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2、个人话题: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权衡,多一些社会责任。
3、“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意思为天下之大,黎民百姓为先,要亲民、爱民,“黎元”指的是老百姓。讲经济、社会、生态话题时也可以用这个句式。如:
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5、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题目合乎题干要求,称呼顶格写,后用冒号,且结合情境称呼恰当,问候语另起一行空两格,紧接着简单点明演讲者心情,直接入题。
8、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0、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1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3、总结一下,开头是申论文章的重要部分,写作时要开门见山,亮出自己的观点。
1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15、(1)全球贸易“寒意渐浓”,中国外贸“逆风前行”。
1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9、只好不痛不痒地喊一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表达憋屈之情。
20、 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美国政治家)
2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22、表达效果:用幽默的语言来结束演讲,为演讲增添欢声笑语,富有趣味性,令听众在笑声中深思,留下愉快的印象。
2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24、引证法:即引用名人名言,总理的讲话、俚语俗语、理论政策、论证文章,有的同学上大学学的是互联网、计算机、茶艺等,就可以用自己懂的理论来支撑相关主题的文章,使文章显得高大上。
2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2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的名言大全集锦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2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9、前面我们已经用首则材料外举例,运用上述方法(①看材料是否有名人名言、短小精炼的表述,②看是否有明确的身份和姓名),可以找到用于引出主题的名人名言表述有:“英语流利说”的创始人王先生表示“初创是令人迷恋的新事物”。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尾则材料。
30、阐释,就是去解释某些抽象概念的内涵。阐释式开头,就是在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其主题如果是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那我们首先需要对其内涵进行一个集中的阐释,让主题由抽象变的具体起来。
31、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2、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3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4、·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语录
35、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7、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
38、 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美国想思家)
39、 劳动创造世界。 ——马克思
40、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4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3、·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5、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4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7、为凸显文采,通过背景、名言和事例引出等多样化方式引出主题,与此同时,善用小短句、关联语和设问句等灵活化方法来表达观点,让申论文章开头更加“出彩”。
4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49、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50、刍狗是用草扎成的狗,是古代祭祀的一种贡品,一般在瘟疫流行之时用来祭神消灾求福。其特点是用时显贵,用后废弃。
5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4、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热情,让青春灿烂。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青春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而青春时期比任何时期都最强盛美好。因此千万不要使自己的精神僵化,而要把青春保持永远。”不“使自己的精神僵化和“把青春保持永远”的妙法之一便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
55、结束语:另起一段空两格写小结或者提出希望。如“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56、为亮明主题观点,经常采用的有阐述式、评论式和总结式三种方式,写出好开头。
5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5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9、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6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61、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6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3、材料外的名人名言需要平时多积累,在看到名人名言时,需要标注出能说明的话题(可以从社会、经济角度进行整理),而不是毫无目的地记。比如平时看到高尔基的话“读的书越高、越清晰的认识世界,越明了生活的意义,就越觉得生活的重要”,那么以后看到与读书相关的话题时可以用上;比如西塞罗说“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以后看到与法律有关的话题、观点时可以用上;再比如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根是苦的,但果实是甜的”,以后看到教育的话题时可以用上这句话。如果没有积累、记不住或想不起来,运用材料内的名言也可以。
6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5、有的时候写长句子不如写短句子的效果好,中央领导人喜欢说四言八句。如总理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要行动、要干)。积累短句:
66、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道德经》
67、“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68、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道德经》
69、①运用方向:创新,奋进,脚踏实地,科技,新技术
70、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7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7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7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7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名言
7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7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1