姑六婆那些人,她们实在是荒淫和盗贼的媒人(这里不是"三姑六婆,而是指一些爱搬弄是非的女人,象水浒里面的王婆);美丽的婢子漂亮的妾,这并不是家内的福气。
16、读后《朱子治家格言》,我的理解甚为肤浅,要深入理解格言的内在含义,我认为不是一天、半天就能体会到的,对格言的教诲,不是一天、半天就做到的。还须坚持不懈从格言中吸取营养精华。为祖国的富强胸怀大志:为官心存君国。朱子治家格言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天还没亮就要起来,打扫院子,保持里里外外整齐洁静。)
17、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18、(解读):对于兄弟叔侄,要多多安抚贫寡,长幼内外,应当家法严格。(原文):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
19、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